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 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統

1933年3月4日,跌入經濟危機深淵的美國迎來了新總統的就職典禮。首都華盛頓天氣陰沉,觀看就職典禮的人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心情和天氣一樣陰鬱。一位下肢癱瘓的人在這樣的氣氛中宣誓就任總統,並以其充滿信心的演說點燃了舉國上下的希望之火。他就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連續四次當選、任職時間長達12年之久的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Roosevelt,1882-1945年)。

富蘭克林·羅斯福於1882年1月30日出生在紐約海德公園村一個荷蘭移民後裔的家庭里。父親詹姆斯·羅斯福從祖先那裡繼承了一筆可觀的遺產和坦率的胸懷,獲哈佛大學法學學位後棄法經商,經營煤炭與鐵路業務,當上了特拉華一哈得遜鐵路的副總裁和一個輪船公司的經理,併購置了大量地產。母親薩拉·德拉諾是一位富商的女兒,比其父年輕26歲。

由於羅斯福是獨生子,因而備受父母寵愛。但父母並不想寵壞他,他的生活受到嚴格的而又出於深情的管束。父母培育了他廣泛的興趣。他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14歲時即已隨父母8次遠航歐洲,個子還未長到其父縱帆船駕駛盤那樣高時便在船上掌舵.16歲時有了自己的單桅快艇「新月號」。少年時代的羅斯福還對集郵和博物有著濃厚興趣。8歲時開始搜集郵票,11歲時開始製作鳥類標本。雖然家境優越,但由於受父母的薰陶和教誨,年輕的羅斯福便在腦海中留下了對不幸的人們負有義務的深刻印象。羅斯福的少年時代,為其後來政治上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礎。

1896年,羅斯福進入格羅頓公學,在那裡度過了最受鍛鍊的4年,受到了校長皮博迪極為深遠的影響,並終生與其保持交往。1900年,羅斯福進入著名的哈佛大學,選讀了特別適合於政治生涯的課程。出於對自己家族「真正的民主精神」的理解,加之西奧多·羅斯福的榜樣和皮博迪的教導,他開始參與團體和政治活動。他參加了哈佛共和黨人俱樂部,還參加了辦《紅色哈佛報》的工作,並在畢業前的一年中擔任了該報主編。1904年自哈佛大學畢業後不久,他又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學習。1905年3月,羅斯福同其堂叔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侄女埃利諾·羅斯福結為伉儷,從此得到一位有力助手。

1907年從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畢業後,羅斯福進入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但他真正的興趣是從政。他毫不隱諱地向好友表示,他的最終目的是想當總統。1910年,28歲的羅斯福抓住有利時機,經過一番別開生面的競選活動,以民主黨人的身份當選為紐約州參議員,並很快因力主改革而成為一名重要的新聞人物。1913年3月,他因在支持威爾遜競選總統中表現不凡而被任命為海軍助理部長。他在這一職位上工作了7年半,為其後來在戰爭中擔任總統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在1920年的總統競選中,民主黨因威爾遜總統從巴黎和會絛羽回國而萎靡不振,於是便推選詹姆斯·考克斯和羅斯福作為本黨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以圖重振士氣,保住總統寶座。雖然競選失敗,但羅斯福卻就此在全國亮了相,為其日後的成功取得了可貴的經驗教訓。

1920年大選後,羅斯福暫時退出政壇而進入經濟界。1921年夏.一場大災難降臨到他身上。他在芬迪灣很涼的水中游泳之後患了脊髓灰質炎(習稱小兒麻痹症),雙腿癱瘓。他以頑強的毅力同疾病進行鬥爭,並不顧母親要其放棄政治生涯的意願,決心繼續從政。在1924年的大選中,他引人注目地撐著拐杖出現在民主黨大會上,支持本黨的候選人。1928年,他當選為紐約州州長。由於精明強幹,政績卓著,1930年再次當選。

1929年10月爆發的嚴重經濟危機,為羅斯福問鼎白宮創造了有利條件。在1932年的大選中,他以懸殊的比率擊敗在經濟危機面前一籌莫展的胡佛,當選為美國第32任總統。

羅斯福就任總統後,立即採取了一系列克服經濟危機、挽救資本主義制度的內政外交措施,即所謂「羅斯福新政」。在上任後的最初100天內,以救濟和復興為重點,他促使國會通過了緊急銀行法、民間自然資源保護隊、聯邦緊急救濟法、農業調整法、格拉斯一斯蒂格爾銀行法、產業復興法等多項法案,緩和了經濟危機的嚴重惡果,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恢復。在外交方面,宣布對拉丁美洲實行「睦鄰政策」,並改變以往政府不承認蘇聯的僵硬政策,於1933年10月與蘇聯建立了外交關係。自1935年起,羅斯福新政進入了偏重改革的第二個時期,先後通過了全國勞工關係法、社會保險法、公平勞動標準法等具有深遠影響的法案,部分改善了勞動人民的狀況,緩和了階級矛盾。羅斯福新政不僅在當時產生了重要的歷史作用,而且作為政府干預經濟的首次實踐,為資產階級維護統治提供了經驗。

1936年11月.羅斯福以絕對優勢擊敗對手,再次當選為總統.並按憲法第20條修正案的規定於1937年1,月20日開始了其第二屆任期。在其前兩屆任期的大部分時間裡,他屈服於國內孤立主義勢力的壓力,推行中立法,支持英法的綏靖政策。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後,隨著法西斯侵略對美國威脅的加劇,他作為一個富有遠見的資產階級政治家,積極推動政府修改中立法並通過了租借法案,走上了國際合作和支持反法西斯戰爭的道路,他的作法雖然遭到孤立主義者的反對,但卻得到了絕大多數美國人民的支持。在1940年大選中,他以壓倒多數第三次當選總統,打破了美國建國100多年來總統任期不超過兩屆的慣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羅斯福以總統和三軍總司令的身份率領美國人民投入了反法西斯戰爭,從而加強了反法西斯陣營的力量,促進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戰爭期間,他拖著殘廢之軀,參加了卡薩布蘭卡會議、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等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為澈底戰勝德日意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貢獻。

1944年,羅斯福在競選中再次當選總統,贏得了第四次連任。但是,正當戰勝德國法西斯的時刻即將到來之際,他不幸病逝。1945年4月12日,當一位女畫家在佐治亞溫泉為他畫像時,他突然倒下,死於腦溢血。他的畫像雖未完成,但卻在美國和世界人民心中樹起了一座豐碑。美國人民將永遠懷念他臨危受命,挽救國家於垂危之時的巨大貢獻;熱愛和平的人民將永遠牢記他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功績。

羅斯福是美國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總統之一。他的成功,除了特殊的歷史時代為其提供了用武之地等客觀因素外,以下幾點在諸多主觀因素中是必須提到的。首先,他是一個意志極其堅定的人。病魔把他打倒了,但他卻以堅強的毅力勇敢地站起來,為自己追求的目標而不懈奮鬥。其次,他是一個直接與人民通聲氣的人。他能夠認識和理解多數人的願望,能用家常的然而是動人的語言表達普通人的希望和意向,並善於把自己的熱情和信任發射到各類人民的心中。他還是一個善於使用助手的人。入主白宮後,他把始於競選時羅致學術界人才充當智囊的辦法加以擴大並使之制度化,即用智囊團充當顧問和助手。美國總統的助理制度,正是羅斯福在長期使用智囊團的基礎上於1939年開創的,而這一點則是羅斯福對美國的又一具有深遠影響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