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黃帝是由眾多的早期的傑出人物而逐漸凝聚的種族始祖,而「龍」則堪稱是文化的圖騰。
20世紀70年代,在內蒙古赤峰地區,一位農民在修梯田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石洞,在石洞的底部,他發現了一塊像鉤子一般的石頭,這塊石頭口閉吻長,上棱起翹,吻前伸上翹,身體如鐵鉤一般細長捲曲。不過,這件造型獨特的石頭,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特別注意。直到20世紀80年代,遼寧省建平縣出土了一批玉製品,經考古學家考證,這一批文物與十幾年前內蒙古赤峰地區發現的文物屬於同一時期的文明類型,並因發現地赤峰而命名為「紅山文化」。在這批新發掘的文物中,其中有一件玉器十分罕見,出土後甚至引起了考古界和學術界的爭論。這一玉器形似玉豬,卻身形修長彎曲、首尾相連,體現出龍的特徵,豬首含有獠牙,肥頭大耳,與赤峰地區的石鉤般的玉器頗有相似之處。經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考證,這兩件玉器均屬於紅山玉龍,是紅山文化的重要見證。
其實,在紅山的玉龍出土之後,一直有關於「龍」的考古發現。1987年8月,在河南省濮陽市的西水坡遺址發現了一組屬於仰韶文化的遺蹟。在其中的45號墓中,發現了以蚌殼擺放的龍虎圖案。龍昂首曲頸、拱背、體彎曲、長角、大眼、張口露舌、顯齒、足端有四個至五個尖爪。這大約能說明當時已經有比較固定的龍的形象,而這件距今大約6000年的龍圖案,也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在新石器時期的中晚期,大約距今6700—4000年的這段時間的不同地區考古發現中,龍的形象有不同程度的體現。雖然龍的頭部形象各有不同,有的是人頭,有的是豬頭,也有類似馬和鹿甚至魚的頭的,然而身上有鱗、體彎曲、有爪等核心特徵卻是一致的,這表明這種圖騰在當時已經廣為流傳。而在《史記》中,炎帝的出生,就被描述為其母游華陽時與「神龍首」相感而生。也因為龍在中國早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所以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
龍不僅出現在考古發現中,也經常出現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在這些作品中所出現的「龍」既能行雲布雨,又能飛沙走石,既有禳災除禍的善行,又有作惡多端的劣行。在各種歷史文獻中我們不乏龍的形象,人們熟悉龍的喜好和習慣,甚至熟悉它所生九子的各自不同的功能,屠龍術和葉公好龍的記載也早已成為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故事,但龍卻是人們在現代生活中早已無法確切對應的神獸。可是,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中國古人曾嚴肅地討論龍是否真實存在:
秋,龍見於絳郊。魏獻子問於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
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古者蓄龍,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
……
獻之曰:「今何故無之?」
對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職,則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泯棄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物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
在這段文獻中,魏獻子與蔡墨討論何以不得見龍的原因,魏獻子認為,或許是因為龍是最具有智慧的動物,所以人無法捕獲而得見。蔡墨卻認為,古代有專門負責豢養、馴育各種動物和神獸的職官,這類職官的功能世代相傳,亦有相應的名號和姓氏。而豢養龍的職官因為失職,導致龍得不到精心的照料,故而隱匿,人便不得見。但是,蔡墨極其堅定地認為「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
從上述對話我們可以瞭解到古人確信龍是真實存在的,只是沒人見過而已。以現在的眼光看,龍是人們綜合不同動物的因素而糅合在一起,並賦予其非凡的「法力」。而這一圖騰信仰在後世時間的磨礪中,龍的形象不斷演變,其文化含義、思想意蘊愈益豐富,最終成為中華文明乃至華夏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徵,逐漸成為整個中華文明的共同信仰和統一的意義符號。
————來源於【中華文化簡明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