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1977年以色列政壇的變化

1967—1977年這十年是當代以色列歷史上最重要的時期。在此期間,以色列經歷了「六天戰爭」和「十月戰爭」兩次大規模的戰爭。這兩場戰爭不但極大地改變了以色列控制的地域範圍,而且也給以色列的內政和外交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如何處理戰爭中占領的大片阿拉伯領土,成了國內政治鬥爭的一個焦點,也使以色列成了國際鬥爭的一個焦點。另外,戰爭還使整個以色列國家和人民的心理髮生了重要變化。六天戰爭在以色列國內外激起了一種極端民族主義的狂熱。當一些人仍然沉浸在「大以色列」或者「安全邊界」的幻覺中時,十月戰爭使更多的人開始認識到,土地不等於和平,占領者是沒有安全的;要真正確保以色列的安全,就必須正視阿拉伯人的要求,就必須同阿拉伯國家實現最終的和平。

拉馮事件

以色列前20年在政治上可分為兩個時期:在第一個時期,本-古里安因成功地創建了國家的基本體制並領導了第一次以阿戰爭,在人民中具有崇高的威望,他本人以及馬帕伊能夠穩固而有效地控制著國家的政治權力;第二個時期自50年代後期起,本—古里安及其所支持的馬帕伊少壯派與黨內的元老派矛盾日益加深,從而導致了黨的分裂以及在國家政權中地位的下降,而與此同時,自由運動與其他中間勢力逐漸合流,形成強大的反對派,以色列政治開始向兩極發展。

1953年底,在提拔了一批年青人之後,本-古里安就宣布退休,到內格夫北部的斯德·博克基布茲當一名普通成員。接任總理職務的是外交部長摩西·夏里特,接任國防部長一職的是平哈斯·拉馮。1954年秋天,以色列國防部和情報部門策劃了一起在埃及針對美英文化機構的爆炸事件,但因計畫敗露使數名以色列情報人員在埃及被捕並受審,這一醜聞使以色列在國際上十分被動。調查委員會認為,拉馮作為國防部長應對此次失敗的行動負責,但拉馮則辯稱此次事件完全是由本—古里安一手提拔的總參謀部軍事情報局局長吉布里和國防部辦公廳主任佩雷斯等「少壯派」擅自策劃的,他們才是真正的責任者。但在本—古里安的干預下,拉馮被迫於1955年2月辭職,本—古里安重返政壇,出任國防部長。四個月後,夏里特政府也因議會通過不信任案而辭職,本—古里安再度成為總理。

到1960年,當時任猶太工總總書記的拉馮在找到新證據後又舊事重提,要求政府重新調查50年代中期的情報失誤事件。雖然調查表明拉馮確實是無辜的,吉布里當時曾做了偽證,但本—古里安等人卻仍拒絕這一調查結論。在本—古里安以辭職相威脅下,馬帕伊中央委員會反而以三分之二的多數解除了拉馮工黨中央委員和猶太工總總書記的職務。拉馮事件反映了馬帕伊黨內受本—古里安支持的少壯派與元老派之間激烈的權力鬥爭。在這一斗爭中,雖然本—古里安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占了上風,但卻在黨內埋下衝突的種子,最後導致了馬帕伊的分裂。

接班人問題和工黨的分裂

隨著以色列第二個十年的開始,工黨的接班人問題被提上了議事日程。這個問題主要表現為早期老一輩創業者與年輕一代政治家之間的矛盾,即元老派與少壯派的權力之爭,拉馮事件就是這種鬥爭的反映。儘管本—古里安早已被稱為「老頭子」了,但從一開始他就站在少壯派一邊,力圖在自己退出政壇之前在權力機構中安插更多的年輕人。正是由於他的努力,達揚、佩雷斯、埃班等少壯派逐漸在以色列政壇嶄露頭角。

雖然本—古里安完全按自己的意願處理了拉馮事件,但他的聲望也因此受到損害,不少人將他看作一個冷酷無情、偏激固執的獨裁者。同時,以色列工黨的內部團結和在政壇上的地位也遭到了削弱,以至於在1961年8月的議會選舉中失去了五個席位。此次大選後,本—古里安繼續擔任總理,但他與黨內老一輩領導人之間的摩擦依舊,隔閡仍在繼續加深。在此情況下,本—古里安對政治深感厭倦,去意日堅,遂於1963年6月正式宣布辭去總理職務,回斯德·博克基布茲去務農,並稱這是他的最終決定。在本—古里安的提議下,列維·艾希科爾成為以色列的第三任總理兼國防部長。艾希科爾曾任農業部長、財政部長等職,是一個老、少兩派都可以接受的中間人物。

為了彌合黨內的分歧,艾希科爾上臺後不久便宣布解除對拉馮的處分。本—古里安對此十分不滿,於1964年10月要求司法部再次對拉馮事件進行調查,但遭到了艾希科爾的拒絕。1965年舉行的工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以60%的多數否決了本—古里安的要求,正式宣布拉馮與1954年的事件無關,同時還批准了工黨與勞工聯盟的合併。此次會上,連一向堅定支持本—古里安的外交部長梅厄夫人也對他進行了攻擊。會後,本—古里安同佩雷斯、達揚等人宣布退出以色列工黨(馬帕伊),組成一個新政黨—以色列工人黨(拉菲)。至此,工黨正式分裂。

在1965年11月舉行的大選中,艾希科爾領導的工黨聯盟(包括馬帕伊和勞工聯盟)獲得45個席位,仍保持著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而本—古里安領導的工黨(拉菲)只獲得了10個席位。此次大選標誌著以色列歷史上本—古里安時代的結束。本—古里安晚年在家埋頭寫作回憶錄,最後於1973年12月在斯德·博克基布茲去世,享年87歲。

兩極政治的形成

在本—古里安時代,以色列政壇是工黨的一統天下。從建國前起,本—古里安就把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修正派排除在巴勒斯坦猶太社團領導層之外。建國後,貝京將原伊爾貢改組為自由運動,參與政治角逐,但該黨仍遭到本—古里安的排斥和壓制。本—古里安對貝京十分厭惡,甚至在議會中不願直呼其名,而稱其為「坐在約哈南·巴德爾右邊的那個人」,每當貝京發言時,本—古里安都要起身示威性地離去。本—古里安曾多次宣稱,他可以同「除了自由運動和以色列共產黨」的任何黨派合作。

然而,當60年代馬帕伊走向分裂時,由貝京領導的自由運動卻影響日益上升,勢力逐漸壯大。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在許多人眼中它仍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反對黨」。為了改變在公眾中的形象,自由運動放棄了一些極端的主張,並決定與一般猶太復國主義黨派聯合。經過多次談判,自由運動與屬於一般猶太復國主義派別的自由一進步黨於1965年4月共同組成了加哈爾(意為「統一」)集團,從而邁出了同工黨聯盟對峙的第一步。在加哈爾集團內部,自由運動居于絕對的優勢地位,貝京也就當仁不讓地成了該集團的領袖。在1965年11月的大選中,加哈爾集團獲得了26個議席,成為議會中的第二大政治集團。這樣,以色列政壇就形成了加哈爾集團同以馬帕伊為主的工黨聯盟(45席)分庭抗禮的兩極局面。

艾希科爾出任總理後,也開始改變以往本—古里安對自由運動的那種強硬政策,採取了一種主動的和解態度。例如,政府1964年同意在猶太復國主義修正派創始人雅博廷斯基逝世25週年之際,將他的遺骸運回以色列,並在赫茨爾國家公墓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雅博廷斯基於1940年死在紐約,生前曾表示希望被安葬在巴勒斯坦。但過去本—古里安一直對此表示反對,他說:「我們要運送回來的是活的猶太人,而不是死去的猶太人。」1967年6月戰爭爆發前夕,艾希科爾還首次將貝京等反對派人士吸收進了民族團結政府,這標誌著加哈爾集團在參政道路上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