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波依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Bois) — 美國偉大非裔領袖

威廉·愛德華·伯格哈德·杜波依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1868-1963年)是美國著名黑人領袖、文學 家、教育家、史學家,堅強的反帝和平戰士。

1868年2月23日,杜波依斯生於美國東北馬薩諸塞州巴靈頓市。祖輩是西非黑人,被荷蘭人販賣到美國。1868年出生時,家庭非常貧苦,年輕時在親友的幫助下在專門為黑人辦的大學讀書,1888年畢業於菲斯克大學,後曾留學德國,在柏林大學做研究工作,後在1890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他是該校第一個黑人博士。1894年至1896年任俄亥俄州威耳伯福斯大學希臘語和拉丁語教授,1897—1910年任亞特蘭大大學經濟學與歷史學教授,1910年至1932年任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出版部主任和該學會刊物《危機》的主要編輯。1933年至1944年為亞特蘭大大學社會學系主任;1933年至1945年為《黑人百科全書》總編輯。他是泛非運動的創始人,積極推動1900年以來的四屆泛非大會,1945年被選為第五屆泛非大會的兩主席之一,被譽為:「泛非主義之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杜波依斯積極參加保衛世界和平運動;1948年任非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1949年發動召開美洲擁護世界和平大會,並成為美國「和平十字軍」的領袖。1950年當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鑑於杜波依斯對世界和平的貢獻,1952年被授予國際和平獎,1959年他又獲列寧國際和平獎。1958年杜波依斯參加美國統一獨立社會黨,1961年加入美國共產黨,由於他反對美國政府的內外政策,故而曾多次遭到迫害。

1961年杜波依斯移居加納,並應當時加納總統恩克魯瑪的邀請編輯《非洲大百科全書》,1963年獲得加納國籍。杜波依斯不僅為黑人的解放奔走呼叫,而且也對受壓迫的東方民族,尤其是對中國懷有深厚的感情.他曾於1936年、1959年、1962年三次訪華。1959年在中國發表《中國與非洲》及《今日中國的偉大奇蹟》的熱情洋溢的演說及文章。1963年杜波依斯病逝於加納首都阿克拉,享年95歲。他的夫人歇莉·格雷姆是位女作家,1907年生於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曾任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65年任加納電視臺臺長,後入坦桑尼亞國籍,1958年起她多次訪問中國,1977年病逝幹北京。1986年杜波依斯的遺體及其夫人的骨灰重新合葬于加納阿克拉杜波依斯紀念中心的墓穴。

杜波依斯之所以成為美國歷史名人,還在於他領導了震撼美國的尼亞加拉運動。早在19世紀,在解放黑人問題上,黑人領袖們就進行了不同的探索。布克·華盛頓主張教育黑人,通過培養技能,提高黑人的社會地位達到自身解放,於是他發動了塔斯克基運動。杜波依斯與之相反,主張通過政治鬥爭獲得自身解放。1903年,杜波依斯出版了《黑人的靈魂》一書,批評布克·華盛頓貶低高等教育重要性以及讓黑人集中注意于「工作與金錢主義」的做法。1905年領導發動了尼亞加拉運動,其宣言對於黑人遭受的種種暴行提出了強烈的抗議,它號召黑人群眾團結起來,同種族主義者進行堅決鬥爭,它果斷地要求給予黑人選舉權,使黑人受到全面教育,在法庭上應受公正待遇並參與審判、在軍隊里享受平等待遇,享受衛生設施,取締歧視黑人的種種制度,真正實施憲法第十三、十四、十五條修正案。宣言還對教會對黑人所採取的違犯基督教義的態度提出抗議,對僱主和工會組織在產業部門與工會中排斥黑人的政策進行了譴責。

尼亞加拉運動轟轟烈烈地進行了四年之久、它在全國各地召開會議,宣傳它的總綱領。它組織了青年尼亞加拉運動,成立了婦女組織和一個爭取公民權利鬥爭的法律小組。1906年,尼亞加拉運動組織在約翰·布朗起義地點、西弗吉尼亞州的哈卜渡口召開大會,杜波依斯就尼亞加拉運動的政策作了一篇振奮人心的演說。他說:「不得到百分之百的充分人權,我們決不會滿足。我們為自己要求一個自由美國人所有的一切政治權、公民權和社會權;在我們沒有獲得這些權利之前,我們將永遠不斷地抗議,永遠不斷地向全國人民宣傳。我們所進行的戰鬥並不只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是為了所有真正的美國人」。與塔斯克基運動相比,尼亞加拉運動包含了前者的核心內容,即必須推廣黑人教育,但更可貴的是,尼亞加拉運動要求給黑人充分受教育的權利,尤其在文學藝術方面,同時杜波依斯還大力強調發展黑人經濟事業,他要求給黑人以新的尊嚴、新的希望,使他們看到新的遠景。

杜波依斯的偉大不僅在於他的領導才華,而且還在於他把手中的筆當成槍與不平等的種族制度作堅強的鬥爭。杜波依斯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就其著作本身,涉及範圍廣,有黑人民族歷史命運的學術專著,有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專著數十部,長篇小說5部,篇幅近百萬字的《黑色的火焰》三部曲還是在他90歲高齡之後創作的。

杜波依斯的第一部學術著作《取締對美洲大陸的非洲奴隸貿易1638—1870》,1896年出版之後立即得到好評,並被人們稱為第一部由黑人學者寫奴隸史的重要著作,該書充滿了黑人的苦難和對奴隸制的譴責。之後,還出版了幾部重要學術著作,如1920年的《黑水》,1935年的《黑人的重建》,1939年的《黑人的過去和現在》.1945年的《膚色與民主:殖民地與和平》.1947年的《世界與非洲。上述著作中,杜波依斯以大量史實謳歌了黑人在人類文明史上的貢獻,證明黑人是富于智慧和才能的一個種族,同時還強調黑人對美國歷史的貢獻。

1897年至1903年,杜波依斯創作了14篇優秀散文,有政論隨筆,也有雜文和短篇小說、《黑人地帶》、《主僕的子孫》兩篇散文以悲怒的感情和抒情的筆調,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南北戰爭後南方廣大黑人貧困的生活和悲慘的命運。《布克·華盛頓先生和其他人》政論文中,杜波依斯尖銳地批判了黑人領袖布克·華盛頓向統治者妥協投降的錯誤。在《頭生子的夭折》、《亞歷山大·克倫邁爾》、《約翰還鄉》等雜文中深刻地揭露了美國社會上駭人聽聞的種族主義暴行,並滿腔熱血地控訴了種族壓迫和歧視。1903年,這些散文被輯成冊並以《黑人的靈魂》為名出版,此後再版幾十次,並被指定為美國黑人學生必讀教科書。

杜波依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尋取銀羊毛》是在1911年出版的,反映了南部黑人地帶的小農經濟與壟斷組織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在小說里,他把經濟當作美國文化中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進行描述,從女主人公左拉的性格發展、讀者便可窺視到一個民族的心理。

1957—1961年,年逾90的杜波依斯又推出了小說《黑色的火焰》三部曲,書中記述了百餘年來美國黑人遭受迫害和進行反抗的悲壯歷史,反映了黑人民族在歷史潮流衝擊下逐漸覺醒的過程。

杜波依斯的詩也別具風格、韻味無窮,並且富於民族性和戰鬥性。在《煙之歌》中他這樣寫道:

我願我自己黑得不能再黑——外貌越黑,力量越大!

因為遠在白色出現之前,就已有了古老的黑色!

杜波依斯豐富多采的著述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使他贏得各國人民的愛戴。1963年8月27日病逝後,我國的《人民日報》進行了專題報道。毛澤東、周恩來、陳毅、郭沫若、廖承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大機關都發出了唁電。毛主席在電文中寫道:「杜波依斯是我們時代的一位偉人,他為黑人和全人類的解放進行英勇鬥爭的事蹟,他在學術上的卓越成就和他對中國人民的真摯友誼,將永遠留在中國人民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