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離症[分離(轉換)性障礙]疾病概述

分離(轉換)性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s),又稱分離性障礙,舊稱“歇斯底里症或癔症(hysteria)”。因“歇斯底里”一詞已在西方日常語言中通俗化了,“歇斯底里”成了一種描述無理行為的貶義詞。自ICD-10 使用以後,“歇斯底里症或癔症”的概念已經逐漸被廢棄,代之以分離(轉換)性障礙。

分離(轉換)性障礙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情緒激動、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於易感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現為分離性遺忘、分離性情感暴發、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等精神症狀。這類患者自我意識障礙非常突出,有些症狀具有發作性,發作過後,意識迅速恢復正常。儘管本人否認,但其疾病的發作常有利於擺脫困境、發洩壓抑情緒,博取他人同情和注意,或得到支援和補償。另一部分患者表現為各種形式的軀體症狀,如分離性運動障礙、分離性感覺障礙、分離性抽搐等症狀,同時缺乏相應的器質性損害的病理基礎。患者的症狀和體徵不符合神經系統解剖特點,而被認為是患者無法解決的內心衝突和願望具有象徵意義的轉換。

分離(轉換)性障礙的共同特點是部分或完全喪失了對過去的記憶、身份意識、即刻感覺以及身體運動控制四個方面的正常整合。

  • 第一,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
  • 第二,分離是指對過去經歷與當今環境和自我身份的認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
  • 第三,轉換是指精神刺激引起情緒反應,接著出現軀體症狀,一旦軀體症狀出現,情緒反應便褪色或消失,這時的軀體症狀便叫作轉換症狀,轉換症狀的確診必須排除器質性病變。

一、分離(轉換)性障礙流行病學

分離(轉換)性障礙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約為3.55%(中國 12個地區,1982 年)。首次發病年齡在 20 歲以前者佔 14%,20~30 歲者佔49%, 30~40 歲者佔37%, 40歲以上初發者少見。女性與男性之比為8:1 (長沙, 1989年)。多數學者認為文化落後、經濟狀況差的地區患病率較高。在中國部分地區有兒童、青少年集體發作的情況。國外報告分離(轉換)性障礙的終生患病率,女性為3%~6‰,男性低於女性(Garey, 1980年)。大多數患者首次發病在35歲之前。

一般認為分離(轉換)性障礙預後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內自發緩解。各類分離性症狀在幾周或幾個月都趨向緩解,若起病與創傷性生活事件有關則更是如此。但是,若這些障礙與不可解決的問題或人際困難相聯絡,則有可能發展為慢性狀態,特別是一些轉換症狀如癱瘓和感覺麻木。在到精神科就診前症狀已持續 1~2 年以上的病人通常很難治癒。

二、疾病分類和ICD-10診斷標準

分離(轉換)性障礙在ICD-10中被歸為“神經症性、應激相關的及軀體形式障礙”這類疾病之中。分為:分離性遺忘、分離性漫遊、分離性木僵、出神(trance)與附體障礙、分離性運動和感覺障礙、分離性運動障礙、分離性抽搐、分離性感覺麻木和感覺喪失、混合性分離(轉換)性障礙,以及其他分離(轉換)性障礙,包括 Ganser 綜合徵和多重人格障礙等。而 DSM -V將分離性障礙單獨列為一類疾病,將轉換障礙(功能性神經症狀障礙)歸在軀體症狀及相關障礙這類疾病單元中(見軀體形式障礙)。

三、疾病可能的原因

(一)生物學因素

家系研究發現男性一級親屬的患病率為2.4%,女性一級親屬的患病率為6.4%。但是臨床遺傳流行病學研究較少且結果不一致,如Slater對各12對單卵雙生子和雙卵雙生子的研究沒有發現同患分離(轉換)性障礙者。臨床發現神經系統的器質性損害有促發分離(轉換)性障礙的傾向。多發性硬化、顳葉局灶性病變、散發型腦炎、腦外傷等均可導致分離(轉換)性障礙的症狀發作。有研究認為分離(轉換)性障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間腦、下丘腦等部位細胞中生物胺的改變引起的,提出分離(轉換)性障礙不應再歸屬於神經症,而應屬於間腦、下丘腦疾病的範疇。

(二)心理因素

ICD-10、 DSM-V及我國的診斷標準均強調分離(轉換)性障礙的發生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對應激性事件的經歷和反應是引發本病的重要因素,如經歷

戰爭,遭遇對個體有重大意義的生活事件等。幼年期的創傷性經歷,如遭受精神、軀體或性的虐待,可能是成年後發生分離(轉換)性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人格方面,具有情感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性、幻想性、暗示性特徵的個體,為分離(轉換)性障礙發生的重要人格基礎。

(三)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文化及其變遷對分離(轉換)性障礙的患病率和症狀的表現形式有很大的影響,如現代化程度越高,以興奮為主要表現者就少見,而以軀體症狀表現者就多見。一些特殊的表現形式僅僅在特殊的文化環境中才能見到,如中國南方和新加坡發生的 Koro 綜合徵(恐縮症)。文化程度較低的個體比文化程度高的個體更易患病;生活在封閉環境(如偏遠地方)中的個體比生活在開放環境(如大都市)中的個體更容易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