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朱科爾(Adolph Zukor) — 電影業老闆

回顧電影業的發展史,人們自然會容易記起愛迪生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是他發明瞭攝影機和電影放映機,使電視出現之前的這一重要傳播媒介有了發展的可能。然而,看齣電影業的未來,並積極促進這一事業發展的卻是娛樂業的一批後來者,他們中的一個重要代表人物就是阿道夫·朱科爾(Adolph Zukor,1873—1976年)。

朱科爾是來自東歐的移民,他1873年出生在匈牙利,16歲來到美國紐約謀生。初來美國時,他所有的財產就是隨身攜帶來的25美元。為了生計,他開始在一家毛皮商店當清潔工,月薪僅2美元。不久他成為學徒工,學習毛皮業的技術。他學會毛皮業的技術以後,移居芝加哥,找到了一份工資較優厚的工作。接著又與毛皮商莫里斯·科恩合夥從事毛皮業。兩人相處融洽,朱科爾不僅與科恩的一個近親結了婚,事業上也日漸興旺發達。他們同時在芝加哥和紐約開設了商店,朱科爾還發明瞭一種毛皮別針而另有收入。

1903年,兩人商議,由朱科爾回紐約去負責設在那裡的商店,這使朱科爾的生活道路發生了轉變。

朱科爾像當時美國許多中產階級一樣,喜歡光顧劇院,他常常帶領全家到城內各個劇院去消遣。在這個過程中,朱科爾看出了電影業前途遠大,這一點,他勝過了愛迪生和許許多多本身從事娛樂業的大老闆:也許已有的成功限制了人們的頭腦,也許對人類追求精神生活的心態缺乏具體的瞭解,不僅愛迪生沒有集中全力去從事電影的攝製和放映工作,當時的娛樂業的大老闆也沒有意識到電影的潛力。就是那些出名的戲劇業的巨頭們也沒有看到電影的未來。

1826 年朱科爾在談到電影業的發展時曾經說:「愛迪生公司的主要任務······就是製造這些機器。他們所注意的只是這個部門的機械方面,這是很自然的。·····有錢或擁有大企業的人從來沒有想過開設一家小型放映廳。·····所以相當多的小投資家抓住了這個機會,而這反過來又有助於發展電影業。」

朱科爾就是這樣的小投資家。經與合夥人科恩商量後,兩人決定投資電影業。他們開始是小規模的,借了3000美元給一位友人馬克斯戈爾茨坦開設一家「西洋景」街頭影院。朱科爾在負責監督投資使用的過程中,對經營電影的興趣愈加濃厚,遠遠超過對經營毛皮的興趣。

朱科爾的行動影響了他的好友,未來的兒女親家洛,洛也看出了這一事業的發展前途,他們決定擴大投資和經營規模。不久,他們創建了「洛氏企業集團公司」。公司開設了廉價「西洋景」聯號影院,結果利潤相當可觀,朱科爾其他影院的生意也相當興隆。1904年,朱科爾在第14號街創建了當時紐約最豪華的電影院—「水晶宮影院」。為了全力以赴地從事電影放映業,求得更大的發展,朱科爾和當初的合夥人科恩達成協議,由科恩負責毛皮業,朱科爾專門負責電影放映業。

電影業發展了,更多的人投身於這一事業中來。他們憑著對電影好壞的直觀感覺和神奇的組織企業的才能,挑選出了美國人愛看的電影,所以都取得了成功。在他們中間,朱科爾則首屈一指,在數十年中,是這些人的領袖。

為了向紐約以外擴充他的事業,朱科爾還同威廉·A·佈雷迪一起組建了「黑爾巡迴影院」.放映了《列車大劫案》等流行電影。

當時,美國的電影攝製、發行和放映是由不同的商人經營的。電影攝製和發行的許可證是由電影專利公司及其後繼組織通用電影公司頒發的。隨著電影業的發展,一些放映商向通用電影公司申請,希望取消落後的辦法,不從發行商那裡租用電影拷貝,而可以直接攝製供自己影院以及其他影院放映的電影。這一要求雖然合乎邏輯,但頗具風險。如果對公眾的趣味沒有敏銳的感覺,市場判斷失誤,巨額投資將會付之東流。朱科爾沒有一下子走得太遠。他於1812年成立了「恩加丁公司」,從事發行電影的業務。對於如何購買具有吸引力的影片,他曾以自身的體會總結說:「我常去影院,坐在第一排或包廂里,然後觀察電影對觀眾的影響。在我具有觀察觀眾的經驗之後,我就會比較肯定如何去選擇一個題材,而且一般很少出錯。」他認為,如果在看電影時有了「如坐針氈」的感覺,他就不會去購買這部電影。

在某種意義上說,朱科爾除了對美國中產階級的感情具有神奇的理解之外,還具有天賦的智力和高尚的情趣,他不認為色情是電影業的基礎。1927年,在談到這一問題的時候,他以《一個國家的誕生》、《大篷車》、《大檢閱》以及《聖經十誡》等影片的成功為例,闡明瞭「故事情節是整個電影的基礎」的觀點。他認為,「如果電影有基於色情的良好故事,自然是好電影。如果故事情節好卻沒有色情,也還是好電影」。對於一些使自己的電影以充滿色情為能事的導演,他鞭笞為是「淺薄和技術無能」,「只好以雷射情歌的方式來挽救自己」。

恩加丁公司組建以後,曾得到通用電影公司的許可,購買了法國著名女演員薩拉·伯恩哈特主演的《伊麗莎白女王》在美國的放映權.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件事給朱科爾以極大的啟發和鼓舞,促使他投入電影攝製領域。他組建了「名演員電影公司」。在取得特許權後攝製了《曾達的囚徒》、《基督山伯爵》、《苔絲姑娘》這些名噪一時的影片。他的公司名副其實,真的請來了一些受人歡迎的名演員,從而把一些正宗的戲劇搬上了銀幕。

在取得成功的嘗試之後,朱科爾考慮要建立一家控制從攝製、發行到放映等各個方面的公司。他首先於1916年與傑西·L·拉斯基一起接管了一家主要的放映公司派拉蒙電影公司,成立「名演員一拉斯基公司」。他準備以此為基礎,進而把攝製和放映結合在一起。由於這項事業耗資巨大,單靠電影業本身一時難以解決,他只好去求助於華爾街的大老闆。這一舉動在電影界重要人物中首開先例。

許多華爾街的銀行家雖然贊同朱科爾的行動,但並不願參與這項事業。最後,在庫恩一洛布公司奧托·卡恩先生的幫助下,朱科爾得到該公司首腦雅各布·希夫的一千萬美元的資助。有了資金,朱科爾開始採取行動去控制電影攝製事業。兩年之內,他挖別人牆角,同大約三分二的主要藝術家簽訂了合同。他同劉易斯·塞爾茲尼克一起,成立了「精選製片公司」。從而得到了受塞爾茲尼克重用的明星。1917年的一年間,朱科爾攝製了或參與攝製了大約200部電影,從而他一躍又成為電影攝製業的領袖人物。

為了擴大對放映業的控制,在庫恩一洛布公司的支持下,朱科爾大規模地購買影院。1919年首先在南部各州買進135家影院,第二年在新英格蘭又買進50家。到1921年,「名演員一拉斯基公司」已經擁有300多家影院。到20年代中期,朱科爾已成為聞名全美的電影界大亨。

為了不致受到政府的反托拉斯法的制裁,朱科爾重新組合他的資產。他把影院分出來,同巴拉班一卡茨公司在芝加哥的分公司合併,成立派拉蒙一帕布利克斯公司,公司的三分之二股票歸「名演員一拉斯基公司」所有。這個巨型的新公司擁有500多家影院。1927年這個公司易名為「派拉蒙一著名拉斯基公司」,三年後又再次改為「派拉蒙一帕布利克斯公司」。

1928年,華納兄弟公司首次攝製有聲電影,開始了電影發展史上新的里程。朱科爾馬上在他的製片廠和影院採用這項新技術。此外,他還加入了迅速發展的廣播業,購買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股份的49%。此間,朱科爾對電視的設想也極感興趣並準備投資。1939年,他是第一位成立電視子公司的電影業大亨。

30年代的經濟危機,使電影界各公司都有虧損。每家公司都必須改變自己的資本結構。派拉蒙一帕布利克斯公司的財權由庫恩一洛布公司轉到了萊曼兄弟銀行的手中,派拉蒙一帕布利克斯公司重新籌措資金,並於1935年重新改組為派拉蒙電影公司。朱科爾仍為董事長,但銀行家們掌握實權。

朱科爾是長壽老人,1976年才去世,享年103歲。朱科爾有題為《觀眾永遠不會錯》的自傳出版。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