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里德(John Reed,1887—1920年)美國著名新聞記者兼小說家、政治評論家,也是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1887年10月20日.里德出生於太平洋沿岸的美國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城。他的父親是一位墾荒者,生性忠實且正直,同肆意攫取森林資源和土地的富豪們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雖屢遭毆打、迫害和侮辱,但從不屈服。他的這種高尚品德使里德從小就受到教育和熏陶。
1906年9月,里德中學畢業並以優異成績考入著名的哈佛大學。踏入大學門之後,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參與組織了「社會主義俱樂部」,主編小報《諷刺》。
1910年6月,約翰·里德以學士學位從哈佛大學畢業,此後便以記者身份走進社會,深入工人運動。瞭解並同情工人的疾苦,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堅決維護工人的切身利益。
1911年,約翰·里德應聘擔任紐約進步文學評論雜誌《群眾》的編輯兼撰稿人,並因「文字傾向」被捕,後獲釋。
1913年,帕特森紡織工人舉行了大罷工,併發展為革命風—潮。約翰·里德與「世界產業工人聯合會」領導人海伍特、特里斯加、伊麗沙白·柯爾勒·弗等一道參加了鬥爭。次年,他曾因此事被捕入獄,後獲釋。
1910——1917年墨西哥革命期間,約翰·里德以記者身份常駐墨西哥進行採訪,並參與鬥爭。他在美《大都會》雜誌上報道了墨西哥革命的實際情況,並於1914年出版了《革命的墨西哥》報告文學,熱情宣傳了那裡的農民革命,對美國資產階級反動政客的汙衊之辭,給予了嚴厲批駁。里德寫道:「是的,在墨西哥的確存在著暴動和混亂狀態,但是,應對這一切負責的不是無地的農民,而正是那些由於運送黃金和武器而種下騷亂的人,即互相競爭著的英美兩國石油公司。」
1914年,帝國主義列強互相爭奪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里德不顧炮火硝煙,前往歐洲作實地採訪,他走遍了法、德、意、土及巴爾幹各國。他出版了《沿著前線》一書,如實報道並深刻揭露了這場戰爭。他「詛咒戰爭本身是一種連續不斷的獸行,是相互敵對的帝國主義所組織的殘酷的屠殺。」他在《解放者》雜誌上撰文猛烈抨擊帝國主義的戰爭本質,為此曾被法庭以叛國罪起訴。在法庭上,里德大無畏地宣稱:「自己的義務是在革命旗幟下為社會主義革命而鬥爭!」他決不在「美國的國旗下作戰」,而投身於這場骯髒的戰爭。他的自我辯護得到公眾及某些司法人員的同情,結果在輿論的壓力下,法庭被迫宣布里德無罪。
1917年4月美國宣布參戰之時,里德正在進行腎臟摘除手術。對醫生關於他此後不適于服兵役的宣判,他意味深長回答道:「喪失了腎臟可以使我免除為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服役,但這並沒有使我免除為各階級之間的戰爭服役。」出院後不久,他毅然離開美國投身於大革命前夜的俄國。在那裡,他聞到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偉大博鬥的氣息,親身投入武裝起義的革命洪流,他認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合乎邏輯、不可避免」,他相信工農群眾的力量,參加過歡迎列寧從非法狀態走出來的儀式,親眼目睹了人民武裝攻占冬宮和推翻臨時政府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場面,親身聆聽了第二次工兵代表蘇維埃大會上列寧的演說,切身體驗到了俄國十月武裝起義的全過程。為真實記錄和報道這一偉大事件,他千方百計會見革命領導人、找參加起義的工人、士兵或赤衛隊員談話;仔細閱讀成百種俄、英、法文報刊;想方設法搜集各種有用的材料,甚至包括那些張貼在街頭的宣傳品;官方所發表的一切法令、命令、通告及公佈的一切條約、文件等決不放過。當然對那些反對派的材料也努力弄到手。對此,他曾形象地說:「我一下子就抓住了全部革命和反革命!」這些都為他後來完成《震撼世界的十天》這部不朽著作奠定了真實而可靠的基礎。他認為:「俄國革命是人類歷史上偉大事件之一,而布爾什維克的興起則是一件具有世界意義的非凡大事。」
1918年2月,約翰·里德作為美國工人階級的代表,應邀出席了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他在大會發言中盛讚俄國革命「不是幻想,而是現實。」
1918年2月,里德回國,隨即開始了巡美旅行宣傳,真實地報道和宣傳了列寧領導下俄國十月革命的盛況,弘揚了俄國工人階級的革命英雄主義,引起了轟動。同年他加入美國社會黨左派,直接與黨內支持帝國主義戰爭的右傾首領們進行鬥爭。1919年4月,里德擔任主編的《紐約公報》正式出版。5月.在社會黨執委會的選舉中,社會黨左派顯示出較高的威望,約翰·里德等人是得票最多的領導人之一,從而引起機會主義者的憎恨。不久機會主義分子通過陰謀手段將里德連同左派的支持者全部開除出黨,當時社會黨的14.4萬黨員,竟有5.5萬人被開除。
1919年6月21日,社會黨左派全國代表會議在紐約召開。以尼·古爾維奇為首的底特律代表團聲言要在9月1日建立共產黨,以幫助社會黨左派達到控制將於8月30日召開的社會黨芝加哥特別代表大會的目的。對此項策略,里德提出了堅決反對的意見,他認為:目前社會黨基層黨員仍支持黨內多數派的策略,同時黨內右派首領們的分裂主義行徑已遭揭露,因而出現了為數相當多的黨內動搖分子,為了爭取他們,左派的鬥爭策略不能過於偏激。福斯特曾評價說里德的見解「顯然是比較有伸縮性和比較正確的,它的用意是為新黨爭取大多數人的支持。」最後經表決,里德的關於黨內鬥爭的策略被採納。
1919年8月30日,社會黨在芝加哥舉行特別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社會黨左派由里德帶領,然而他們被右派召來的警察趕了出去。這樣一來,美國社會黨左右派由來已久的分歧公開化了。
1919年8月31日,約翰·里德發起的社會黨左派代表大會在芝加哥召開,並宣布組建美國共產主義勞工黨,並把《社會主義新聞》改辦成《勞動者》作為機關報。與此同時,密執安社會黨左派在查理·魯登堡率領下,於9月1日宣布組建美國共產黨。這樣,兩個共產主義性質的政黨的建立,表明美國工人運動中馬克思主義派別完全擺脫了機會主義的束縛,走上獨立道路,從而為美國建立統一的共產黨奠定了組織基礎。在這一問題上,約翰·里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工人運動的迅速成熟和發展,使美國反動當局十分驚恐,新生的共產黨立即遭到迫害。黨只好轉入地下,約翰·里德也先後二十多次被捕,但他始終堅定不移地從事革命工作。
1919年9月,里德又奔赴十月革命勝利後的俄國,在共產國際執委會工作,同時搜集材料,繼續從事寫作工作。10月,他被選為共產國際執委會委員。
1920年7—8月,約翰·里德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
1920年10月17日,約翰·里德因患斑疹傷寒在莫斯科病逝,年僅37歲。他逝世後,被安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廣場。
約翰·里德短暫的一生,是革命和戰鬥的一生。他不僅做了大量革命工作,而且還寫下了許多藝文作品.有劇本、詩歌、短篇小說、政論文和報告文學等。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震撼世界的十天》。
《震撼世界的十天》是一個外國人第一次真實反映偉大俄國十月革命進程的光輝著作,她謳歌了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俄國人民進行革命的雄才大略,預測了十月革命的光明前景。約翰·里德的革命一生和文學成就,多年來,一直鼓舞著美國青年進取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