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阿-以六天戰爭

美、蘇在中東爭奪的加劇

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曾試圖在阿以之間採取一種「不偏不倚」的政策,以拉攏和爭取阿拉伯國家,建立美國主導的中東軍事集團,遏制蘇聯向中東的擴張。蘇聯也努力向阿拉伯國家滲透,在中東建立自己的立足點,與美國相抗衡。蘇伊士運河戰爭以後,美蘇在中東地區的爭奪日益激烈。

這一時期,蘇聯主要將埃及作為它向阿拉伯世界滲透的基地。埃及曾要求美國幫助它修建阿斯旺水壩,但卻遭到了美國的拒絕,於是它便轉向蘇聯。1958年12月蘇聯同埃及簽定協定,向埃及提供優惠貸款和技術,幫助埃及興建大壩一期工程;1960年1月,蘇聯又進一步同埃及簽訂了大壩二期工程協議。1964年5月9日,阿斯旺水壩一期工程竣工後,赫魯曉夫率領一個龐大的代表團訪問埃及,蘇埃關係有了重大發展。除埃及外,蘇聯還通過提供軍事、經濟援助向敘利亞、伊拉克、葉門等其他阿拉伯國家滲透。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蘇聯以埃及為突破口,全面進入了中東,形成了同西方、尤其是同美國在中東相互對峙的局面。

與此同時,美國同埃及等阿拉伯激進勢力的關係卻日益緊張。60年代初,美國為了挽回在埃及的影響,向埃及提供了小麥等援助。儘管如此,美國並未贏得納賽爾政權的好感,埃及的反美情緒依然高漲。1965年,為期3年的美埃小麥供應協定期滿,美國無意延續。納賽爾便指責美國企圖以飢餓政策迫使埃及屈服,轉而從蘇聯等國進口糧食。美埃關係日趨惡化。

美國為了遏制蘇聯在中東日益增長的影響,在拉攏阿拉伯溫和國家的同時,從50年代後期開始大力支持和武裝以色列,確立它對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優勢,利用以色列來打擊埃及、敘利亞等親蘇力量。以色列也對1957年出臺的「艾森豪威爾主義」予以支持,表明自己願意幫助美國維護和促進其在中東的利益。這樣,美以之間相互需要,形成了一種戰略合作關係,而蘇以關係卻日趨冷淡。1964年,美國對以色列提供了近一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提供了大量先進武器。1967年初,美國最高法院作出美以雙重國籍法生效的裁定。這樣,必要時以色列可以徵召美國猶太人參戰。

到1967年,日益激化的阿以爭端實際上已經變成了美蘇之間的爭奪。美蘇在中東爭奪的加劇,是以阿之間爆發戰爭的重要原因。

阿一以衝突的激化

蘇伊士運河戰爭後,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都在積極擴軍備戰。埃及等阿拉伯國家把消滅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作為自己的責任,並不斷採取行動打擊和削弱以色列。但總的來說,在1956—1966年的十年間,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處於一種相對平靜的狀態。1964年5月,在阿拉伯國家聯盟支持下,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耶路撒冷舊城召開了第一屆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會議,宣布建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總部設在約旦安曼。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決定,阿拉伯各國通過阿盟向巴解組織提供財政援助。巴解組織在其憲章中明確宣布要用武裝鬥爭「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消滅猶太復國主義」,其戰斗口號是「消滅以色列,把猶太人趕入大海裡」。

此後的幾年裡,巴解力量迅速壯大,以阿拉伯前線國家為基地,不斷進入以色列境內進行騷擾和襲擊活動。巴解游擊隊的活動,對以色列的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另外,1964年夏完成的以色列全國引水工程,也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一片抗議聲,並導致了以一敘邊界的直接軍事衝突。從1965年起,阿以邊境緊張局勢不斷加劇,衝突日漸升級。

針對不斷升級的邊境騷擾,以色列艾希科爾政府決定採取報復性和恫嚇性打擊。1966年11月,以色列軍隊以清剿巴勒斯坦武裝的基地為名,越境襲擊了約旦河西岸的薩木村,並伏擊了前來增援的約旦軍隊,共打死打傷約方150餘人。1967年春,以色列同敘利亞之間的軍事衝突也日趨頻繁。4月7日,因以色列在以敘邊界非軍事區開墾有爭議的土地,引起雙方大規模空戰,六架敘利亞米格飛機被擊落。阿一以衝突的激化,加上美、蘇各支持一方,中東緊張局勢逐步升級。

5月危機以敘空戰以後,全面戰爭爆發的跡象日益明顯。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利用各種宣傳工具製造輿論,納賽爾稱「將發動一場消滅以色列的戰爭」。為了加強威懾力量,納賽爾決定嚮西奈半島增兵2個師,並於5月15日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兩天後,敘利亞也宣布它的軍隊已作了總動員。

接下來,埃及政府要求撤走部分駐紮在埃一以停火線的聯合國緊急部隊。聯合國秘書長吳丹回答說,如果埃及堅持要求聯合國部隊撤走的話,那麼聯合國部隊將全面撤離加沙和西奈半島,而不是部分撤離。於是,5月18日,納賽爾通知聯合國,要求聯合國緊急部隊完全撤走。同時,埃及三個師的軍隊開進西奈,接管了包括加沙地帶和扼守亞喀巴灣蒂朗海峽的沙姆沙伊赫在內的聯合國部隊防區。在一些阿拉伯國家的要求下,納賽爾22日又宣布關閉蒂朗海峽,封鎖亞喀巴灣,禁止以色列船隻和為以色列運送戰略物資的外國船隻通行。阿拉伯國家對埃及的舉動給予了積極響應。敘利亞、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黎巴嫩等國紛紛進行軍事動員。約旦與埃及簽訂了雙邊防禦協定,將約旦軍隊歸埃及指揮;伊拉克軍隊進入了約旦;敘利亞與伊拉克也簽訂了雙邊軍事合作協定。一時間,戰爭烏雲密布中東上空。

亞喀巴灣和蒂朗海峽是以色列南部唯一的出海通道和重要的貿易港口。5月23日,艾希科爾發表聲明,稱埃及封鎖亞喀巴灣是「對以色列的侵略」。隨後,以色列也進行了全面戰爭動員。以色列稱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打通亞喀巴灣,並要求聯合國和一些大國對埃及施加壓力,保證亞喀巴灣自由通航。5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中東局勢進行討論。以、阿代表互相指責;美國要求蘇聯幫助解除對亞喀巴灣的封鎖,而蘇聯則要求美國第6艦隊首先撤出地中海。經過辯論,安理會31日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有關各方「特別克制」,繼續進行外交努力。

在嚴峻的形勢面前,以色列總理艾希科爾仍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他優柔寡斷的表現,招致了公眾的普遍不滿。國內的主戰派認為,各種跡象表明戰爭已不可避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制人。在輿論壓力下,6月1日,工黨決定邀請反對派加哈爾集團參加內閣,其領袖貝京出任不管部長,從而放棄了本—古里安長期以來堅持的「不要共產黨,也不要自由運動」的原則;同時還迫使艾希科爾放棄了他兼任的國防部長一職,邀請西奈戰爭英雄、主戰派人士達揚入閣任國防部長,組成民族團結政府,從而完成了戰爭準備。而納賽爾等阿拉伯領導人只看到艾希科爾猶豫不決的一面,卻低估了以色列潛在的實力和反應能力,因此儘管他們口頭上的戰爭聲音叫得很響,實際上卻沒有真正作好戰爭的準備。6月5日,以色列內閣批准了由達揚和總參謀長拉賓擬定的軍事計畫,並決定先發制人,主動開戰。

六天戰爭

戰爭爆發前,以色列的兵力為25萬人(其中常備軍5萬,預備役20萬),作戰飛機286架,坦克和裝甲車2,500輛,火炮750門,飛彈50枚;埃及、敘利亞和約旦三國的總兵力則為32.8萬人,作戰飛機576架,坦克和裝甲車4,183輛,火炮3,246門,飛彈160枚。從兵力和武器裝備的數量來看,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佔有明顯的優勢。以色列國小人少,無法維持持久的消耗戰,只能靠速戰取勝。因此,以色列的戰略思想是採取先發制人的突然襲擊,首先集中優勢兵力打擊主要敵人—埃及,然後各個擊破阿拉伯國家軍隊,避免多線作戰。

6月5日清晨,以色列空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襲擊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的空軍基地以及飛彈、雷達通訊等軍事設施。在短短的3個小時內,埃及空軍遭到毁滅性打擊,300餘架飛機還來不及起飛就被炸毁。以色列在完全取得了制空權後,出動地面部隊分北、中、南三路進攻西奈半島。經過兩天的激戰,以軍突進了蘇伊士運河東岸地區,並占領了西奈半島西部海岸線;同時傘兵空降到沙姆沙伊赫,在海軍配合下打通了亞喀巴灣。6月8日,整個西奈半島落入以軍控制。當晚,埃及和以色列接受了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停火的決議。

戰爭的第二戰場在約旦河西岸。以色列6月5日晨空襲埃及後,為了避免多條戰線同時作戰,決定先穩住約旦。以方通過聯合國停火監督委員會向約旦國王海珊表示,只要約旦不首先發動進攻,以軍就不會進攻西岸地區。然而,根據同埃及訂立的防禦協定,約旦在戰前就已將軍隊指揮權交給了埃及。當天上午,約旦按埃及的要求向以色列發起了攻擊。以色列先是空襲了約旦的空軍基地,隨後也向約旦河西岸地區發起了地面進攻。6月7日上午,以軍坦克突破約旦軍的防線,攻入耶路撒冷舊城。經過激戰,7日傍晚,以軍占領了東耶路撒冷和整個約旦河西岸。當晚8點,約旦和以色列雙方都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以軍在約旦河西岸傷亡近3,000人,是整個戰爭中損失最大的戰場。

在基本實現了對埃及和約旦的作戰目標後,以軍於9日上午又集中兵力向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發起進攻。當天下午,敘軍開始全線退卻,以軍迅速推進。到10日下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阿以停火決議生效時,以軍已占領了戈蘭高地的首府庫奈特拉等一些重要戰略目標,並控制了通往大馬士革的公路。11日,敘利亞和以色列雙方簽署停火協議。至此,戰爭全部結束。為了表示對阿拉伯國家的支持,蘇聯集團在戰爭爆發後不久即宣布同以色列斷絕外交關係。

此次戰爭歷時6天,所以稱六天戰爭,戰爭爆發於6月5日,因此也被稱為「六·五戰爭」或第三次中東戰爭。戰爭中,埃及、敘利亞和約旦三國損失慘重,陣亡4,200多人,受傷6,000餘人,被俘和失蹤7,500多人,損失坦克965輛、飛機429架;以色列方面的損失只有阿拉伯方面的四分之一,共陣亡983人,傷4,517人,被俘和失蹤15人,損失坦克394輛、飛機4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