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猶太民族家園」的發展

第五次阿里亞

由於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1927年第三次阿里亞結束後,移居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數進入一個低潮時期。1928年移入的人數只有2178人,還沒有當年移出的人多,巴勒斯坦猶太人口出現了負增長。1929—1931年,雖然移入人數超出了移出人數,但增長的人數都很少。然而,從1932年開始,進入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人數突然開始猛增,突破了一萬人,是上一年的一倍多,這種增長勢頭一直持續到1939年。後來人們便把1932—1939年這一時期稱為第五次阿里亞。

這次移民高潮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在德國和歐洲各地出現了新的反猶浪潮。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上臺執政後,立即採取了一系列歧視和迫害猶太人的政策。德國當局不但通過法令剝奪了猶太人的公民權,將他們從許多行業中排擠出來,向他們徵收罰款,而且後來又進一步沒收他們的財產,將他們關押到隔離區和集中營,強迫他們服苦役。猶太人不堪忍受納粹當局的迫害,紛紛逃離德國和中歐,湧向巴勒斯坦。1933年、1934年來到巴勒斯坦的中歐猶太人分別為3萬多、4萬多。1935年的移人人數竟高達66,400人,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進入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數最多的一年。1936年以後,由於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舉行了反對猶太人移入的起義,英國委任統治當局開始對猶太人移人實行限制,移民人數開始下降。但在1936至1939年的3年中,每年通過合法和非法管道進入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仍多達2萬人左右。在第五次阿里亞期間,來到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有23~25萬人,超過了以前幾次阿里亞移民人數的總和。這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1939年時,整個伊休夫的猶太人口就已達到了45萬,占巴勒斯坦人口的近三分之一。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猶太民族家園」已初步形成。

第五次阿里亞前期來到的移民大多數是德國和波蘭猶太人,另外也有一部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歐國家的猶太人。他們中除了有一批富裕的銀行家、企業家、商人外,還有許多教授、工程師、律師、醫生、記者、藝術家等專業人才。他們不僅帶來了一大筆資金,而且還帶來了寶貴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在科學、教育、文化、貿易、工業等方面加快了伊休夫的發展。

社會經濟的發展

從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20年間,隨著猶太移民的不斷湧入,巴勒斯坦猶太社團處於一種迅速發展的勢頭,其人口從5.5萬發展到45萬。整個社團的社會功能也在不斷完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據估計,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猶太人帶入巴勒斯坦的資本約為12,500萬英鎊,其中只有約五分之一是國外猶太團體的捐贈,主要由猶太復國主義機構支配,其餘大部分都是移民們帶入的私人資本,另外還有少量外國的投資。這些資金的主要部分是用於購買土地和建立定居點,另有一部分則是用於發展柑橘種植等農業生產項目,在此之後才是城市建設、輕工業、商業和交通等方面的投資。

猶太人在巴勒斯坦購買土地主要是通過「猶太民族基金會」和「巴勒斯坦猶太拓殖基金會」兩個機構進行,基金的來源主要靠世界各地猶太人的捐款。自1921年起,根據《土地轉讓條例》,所有的土地買賣都必須經委任統治當局批准。1921年到1939年,猶太社團從阿拉伯人手中購得的土地共為84.4萬杜納姆。加上在此之前已獲得的土地,猶太社團佔有的土地已達150萬杜納姆,占巴勒斯坦的土地總面積的5%。儘管在這一期間猶太人佔有的土地增加了一倍,但其人口卻增加了近八倍。因此他們認為,他們還應該獲得更多的土地,才能滿足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猶太民族基金會所購買的土地都是「猶太人民不可剝奪的財產」。這些土地都不能轉賣,只能以承租的方式提供給猶太人使用。承租者既可以是個體農民,也可以是基布茲或者莫沙夫等集體定居組織,租金很少,只是象徵性的。猶太社團還發展起了自己的工業體系,有了火柴、水泥、菸草、石油、紡織、金屬加工、電力等企業。約旦河水被用來發電,死海的礦藏也得到了開發。到30年代後期,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工業都掌握在猶太人手中。從20年代後期起,猶太移民呈現出一種城市化的趨勢,四分之三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裡。到30年代末,特拉維夫的人口增長到了近15萬人,被稱為「世界上唯一的純猶太人城市」。

1920年12月,幾個勞工組織共同建立了「巴勒斯坦猶太工人總會」(Histadrut,簡稱「猶太工總」)。建立之初,會員還不足5千人,到1939年時,會員人數已達11萬人,占所有工人總數的三分之二。與一般的工會組織不同,猶太工總既是一個政治組織,也是一個生產經營性組織,同時還是一個社會福利組織。它的領導核心是幾個政黨,最初的主要領導人是本—古里安和卡茨內爾森;它的經營領域包括工業、農業、貿易、服務、建築、交通等許多方面,下面有許多合作性的企業,直接從事各種生產和銷售;它還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為成員提供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等福利事業;它還在移民的安置、培訓、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甚至還有自己的軍事組織。總之,猶太工總是一個無所不包的龐大的「勞工共同體」,在伊休夫的建設和發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猶太民族歷來很重視教育。伊休夫從一開始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初、中級教育體系,後來又發展起了農業、師範等職業教育結構。1918年7月,當戰火仍在繼續時,伊休夫的第一所高等學校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就舉行了奠基儀式。1925年,希伯來大學正式建成開學。貝爾福親自從英國趕來參加開學典禮,發表演說。在海法的工程技術學院、在雷霍沃特的西埃弗研究中心也相繼建成。

文化生活也逐漸豐富了起來,藝術、音樂、舞蹈隨著專業學校和團體的建立而發展很快。希伯來語作為伊休夫的正式語言,已為人們普遍接受。特拉維夫出版著幾種希伯來語報紙,時常上演希伯來語戲劇,併產生了一批希伯來語作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巴勒斯坦猶太社團已有了完善的教育、醫療、文化、福利等公共服務體系,成為中東地區最富有活力的社區,其社會經濟發展水準遠高于中東其他地區。

政治軍事的發展

20世紀初巴勒斯坦猶太社團一形成,就帶有較強的勞工運動的色彩。早期的勞工組織既是政治團體,又是具有服務功能的社團組織。1920年猶太工總的成立,就是由勞工聯盟、青年工人黨、青年衛士等幾個勞工組織發起的。1930年勞工聯盟同青年工人黨合併,組成了巴勒斯坦工人黨(簡稱馬帕伊,Mapai)。成立之初,該黨約有5,600名成員,主要的領導人是原青年工人黨領袖阿爾洛索羅夫。當他在1933年被人暗殺後,原勞工聯盟的領袖本—古里安便成了巴勒斯坦工人黨主要領導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中除了勞工政黨外,還有許多不帶有意識形態色彩的人個和組織,這些人被稱為「一般猶太復國主義者」。由於人多勢眾,巴勒斯坦工人黨在伊休夫中一直保持主導地位。1933年,在猶太民族委員會的71個席位中,巴勒斯坦工人黨就占了31席。

1925年,猶太復國主義內部一些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在雅博廷斯基領導下,成立了一個新黨—佐哈爾(猶太復國主義一修正主義)。該黨屬於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右翼力量,其主張是猶太人應採取一切手段,包括軍事鬥爭的方式,迫使英國通力合作,並反擊阿拉伯人的進攻,儘快建立一個猶太民族國家。佐哈爾開始時人數很少,但後來發展很快,其成員大多是極端的民族主義者。雅博廷斯基領導的修正主義派與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分歧越來越大,1935年修正派走上了分裂的道路,單獨成立了新的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其總部設在倫敦,支持者約有70多萬,主要集中在東歐國家。

除了勞工政黨和修正派政黨外,20年代還出現了宗教猶太復國主義黨派,最重要的是1921年成立的精神中心黨(Mizrahi)。但與前兩類政黨相比,這類黨派的影響當時要小得多。

1929年巴勒斯坦猶太辦事處成立時,其領導機構中猶太復國主義者與非猶太復國主義者各占一半。後來,非猶太復國主義者逐漸減少,到1935年時,20名執委中只有3名非猶太復國主義者;從1937年起,執委會成員全都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猶太辦事處執委會事實上起到了一個政府內閣的作用,1935年以後,本—古里安事實上擔任著執委會主席一職;執委會下屬的政治部相當於外交部,其負責人是摩西·夏里特,另外還有移民、勞工、貿易與工業、衛生、教育等部門。

隨著同當地阿拉伯人的矛盾日益尖銳,猶太社團的防衛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伊休夫以早期定居者們的民兵組織為基礎,吸收了一些戰時參加英軍作戰的猶太軍團的退役軍官,組成了一支有幾百志願兵的防務隊。1920年6月,勞工聯盟建立了自己的地下軍事組織—哈加納(希伯來語意為「自衛」)。猶太工總成立後,哈加納的領導權被移交給猶太工總;其目標是保衛猶太社團的安全並為將來發展為一支猶太民族武裝作准備。1931年,一些受修正主義派影響的哈加納成員脫離出去,建立了哈加納B派。當1935年修正派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正式決裂後,哈加納B派也改名為「伊爾貢—茨瓦伊—柳米」(意為「民族軍事組織」,簡稱「伊爾貢」)。它反對哈加納的自我克制,經常主動採取對阿拉伯人和英國人攻擊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