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 — 飛行王國里的伊卡洛斯

人類從一開始出現就夢想在天上飛行,希臘神話裡的藝術家代達洛斯之子伊卡洛斯就曾把羽毛加蠟的翅膀貼在背上飛行。以後的人們不斷進行各種嘗試,企望飛上藍天,直到1903年萊特兄弟在北卡羅來納的基蒂霍克進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飛行實驗,在十二秒鐘的飛行瞬間,人類飛翔的夢想實現了。驚心動魄的特技飛行表演成了最引人入勝的運動。

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1899-1981年),從10歲第 一次見到特技飛行起,對飛行終生懷著熾烈的熱情,在上大學之前就自製模型飛機,結果飛得很好。1917年進入耶魯大學,他對航空,特別是研究商用航空產生了濃厚興趣。戰爭使他中斷學業,從學生變成大戰時期海軍航空兵轟炸機的飛行員,童年時代對飛行的嚮往實現了。戰爭結束後回到耶魯,組建了耶魯飛行俱樂部。並對未來航空發表了非常實際的看法,他寫道:「越過大西洋的飛行是完全安全的,並且是一種合情合理的商業事業,而不是巨大的賭博。」這時能預見飛機在商業上的用途的人並不多。

大學畢業後,特里普一度在華爾街擔任債券推銷員,但是.他的真正的創業氣魄不能長期被壓抑。而這時正是航空公司創業家最愉快的日子,隨著戰爭的結束,大批飛機被投入市場.其中有許多架飛機必須加以廢棄以便維持一個合理的飛機價格。因此可提供價格非常低廉,又可承擔客貨運輸的性能可靠的飛機。特里普豈肯錯過這一良機,同另外一個合夥人以每架500美元的價格買了7架戰爭剩餘的海軍水上飛機,創辦了他的第一家航空公司。以包機形式在紐約和東部沿海重要城市之間為社會名流服務。這最初的嘗試雖未取得重大成功,卻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25年美國國會通過《凱勒航空郵運法》,授權美國郵局簽訂某些特定路線的長期郵運合同,並給以補貼,這將使掙扎中的營運者首次得到可靠的經常性收入。26歲的特里普,看準機會,說服儘可能多的朋友組建東方航空運輸公司。為了保證中標,特里普同另一競爭對手殖民地航空運輸公司協商合併,並取得成功。新公司取名為殖民航空運輸公司。特里普任總經理。很幸運,這個公司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支持。像戰鬥英雄奧賴恩,范德比爾特,惠特尼等。公司1926年開始營運,而且生意興隆。特里普不滿足於此,他抓住試航抵達古巴的機會,取得了在古巴進行商業性著陸的特權。特里普的遠大目標看來並不太受公司合夥人的歡迎,結果特里普又組建了美國航空公司,試圖開闢從美國的基韋斯特到哈 瓦那的航線,這是從美國南下南美洲的國際航線網的理想起點,他再次同潛在的競爭對手協商合併,避開了競爭的威脅,使美國航空公司成為擁有泛美的控股公司,泛美則主要從事航空郵政的業務公司。28歲的特里普出任泛美的總裁。新公司的空郵業務收益不錯,但載客飛行卻不能立即被人們接受。許多人對乘機越洋畏縮不前,泛美職員常常免費贈送機票以鼓勵人們乘機旅行。

特里普擁有許多常常公認的企業家的素質,他善於抓住機會,理解機會所具有的不斷發展的特徵,在事業競爭中追求成功的鍥而不捨的決心和氣魄,深深地吸引了熱心於航空事業的美國民眾,使他得到了許多優秀的專業人才和很大的財政支持。著名飛行員林白就曾擔任泛美的技術顧問,負責飛行新航線並對經營提出有價值的建議。他善於交往,許多富家子弟都是他的朋友。他從不猶豫去利用個人和家庭的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經朋友介紹,他認識了財政部長梅隆,這使他成功地承攬了包括整個加勒比海地區、中美航線和直到南美本身的航線,業務區域擴大了。1929年底,泛美公司已是一家大國際航空公司,航線長度12265英里,加勒比海和中美航線網已連結著23個國家和地區,飛機60架,超過一年前數字的5倍。泛美公司還將向著未曾到過的地方展翅飛翔。它不斷為自己提出和迎接新的挑戰。

1935年11月22日馬JM—130水上飛機「中國飛剪」號,從舊金山出發,7天共飛越8200英里,跨洋到達菲律賓的馬尼拉,史詩般的飛行,是泛美星球戰略的一大步。這條航線的開通是特里普外交、技術、經營管理水準的綜合考查。開闢太平洋航班首要的條件是合適的飛機,它要求飛機航程2400英里,而當時幾乎沒有商用飛機能飛行此里程的1/4,所以這種性能的要求簡直是一種奢望;同時要求取得航行業務權和政治合作,這是開展國際航班的關鍵,他以特有的想象和遠見,在飛機合同最後簽訂前就進行這方面的工作,並取得了成功。他把香港和舊金山選作終點,夏威夷的檀香山和菲律賓的馬尼拉作為重要的航空港,還選了中途島、威克島,關島三個加油站,全長8746英里。由於精心的計畫,不懈的工作和高水準的指導,才使泛美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看來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成功地開闢了這條越洋航線。此時,在飛行王國里,泛美公司一枝獨秀,再也找不到有競爭力的對手了。

打開泛美創業史的每一章都會令你讚嘆不已,歐洲航線的通航是泛美公司開闢宏大航線英雄傳奇中的最高成就.1939年戰爭的烏雲籠罩著歐洲,充滿緊張不安的氣氛。大洋彼岸的紐約正在舉行世界博覽會,展示著人類最高技術成就。5月20日由羅斯福夫人命名的「揚基飛剪」號騰空而起,在會場的上方盤旋飛行,這個形體寬大,外形秀麗的飛機牽動了公眾的心,人們似乎看到舒適、快速遠程航空旅行新時代的來臨。時間和距離不再成為兩塊大陸間聯繫的障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泛美公司為盟國提供給養,運送物資,1940年泛美公司接受了在南美、西印度群島、沿巴拿馬運河附近地區以及加拿大修建或改建航空基地的軍事合同,鞏固了美國國防,並制定了新的軍用航路。1941年又開闢了通往開羅的航線,這些航線對英國在北非和中東的部隊的供給是生死悠關的。德國法西斯被打敗後,泛美公司的重大任務之一就是向數以百萬計的歐洲難民運送救濟和復興物資。

整個戰爭期間,泛美公司在非洲和拉美的15個國家中,修建和擴建了約50個機場,為政府飛行9000多萬英里,其中一半以上是為空運部飛的。泛美公司戰時所飛里程比任何其他美國航空公司多兩倍。在戰時營運的頂峰時期,公司僱員達8萬名。

泛美公司在前18年中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此時激動人心的開闢航線的時代已基本過去,戰後,飛機、市場、競爭、技術都出現了全新面貌,泛美公司已不像以前那樣獨一無二,放眼未來,泛美公司面臨著比以往更大的挑戰。很快,環球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同泛美公司爭奪航線,特里普統治的空中王國開始動搖了。

特里普28歲出任泛美公司總裁,使公司成為美國第一家國際航空公司,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就使泛美公司成為全球性帝國。他所取得的成就,使他滋長了一種不討人喜歡的性格,他太傲慢。他做事從不同任何人商量,每次開會,他總是從口袋里掏出幾頁潦草的筆記,在大家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宣布開始進行新的項目,無論是開闢越洋航線,還是買進飛機,說完之後.隨手將筆記扔進紙簍,沒有任何正式記錄存檔。在很大程度上,他是用自己的腦子掌管著泛美公司。戰後,這種方法已不那麼有效了,特里普沒有認清這一點,未能開展有效的企業管理,只想擴大泛美的業務範圍,結果他們訂購的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飛機—波音747如期交貨時,卻沒有足夠的乘客。像伊卡洛斯插上蠟制翅膀飛行,飛近太陽而死一樣、特里普的空中帝國也開始搖搖欲墜了。

1968年特里普出人意料地宣布他即將在69歲退休。這樣,泛美公司巨大的財政危機就留給其他經理們去處理了,1981年他因腦溢血去世。

特里普擁有許多常常公認的企業家的素質。他善於幻想,不僅首先看出航空事業在商業上大有前途,而且還是制定一項國際戰略進而成為全球戰略的創始人。他從不滿足,總是親自前往世界各地勘察主要的著陸基地和主要航線,他的機智敏銳使他充分意識到必須同政府簽訂郵政合同,確保他的戰略取得成功。他像許多企業家一樣,與其說他創建了一個公司,不如說他創建了一個帝國。然而,完美的企業家是沒有的,實際上,特里普的氣質更適于勘察和開闢新的航空線路,更適于在宏大的規模上同世界上的高層決策人磋商周旋,而不適于管理已建成的企業。因而泛美公司的滑坡也就不那麼令人費解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