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 美國跨進20世紀的第一位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1919年)是 美國跨入20世紀的第一位總統。他生活的時代正是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時期,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生產資料來源、資本輸出、商品輸出的場所不斷進行重新分割殖民地和擴大勢力範圍的鬥爭。1898年4月25日,美國為了奪取西班牙的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嚮西班牙宣戰。當時年輕的羅斯福正在海軍部擔任助理海軍部長,美西戰爭爆發後,他在海軍部里興奮地四處奔走,像個穿著冰鞋溜冰的男孩子,然後,他辭去了海軍部的職務,自願投身戰場。他同他的朋友倫納德·伍德組成一支騎兵團,這是由西部牛仔和東部馬球運動員組成的美國第一志願軍騎兵團,羅斯福被任命為中校,並隨騎兵團在得克薩斯州訓練後赴古巴作戰,晉升為上校後,他率領這支騎兵酣戰於古巴戰場。由於他的驍勇和熱愛部下,成為隨軍記者們所喜歡的人物,在聖胡安山一戰中,他表現的異常勇猛,迎著西班牙人的炮火,赫然拍馬,身先士卒,發出衝鋒的命令,他對那些畏縮不前的士兵們喊到:「難道我騎在馬上,你們站著還害怕嗎?」在他的率領下,飛騎兵打了個大勝仗,占領了聖胡安高地,羅斯福成為這場戰鬥中最著名的英雄之一。雖然在古巴作戰不過一星期,其中艱苦的戰鬥只有一天,但是,正是聖胡安山之戰奠定了羅斯福的政治前途,因此、直到20年後、羅斯福還說:「聖胡安之戰的這天是我一生中極不尋常的一天。」戰鬥結束後他還寫了一部記述他當時經歷的書,書名叫《獨自在古巴》。

羅斯福靠著在聖胡安山之戰中的名聲,馬上獲得了共和黨的提名,參加紐約州州長競選,在1899年選舉中獲勝,就任州長。擔任州長期間,他採取一些改革措施、引起部分壟斷資本家的不滿。1900年在羅斯福競選連任州長時,遭到紐約共和黨領袖參議員普拉特等人的堅決反對,1900年6月,共和黨在費城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麥金萊和羅斯福被提名為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11月份他們分別當選。1901年9月6日,任職不足半年的麥金萊總統遇刺,9月13日,正在登山探險的羅斯福獲悉總統生命垂危,第二天,在停放麥金萊總統遺體的大樓里,羅斯福宣誓就職,1904年又獲連任,在位8年之久,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就任時年僅43歲。

羅斯福執政時期,正值美國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時期。南北戰爭後,美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大企業兼併小企業。加速了資本和生產的集中,而美西戰爭的勝利,又促使了美國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加速了美國對工業生產的積累和資本的集中。1898年後,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融合在一起,迅速發展為金融壟斷資本並取得經濟上的主導地位,大批中小企業在競爭中不斷破產,人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羅斯福執政後,人民反托拉斯運動更加高漲,為了緩和人民的不滿情緒.羅斯福展開了反托拉斯戰,一方面應付人民的不滿,一方面把反托拉斯矛頭主要指向洛克菲勒財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政府反對「北方證券公司」的訴訟案。這是一個由摩爾根建立的一個鐵路大托拉斯,最高法院依照「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宣布解散北方證券公司,經過兩年的訟爭,政府取得了勝利。

羅斯福的理想是讓政府充當國內各種互相衝突的經濟力量之間,特別是勞資之間的仲裁,保證對各方持公正態度,而不偏袒任何一方。1902年5月,無煙煤礦的工人為爭取8小時工作日,增加工資和要求承認工會而舉行罷工。罷工持續到秋季,到10月份,煤價不斷上漲,煤的短缺日益威脅全國,有些學校和醫院由於缺煤而被迫關閉。羅斯福決心使這些煤礦在冬季到來之前恢復生產,他威脅礦主們說,如果不同意仲裁解決,就要接管這些煤礦,這樣,礦主們答應由羅斯福任命一個仲裁委員會,罷工在礦主答應增加10%的工資後結束。

保護自然資源也是羅斯福的最大成就之一。1903年春,羅斯福去西部旅行,親眼看到了土地、森林、礦山、水源遭到嚴重破壞,尤其是大量公有土地落入投機者手中,鐵路公司大量強占土地,資本家在土地投機活動中牟取暴利而廣大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紛紛要求國家進行干預,在這種情況下,羅斯福採取一系列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1906年將約斯米提地區置於國家的管轄之下,並極大地發展了西部的國有森林,保存了煤礦儲存和將來建設公用水電站的地方,扶持了大型灌溉工程的建設。另外.羅斯福還號召開墾旱澇地區的土地。國會於1902年6月通過了《土地開墾法》.開始了25項土地開墾和水利灌溉工程,最大的工程是在亞利桑那州的羅斯福水壩,這座水壩的建成使大片的乾旱沙漠變成了農業區。

在外交政策方面。羅斯福引導著美國朝著更加積極參與世界政治的方向前進。羅斯福喜歡西非人的一句諺語:「說話和氣,手執大棒,必闖天下」。「大棒」就是美國新海軍,是他敦促國會建立起來的,其實力堪與世界列強相比。美國很早就想在中美開鑿一條運河以便它向中南美和亞洲地區進行侵略,美西戰爭期間,美國主力艦奧勒岡號從舊金山駛到古巴的聖地亞哥港,繞道麥哲倫海峽花費了65天時間才完成這一長達13000海裡的航程。尤其是美西戰爭勝利後,美國與太平洋之間的貿易迅速增長,使美國資本家想在中美洲開鑿運河以溝通兩洋間的通道這種心情更加迫切.羅斯福滿足了他們的這一願望。當時,巴拿馬是哥倫比亞的一個行省。1903年羅斯福政府派國務卿約翰

·海與哥倫比亞的政府簽定了海一埃爾蘭條約。據此,美國獲得了橫穿巴拿巴省的運河區,作為回報,美國付款1000萬美元,並每年繳納稅金。美國參議院很快批准了這個條約,但哥倫比亞共和國國會拒絕批准這一條約,羅斯福對此非常惱火,就鼓動握有新巴拿馬運河公司股票的巴拿馬資產階級發動政變,1903年11月3日政變發生後,美國立刻派軍艦到巴拿馬海岸,承認巴拿馬共和國,並威脅哥倫比亞不許干涉巴拿馬的「獨立」,巴拿馬宣告將新巴拿馬運河公司及巴拿馬鐵路公司的財產租讓美國,從此美國攫取了永久占領、使用和控制運河區的權利,並獲得了運河公司和修建鐵路公司的產權,羅斯福一直把開鑿巴拿馬運河當做他當總統的最大貢獻,他曾自誇地說:「沒同內閣商量,我便把巴拿馬搞到了手。」

在對待拉丁美洲政策方面,羅斯福發展了門羅主義的思想,從美洲大陸今後不能再被看作是任何歐洲國家的未來殖民地發展到美國要在西半球出現胡作非為,昏庸無能的事件中擔當起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的羅斯福定理。羅斯福本著這一宗旨來處理拉美事務。1904年,法、德、比、意等歐洲國家向多明尼加索要債務,美國乘機插手多明尼加內政,1907年羅斯福政府與多明尼加政府簽訂條約,規定該國關稅由美國掌管,成為美國的保護國。

美西戰爭後,美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亞洲,向中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在爭奪中國問題上,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展開了明爭暗鬥的鬥爭。1903年,美國向清政府提出要求開放東北三省的一些港口,在俄的威脅下,清政府拒絕了美國的要求。日俄戰爭爆發後,美國支持日本,並與日本締結密約,規定日本承認美國吞併菲律賓,美國則承認日本吞併朝鮮,在俄國軍事上不斷失利的情況下,羅斯福出面調停,使日俄在朴茨茅斯簽訂和約,為此羅斯福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