人格障礙常見分型臨床描述

在ICD-10中特異性人格障礙(F60)被分為偏執型人格障礙、分裂樣人格障礙、社交紊亂型人格障礙、情緒不穩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焦慮(迴避)型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障礙、其他特異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未特定)。在DSM-V中人格障礙被分為A、B、C三組,A組為奇特和古怪組,包括偏執型、分裂樣、分裂型人格障礙;B組為戲劇性、情緒性和不穩定組,內含反社會型、邊緣型、表演型和自戀型;C組為焦慮和恐懼組,包括迴避型、依賴型和強迫型;其他人格障礙包括由於其他軀體疾病所致的人格改變、其他特定的人格障礙、未特定的人格障礙。因為當前中國大陸多採用ICD-10診斷標準,本文採用ICD-10的分型。下面將分別介紹較常見的偏執型人格障礙、分裂樣人格障礙、社交紊亂型人格障礙、情緒不穩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焦慮(迴避)型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障礙。

一、偏執型人格障礙臨床描述

首先,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患者總體來說會表現為特別固執己見,其認定的事情難以通過說服講理來改變,所以容易與周圍的人發生爭執,人際關係緊張,很難建立穩定的戀愛婚姻關係,並且容易形成固定的行為模式,不容易接受新的觀念,生活中很少有娛樂活動。

其次,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會表現得特別敏感多疑,常將生活中一些中性事件理解為針對自己,例如周圍的人聊天時發出笑聲,患者可能會懷疑笑聲是針對自己發出的。患者還會特別在意和自己個人利益相關的事情,堅決維護個人利益,不能讓步。

但我們在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診斷中應該注意,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雖然敏感多疑,但是其敏感多疑的內容是具有一定事實基礎的事情,且其觀念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偏離正常範圍,最多能稱為被害觀念或牽連觀念,達不到被害妄想或者關係妄想的程度,即不會是缺乏事實基礎,荒謬的病理信念。

二、分裂樣人格障礙臨床描述

分裂樣人格障礙(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主要表現為缺乏豐富的 情感體驗,冷漠,不對周圍的人表達熱情和關心,也不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思想,即便受到表揚或指責,也沒有強烈的情緒表達,對人際交往缺乏興趣,在生活中也缺乏感興趣的事物,沒有享樂,因此這樣的人總是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沒有朋友,通常獨來獨往。到了青春期以後,分裂樣人格障礙患者會表現出對性方面缺乏興趣,不願與異性接觸,因此會需要由家屬多方催促,介紹對象,甚至包辦婚禮,但因為患者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這樣的戀愛婚姻關係通常難以維繫,因此這樣的患者可能會孤獨終老。

分裂樣人格障礙患者雖然在人際關係方面會有很多問題,但是並不影響其工作能力,其多半在一些枯燥乏味,不需要人際溝通的工作中會有良好的表現。分裂樣人格障礙因為其命名,通常容易被理解為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但目前缺乏分裂樣人格障礙發展為精神分裂症的比例研究,而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回顧性的研究中可能會發現有半數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有分裂樣人格基礎。但我們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不能預測分裂樣人格障礙患者一定今後會發生精神分裂症。

三、社交紊亂型人格障礙臨床描述

社交紊亂型人格障礙(dis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稱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無情型人格障礙(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 der),這是發病率最高且社會危害最大的一類人格障礙。此類人格障礙的特點為高度攻擊性、無羞慚感、行為無計畫性、社會適應不良。這類人格障礙患者會表現為缺乏愛心和同情心,不在意對別人造成傷害,往往出現嚴重的虐待他人,打架鬥毆行為,以至於觸犯法律。但也有部分社交紊亂型人格障礙患者並不表現攻擊性,而有高度攻擊性的社交紊亂型患者其攻擊性可以持續終身。

社交紊亂型人格障礙另一個特徵性的表現是行為無計畫性,即其行為大多受到偶然動機、情緒衝動或本能願望所驅使,缺乏計畫性或預謀。由於這種行為特點,此類人格障礙患者不遵守社會規範和學校、工作紀律,行為傾向及時行樂,且在受到違反規範的懲罰後不能接受經驗教訓,屢屢重犯,在學校時多是讓老師頭疼的學生,成年後難以有穩定的職業。

四、情緒不穩型人格障礙臨床描述

ICD-10將情緒不穩定型人格障礙(Emotionally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 分為衝動型人格障礙(I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和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 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衝動型人格障礙的特徵為情緒不穩定和缺乏衝動的控制能力。此類型患者會因為微小的刺激,特別是別人對其作出負性評價時,爆發非常強烈的憤怒和衝動,這種衝動其本身很難控制,感覺就像一個一點就燃的爆竹,這種行為往往對周圍的人,特別是家人產生一些威脅,時常引發家庭暴力。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衝動行為不同的是,衝動型人格障礙患者在情緒爆發過後會有後悔、內疚的感受,即使以後再次遇到相同的情景,患者仍不能控制爆發。此類型患者在爆發的間歇期行為能夠基本正常,保持一定的社會功能。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以人際關係、自我意向、情感、顯著的衝動性不穩定為特徵。這類患者由於情緒不穩定,容易出現較強烈的焦慮、抑鬱情緒,有時在焦慮、抑鬱情緒的驅動下出現自傷、自殺行為,往往因為出現自傷、自殺行為後從急診科入院。自我意向不穩定,患者對自己的評價忽高忽低,有時覺得自己很優秀,感覺各方面都高人一等,或長相出眾,但有時候又忽然對自己評價很低,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不論是能力還是外形方面,都比別人差。情感不穩定體現在人際關係中,患者可能有時候覺得某人很好,認為是可靠的朋友,予以推心置腹,而過後又會覺得這個人並不值得信賴,不能當作朋友。衝動性不穩定體現在患者可能因為很小的事情發生情緒不穩定,從而出現衝動行為,這種衝動行為可能針對周圍的人,也可能針對患者本身,從而出現前面所述的自殺、自傷行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多會出現焦慮、抑鬱等人格障礙,特別是出現自傷、自殺行為後,可能首先被診斷為情緒障礙,之後會在觀察中發現其人格障礙。

五、表演型人格障礙臨床描述

表演型人格障礙(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稱為癔症型人格障礙(hysterical personality disorder),主要特點是過分的情緒化、有明顯表演色彩和夸 大色彩、過分的自我中心和過於豐富的幻想。這類患者會表現為情緒不穩定,容易走極端,一會兒可能極度喜歡某人,過一會兒就對其恨之入骨。在生活中這類患者處處需要吸引別人的關注,會用誇張和做作的行為引起別人注意,例如打扮得風騷性感,或是喜歡搔首弄姿,但又對性行為反應冷淡。希望生活如戲,經常有豐富和波瀾壯闊的劇情,想象力豐富,有時會將自己想象出的內容混為現實,有很高的暗示性,容易受他人暗示的影響。

表演型人格障礙雖然又被稱為癔症型人格障礙,但其與癔症(即分離轉換障礙)的聯繫並不緊密,癔症患者追溯其病前人格,只有約20%的患者有表演型人格特徵,很多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終身不會出現癔症發作。但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可能與抑鬱症、焦慮症等情緒障礙疾病相關。

六、強迫型人格障礙臨床描述

強迫型人格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特點是過 分追求完美、謹小慎微、道德感強、刻板固執。此類人格障礙患者在生活中會表現出對於細節高度要求完美,例如物品的擺放一定要整齊且符合其自己的要求。對於改變有很高的焦慮情緒,不願意更換工作或生活方式,甚至連行走的路線也不願意改變。容易因為別人動了自己的東西,造成不夠整潔規範而焦慮,與人發生衝突,人際關係受限。高度的道德感會讓患者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時常表現為刻板地遵守紀律,一定要讓自己乾淨整潔,所做的事情一定要達到完美,有強大的責任感,做事前會前思後想,謹小慎微,時常讓自己的思想和情緒處於緊繃狀態,難以放鬆,因此會顯得缺乏幽默感和個人興趣愛好。

這一類人格障礙患者容易發生強迫型神經症。追溯強迫型神經症患者,約72%病前有強迫型人格障礙,但這種聯繫並不是必然的,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也會發展成為抑鬱症、焦慮症等情緒障礙。

七、焦慮(迴避)型人格障礙臨床描述

焦慮型人格障礙(anxious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稱為迴避型人格障礙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此類型人格障礙患者缺乏自信,總認為自己能力 不足,表現為對別人的拒絕和負性評價極為敏感,內心極度渴望得到他人的接納。因為擔心別人的拒絕和負性評價,此類患者在社交過程中會表現為過分的羞怯,不自信,焦慮明顯,不敢與人目光接觸,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容易將別人中性的評價理解為對自己的嘲笑,迴避很多社交活動,只接受部分覺得能夠被人接納和讚揚的社交活動,此類患者可能很少有朋友,人際交往受限明顯。在工作中會顯得膽小怕事,不願意接受新的工作,也不能承擔需要人際交往的工作。

八、依賴型人格障礙臨床描述

依賴型人格障礙(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主要表現為缺乏自信,過 度地依賴他人。此類人格障礙患者以女性居多。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因為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缺乏自己主動做事或做出決定的信心,因此過度地依賴其他熱情、主動、強勢的人,對生活中大小決定都希望由別人來為自己做出,獨自一人面對事情時會緊張焦慮明顯,不能做出決定。因為對他人的強烈依賴,在患者的一生中,就業、結婚、生子等重要決定均由家人做出,其自己不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有時這樣的患者會願意承受虐待和家庭暴力,以此避免被家人和配偶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