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阿-以十月戰爭

戰前局勢

1967年戰爭之後,以阿之間的仇恨和對抗進一步加劇。由於以色列不願意無條件地放棄占領的土地,而阿拉伯方面則決心通過戰爭洗雪恥辱,收復失地,恢復民族自信心。因此,戰爭的陰雲始終籠罩在中東地區的上空。聯合國特使雅林的調解使命沒有進展,美、蘇、英、法四大國舉行的中東和平會議也以失敗告終,以阿雙方處於一種「不戰不和」的狀態之中。

六天戰爭證明,以色列與美國在中東有許多共同的戰略利益。一個強大的以色列,有助於美國在中東遏制蘇聯的擴張和打擊激進的阿拉伯民族主義勢力。於是,此次戰爭後,美國加強了對以色列的支持。從1969年到1972年,尼克松政府在上臺後的頭三年中所給予以色列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就超過了以色列建國以來歷屆美國政府對以提供援助的總和。阿拉伯國家也加大了對蘇聯的依賴。從1968年初開始,蘇聯在6個月內不僅迅速補充了埃及和敘利亞在六天戰爭中損失的軍事裝備,而且超過了原來的水準。同時,大批蘇聯軍事人員進入埃及、敘利亞。到1970年初,蘇聯向埃及一國提供的各種裝備和物資就達45億美元,駐埃及的軍事人員達2萬多人,幾乎控制了整個埃及軍隊。

在六天戰爭之後的六年裡,以色列採取了靜態防禦的戰略,由總參謀長巴列夫中將指揮在西奈半島沿蘇伊士運河修建了一條長約160公里、耗資2.38億美元的「巴列夫防線」,在戈蘭高地構築了三道防線構成的堅固的反坦克系統,目的是防止和阻滯埃、敘的進攻。在取得1967年的輝煌勝利後,不但「大以色列」思想在社會中蔓延上升,主張永久吞併占領地區,而且驕傲麻痹、自我陶醉的情緒也在滋生發展,認為以色列現在擁有廣闊的戰略縱深,其安全形勢非常有利,甚至認為阿拉伯人不堪一擊,永遠不是以色列的對手。基於這種思想,以色列1972年作出了裁減軍備,優先發展經濟的決定,並且減少了預備役的軍事訓練時間。以色列軍隊由於實施對廣大地區的占領也變得鬥志疲憊。隨著1973年大選的來臨,全國上下都處於一種鬆懈的狀態。

在阿拉伯國家方面,薩達特任埃及總統後,經過縝密考慮,認為只有通過一次成功的戰爭,才能打破「不戰不和」的局面,以戰爭或談判手段收復六天戰爭中丟失的土地。阿拉伯國家不但依靠蘇聯提供了大量武器,同時也加強內部的團結和協作,沙烏地阿拉伯、利比亞等石油生產國向同以色列對峙的前線國家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援助。埃及與敘利亞協商後,於1973年初組成了聯合司令部,制定了發動一場以「有限戰爭」為目標的計畫。到1973年中期,埃、敘已作好了戰爭的一切準備。

十月戰爭的爆發及其經過

1973年5月,有跡象表明埃及可能發動戰爭,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埃利澤爾立即發布了局部動員令。但埃及並沒有進攻,以色列因此大約蒙受了1,100萬元的經濟損失,埃利澤爾也遭到國內許多人的責難。到9月底,儘管情報部門已發現埃、敘軍隊在調動集結,但仍沒有引起梅厄政府的高度警覺。雖然到10月初軍隊已處於戒備狀態,但多數以色列人並不認為戰爭已迫在眉睫。

10月6日是猶太教的贖罪日,以色列全國都沉浸在宗教節日的氣氛中。按照猶太教的教規,這一天人們不得進食、喝水和抽菸,必須到教堂做祈禱,即使是駐紮在前沿陣地的軍人也不例外。因此,以色列全國停止了一切正常的活動,軍隊和人民都戒備鬆懈。下午2時,隨著蘇伊士運河東岸兩聲劇烈的爆炸聲,埃及和敘利亞軍隊同時突然向以色列發起了進攻,十月戰爭爆發了。這是以阿之間的第四次戰爭,以色列人稱其為贖罪日戰爭,當時正值伊斯蘭教齋月,阿拉伯國家則稱之為齋月戰爭。

在250餘架飛機和2,000多門大炮的掩護下,8萬多埃軍渡過蘇伊士運河,突破了「巴列夫防線」,在170公里長的戰線上嚮西奈半島縱深挺進,以軍全線潰退。經過一個星期的激戰,埃軍控制了運河東岸10至15公里的地區。與此同時,敘軍的3個步兵師、1,000多輛坦克在500多門火炮和140架飛機的配合下,也向戈蘭高地的以軍陣地發起了攻擊,直逼以色列北部的胡拉平原。到9日,敘軍奪取了戈蘭高地東部大片土地。

在經過最初的混亂後,以軍從10月10日起開始組織起有效的反擊。以軍先不顧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調整部署,集中優勢兵力於北線阻擊敘軍。12日,以軍在北線重新占領整個戈蘭高地,並越過1967年敘以停火線,深入至敘利亞境內距離大馬士革只有32公里處。然後,以軍迅速將主力部隊嚮南線集中。14日,埃以雙方在運河東岸展開了一場空前規模的坦克大戰。結果埃軍受到重創,被迫轉攻為守。16日,以軍在阿里爾·沙龍率領下從埃及第2、3軍團之間的空隙偷渡蘇伊士運河,進入埃及的非洲領土作戰,形成了對埃及第3軍團的包圍之勢。到此,戰局已發生根本逆轉,埃、敘由優勢變為劣勢,連埃及首都開羅的安全也受到了威脅。

10月21日,不希望戰火擴大的美蘇兩國共同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要求雙方立即就地停火的提案。22日,安理會通過了贊成美蘇提案的338號決議。該決議的主要內容是:1.要求戰鬥各方在12小時內,立即停止一切軍事活動;2.有關各方停火後立即執行安理會242號決議的所有部分;3.有關各方停火後即進行談判,在中東建立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埃、敘、以分別於22日和24日宣布接受停火,十月戰爭宣告結束。

戰爭的後果和影響

十月戰爭歷時18天,是以阿之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雙方一共投入了近百萬的兵力,在蘇伊士運河兩岸和戈蘭高地展開了空前慘烈的激戰。戰爭給雙方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以色列在戰爭中陣亡2,838人,負傷8,800人,損失坦克840輛、飛機103架,傷亡人數是1967年六天戰爭的三倍多。阿拉伯方面的陣亡人數為8,446人,負傷18,949人,損失坦克2,554輛、飛機392架。

十月戰爭結束時,埃及收復了運河東岸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以色列卻又在運河西岸新占領埃及的1,900多平方公里土地。儘管敘利亞在戰爭中曾一度奪得了戈蘭高地的大部分,但到停戰時,敘軍不僅全部被以軍逐出戈蘭高地,而且又另外丟失了高地以東440平方公里的土地。

阿拉伯國家雖然沒有在軍事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卻成功地改變了中東地區的軍事平衡,併產生了巨大的政治影響。這種政治影響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阿拉伯國家在戰爭期間顯示了空前的團結,海灣阿拉伯產油國運用「石油武器」,對埃及和敘利亞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初期的軍事勝利,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民族自尊和自信;另一方面,阿拉伯國家通過戰爭打破了「不戰不和」的局面,促使美、蘇及有關國家調整其中東政策,特別是使美國認識到只有促進阿以和平才符合其根本利益,從而為推動阿以衝突的解決創造了條件。

雖然以色列依靠自己的人民和軍隊在戰爭中力挽狂瀾,扭轉危局,但它付出的代價卻也是十分巨大的。對於這個人口不過300萬的小國家來說,一萬多人的傷亡是一個難以承受的打擊,數十億美元的巨額戰爭開支也使其經濟不堪承受。更重要的是,自1967年戰爭後六年來,公眾受政府和輿論的影響,在安全問題上一直處於一種自我陶醉的狀態中,而十月戰爭極大地動搖了人民對國家領導層的信心。因此有人說,十月戰爭的炮火不但摧毁了蘇伊士運河邊的巴列夫防線,同時也澈底摧毁了以色列心中的巴列夫防線。許多人認識到,僅靠緩衝地帶、戰略縱深並不能保證以色列的安全,真正要得到安全與和平,就必須正視現實,正視阿拉伯國家要求。十月戰爭在以色列國內引發了一場關於安全問題的大討論。

以埃、以敘脫離接觸

就地停火後,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的軍隊仍處於犬牙交錯的對峙狀態;在西奈半島的埃及第三軍團的四萬多人處於以軍的包圍之中。雙方在前沿陣地互相射擊的事件時有發生,如果拖延下去很有可能觸發另一次戰爭。如何儘快使以阿雙方回復到戰前的邊界範圍內,是當時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斡旋下,埃及和以色列11月14日達成了關於停戰安排的「六點協議」,雙方同意在聯合國主持下就軍隊脫離接觸進行談判。年底,以梅厄為首的工黨聯盟在以色列大選中勉強獲勝,再次執政。新政府決定繼續與埃及就脫離軍事接觸進行談判,薩達特也表示了同樣的願望,並希望美國發揮更大的作用。從1974年1月開始,基辛格再赴中東,開始了他著名的「穿梭外交」。經過他在以、埃之間多次往返穿梭尋找折衷方案,歷時近兩年,終於使以埃雙方達成了分為兩個階段的脫離軍事接觸協議。第一階段以軍從運河西岸等地撤離,解除了對東岸埃軍的包圍;第二階段以軍再後撤12—14公里,以埃之間除了雙方各保持一個軍事限制區外,還有一條由聯合國部隊駐紮的緩衝地帶。至此,以色列和埃及完全脫離了軍事接觸。埃及收回了西奈半島5.5%的領土,但代價是惡化了同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關係。以色列雖然在土地上作出了讓步,但卻得到美國給予更多支持的保證。

為推動北線以色列與敘利亞達成脫離軍事接觸,基辛格從1974年4月底起又開始在耶路撒冷和大馬士革之間開展穿梭外交。比起以埃之間來,以敘間的立場差異更大,談判也更艱難。基辛格經過歷時32天、來回13次的穿梭活動,在對以色列施加巨大力的情況下,敘以也於5月31日達成了脫離軍事接觸協議。根據協議,以色列撤出十月戰爭和六天戰爭中占領的部分土地,包括戈蘭首府庫奈特拉城;雙方之間設立緩衝區,由聯合國軍駐紮。

十月戰爭雖然沒有像1967年戰爭那樣導致大規模的領土變動,但對以阿雙方產生的衝擊,尤其是思想衝擊都是巨大的。有的阿拉伯國家開始認識到要通過武力消滅以色列是不可能的,承認以色列的存在已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約旦國王海珊便開始同以色列不定期地進行秘密接觸,就水資源分配、亞喀巴灣航運以及航空安全等問題進行磋商。而越來越多的以色列人也看到,一味的強硬政策和軍事占領並不能保證以色列的安全,並且將使以色列越來越深地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