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障礙症(心境障礙)概述

情緒障礙症又稱心境障礙(mood disorder)、情感性精神障礙(affective disorder),是指由 各種原因引起的、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變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疾病。心境障礙可分為抑鬱障礙(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和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BPD)兩個主要疾病亞型。

抑鬱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與處境不相稱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臨床上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傷欲絕,甚至發生木僵;部分患者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多數患者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雙相情感障礙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包括至少一次輕躁狂、躁狂或混合發作,有時表現為心境高漲、精力和活動增加(躁狂或輕躁狂),有時表現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動減少(抑鬱)。

病情嚴重者在發作高峰期可出現幻覺、妄想或緊張性症狀等精神病性症狀。雙相情感障礙一般呈發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鬱常反覆迴圈或交替出現,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躁狂發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續時間2周至4、5個月不等(中位數約4個月);抑鬱持續時間趨於長一些(中位數6個月);但除在老年期外,很少超過1年。發作間期症狀通常可以完全緩解。兩類發作通常都繼發於應激性生活事件或其他精神創傷,但應激的存在並非必須診斷。首次發病可見於從童年到老年的任何年齡。發作頻率、復發與緩解的形式均有很大變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緩解期有漸短的趨勢。中年之後,抑鬱變得更為常見,持續時間也更長。

一、心境障礙流行病學

由於研究方法和文化的不同,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心境障礙患病率的報道相差較大。西方國家心境障礙的終身患病率一般為2%~25%,遠遠高於中國的水平,其中雙相障礙的終身患病率約5%,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男性為5%~12%,女性在10%~25%之間。2009年費立鵬等對全國範圍內4省市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調整後的心境障礙月患病率為6.1%,其中抑鬱障礙為2.06%,惡劣心境為2.03%,目前中國對雙相障礙的流行病學問題還缺乏系統的調查,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患病率差異十分大,中國內地僅為0.042%(1982年,僅包括躁狂發作),而臺灣(1982~1987年)在0.7%~1.6%之間,香港(1993年)男性為1.5%,女性為1.6%。抑鬱障礙的患病率女性高於男性一倍以上,而雙相障礙患病率男女之比為1:1.2,且這一趨勢在各種文化和各種族群中是一致的。

二、心境障礙疾病的分類

心境障礙的分類主要依據ICD-10和DSM-IV兩個診斷標準,抑鬱障礙在兩個診斷標準中沒有明顯的區別,主要根據症狀的數量和性質以及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抑鬱,根據發作的次數分為單次發作或反覆發作。

在心境障礙的長期自然病程中,始終僅有躁狂或輕躁狂的發作者很少見,且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性格、生物學特徵、治療原則及預後等與兼有抑鬱發作的雙相障礙相似,故ICD-10中只有將第一次出現躁狂症狀的診斷為躁狂發作,以後把所有躁狂和輕躁狂,即使無抑鬱發作都視為雙相障礙。DSM—IV則將雙相障礙分為兩個亞型:雙相I型(BP-I)和雙相II型(BP-II)。雙相I型指只有一次或多次躁狂發作或混合發作,又有重性抑鬱發作,這是臨床最常見的情感障礙。雙相II型指有明顯的抑鬱發作,同時有一次或多次輕躁狂發作,但無躁狂發作。

三、心境障礙疾病的可能原因

(一)生物因素

1.基因

家系、雙生子和寄養研究心境障礙患者的生物學親屬的患病風險明顯增加,患病率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緣關係越近,患病機率越高,在雙相障礙中,這種趨勢尤為明顯。能夠證明基因對心境障礙的最好證據來自於雙生子研究,在這種研究中,我們評估的是同卵雙生子(共享有完全相同的基因)患病的比例,並於異卵雙生子—也就是隻分享50%的相同基因(和所有的直系親屬一樣)的雙胞胎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若一個雙生子中出現了心境障礙,同卵雙生子的另一個患有心境障礙的比例是異卵雙生子的3倍。寄養子研究也顯示,患有心境障礙的親生父母所生寄養子的患病率高於正常親生父母所生寄養子的患病率。目前分子遺傳學所涉及多條染色體和基因,雖然有不少陽性發現,但缺乏肯定的研究證據。這些研究充分說明了遺傳因素在心境障礙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影響遠甚於環境因素。

2.神經遞質系統

在心境障礙患者腦內許多不同的神經環路里,可能存在著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3種單胺神經遞質的功能紊亂。該假說認為,5-HT、NE和DA功能活動降低可能與抑鬱發作有關,5-HT、NE和DA功能活動增高可能與躁狂發作有關。但實際上心境障礙並不能簡單由上述3種神經遞質功能活動高低解釋,當5—HT的水平很低時,其他神經遞質就可能在很大的範圍內浮動,極易失控,並由此導致諸如抑鬱症的情緒失調。實際上各種神經遞質及其亞型之間的平衡比單純任何一種神經遞質的水平更重要。然而各種神經遞質相互之間的作用和影響並不十分清楚。

3.激素系統

許多研究心境障礙患者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軸(HPA)、下丘腦—垂體一甲狀腺軸(HPT)、下丘腦一垂體一生長素軸(HPGH)的功能異常,尤其是HPA軸。

4.腦區

目前透過CT、MRI和功能影像等研究發現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基底前腦、紋狀體、尾狀核、丘腦、下丘腦、杏仁核、海馬和腦幹神經遞質中樞等腦區組成的大腦環路和心境障礙有關。

(二)心理社會因素

1.社會因素

應激性生活事件與心境障礙,尤其與抑鬱發生的關係較為密切。抑鬱發作前92%有促發事件;女性抑鬱發作患者在發病前1年所經歷的生活事件頻度是正常人的3倍;個體經歷一些可能危及生命的生活事件6個月內,抑鬱發作危險度係數增加6倍。常見負性生活事件,如喪偶、離婚、婚姻不和諧、失業、嚴重軀體疾病、家庭成員患重病或突然病故,均可導致抑鬱發作。另外經濟狀況差、社會階層低下者易患抑鬱。

2.心理

對於抑鬱障礙做出解釋的心理學理論有許多,相比之下,認知理論似乎更有價值。其中貝克的三元認知學說提出的抑鬱障礙是由於個體對自我、當前體驗以及將來的消極想法所產生的。對抑鬱障礙患者而言,自我消極想法是指患者認為自己是有缺陷的、無價值的以及不能勝任的,當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這種想法就會導致自尊的減低,他把這種不愉快歸因於自我的無價值;抑鬱障礙患者對當前體驗的消極的想法是指個體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惡劣的,他會把很小的困難當作無法逾越的障礙,即使存在很多積極的解釋,他也會選擇最消極的一種來解釋當前的事情;最後,抑鬱障礙患者對於將來的消極想法是無助的一種表現,當他展望未來時,他會認為由於自身的缺陷,當前的消極事件在將來也不會好轉。第二種有關抑鬱障礙的認知模式是習得性無助模式。此模式認為抑鬱障礙的基本原因是由於個體的期待,即個體預期會有不幸事件發生,並且,自己對此無力阻止。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