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黎巴嫩戰爭

炸毁伊拉剋核反應堆

由於國小人少、資源貧乏,以及從防禦角度看十分惡劣的地理條件(用達揚的話來說就是「以色列整個國家就是一條邊境線」),再加上長期處於敵對的阿拉伯鄰國包圍之中,以色列人對國家安全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敏感性。他們關於國家安全理論可歸納為一句話,就是「以色列經不起任何一次失敗」。為了確保安全,以色列不惜犧牲經濟發展速度,投入巨額國防開支,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強占大片阿拉伯國家土地作為戰略縱深,也不顧國際社會的壓力與制裁,在安全問題上我行我素。有人說,以色列這種對安全的敏感已到了一種病態的程度。

以色列的安全戰略思想之一,就是保持強大的軍事實力,對對手形成威懾。除了發展先進的常規武器外,以色列早在50年代就開始研製核武器,其最主要的核基地是內格夫沙漠中的迪莫納。法國、美國、西德、挪威、南非等國都與以色列進行過核合作。人們普遍認為,以色列是世界上繼美、蘇、英、法、中之後的第六個核國家。據西方專家估計,到1973年十月戰爭爆發時,以色列不僅已擁有了運載核武器的飛彈系統,而且也已擁有了10—20枚核彈頭。以色列領導人一方面多次聲稱以色列已擁有核能力,完全能夠製造核武器,而且一直拒絕加入核不擴散條約;但另一方面為了避免過分刺激阿拉伯國家,他們又一直否認已擁有了核武器,採取一種具有強大威懾力量的「核模糊」政策。

以色列的另一個安全戰略原則,是在受到威脅時先發制人,實施預防性打擊,禦敵於國門之外。這一點在對阿拉伯國家(尤其是對持敵視態度的激進國家)研製和擁有核武器的問題上尤其突出。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中核能力最強,最有可能製造核武器的國家,它在法國的幫助下從70年代就開始了核武器的研製,因此它便成了以色列的重點防範對象。1979年4月,伊拉克向法國購買的一座核反應堆即將啟運,以色列立即派出特工人員將其炸毁在法國土倫港的倉庫裡。但伊拉克並未氣餒,繼續致力於其核計畫的實施。1980年5月又一座法國製造的核反應堆和濃縮鈾運抵伊拉克。1981年初,位於離巴格達不遠的塔穆茲的烏西拉剋核反應堆開始運轉。以色列對此深感不安,貝京聲明說將「被迫作出反應」。

1981年6月7日,8架攜帶重磅炸彈的以色列F—16戰鬥機在6架F—14殲擊機的護衛下,從西奈半島機場起飛,沿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邊界低飛至巴格達上空,只用了兩分鐘的時間便炸毁了烏西拉剋核反應堆。待伊拉克防空部隊作出反應時,全部以色列飛機都已開始安全返航了。以色列的這次長途空襲招致了國際社會的一片抗議和譴責,11月13日聯合國通過了措辭嚴厲的譴責決議,連美國雷根政府也發表了指責以色列的聲明,並宣布暫停交付以色列新購買的4架F—16戰鬥機。但貝京政府的此舉在國內卻受到普遍讚譽,認為是一次合理合法的自衛行動。此次對伊拉剋核反應堆的空襲還大大加強了利庫德集團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的地位。

1981年大選

儘管貝京政府在外交和軍事方面的成果顯著,但在內政方面卻受到越來越強烈的批評。利庫德集團1977年大選時提出來的大部分經濟改革措施都未能實現,從1977年到1981年先後換了三任財政部長,但仍未能使抑制通貨膨脹,1981年初的通脹率高達131.5%,經濟形勢十分糟糕。1980年約有100萬工人參與了罷工,抗議通貨膨脹,要求增加工資。利庫德政府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遭到了工黨等反對黨的強烈抨擊。

繼達揚1979年辭去外交部長之後,為以一埃和平作出了貢獻的國防部長埃澤爾·魏茲曼也因和平進程停滯不前,以及同貝京在國防預算上的分歧於1980年5月辭職並退出了內閣。加入了聯合政府的「爭取變革民主運動」也因內部分歧而四分五裂,最後也退出了政府。達揚、魏茲曼和亞丁等人的辭職,使貝京政府受到沉重打擊,只能在議會中勉強維持63個議席的微弱多數。然而,1981年初由於財政部長霍爾維茨等人的辭職,貝京政府在議會剩下席位已不到半數,只得被迫宣布將提前於6月舉行大選。

工黨聯盟經過了1977年的失敗後,在黨內進行了反思和政策調整,以圖東山再起。工黨領袖佩雷斯主動參與和推動以一埃和談,多次與薩達特會晤;他既積極配合貝京的和平計畫,同時又對貝京在巴勒斯坦自治問題上的強硬態度進行激烈的批評。這樣,工黨又開始在人民中逐漸恢復其良好形象。1980年底和1981年初的民意測驗甚至表明工黨可以贏得半數以上的議會席位,能夠不需要聯合其他黨派而單獨組閣。

隨著大選的臨近,貝京加強了競選攻勢,並在經濟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爭取東方猶太人的措施,如增加財政補貼,減少所得稅,降低消費品價格等。尤其是貝京不顧國際輿論的反對,派飛機長途奔襲伊拉剋核反應堆,更是在國內贏得了一致稱讚。這一切又使貝京和利庫德集團的支持率有所回升。

第十屆議會選舉於1981年7月初舉行,結果是利庫德集團以48票對47票的微弱優勢險勝工黨聯盟(兩大集團的獲得的席位都比上一屆有所增加,工黨聯盟從32席躍升到47席,利庫德集團從45席上升到48席)。貝京同全國宗教黨(6席)、以色列正教黨(4席)和泰米黨(3席)協商後組成聯合政府,勉強達到了61席的議會多數。此屆政府比上屆政府更富于鷹派色彩,兩個著名的鷹派人物沙米爾和沙龍分別出任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

黎巴嫩局勢以及對以色列的威脅

自阿以衝突爆發以來,大批巴勒斯坦難民涌人黎巴嫩。到80年代初,在黎的巴勒斯坦難民已多達60萬,大多生活在條件很差的難民營里。1970年的「黑九月事件」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總部也從約旦遷到了貝魯特西區,靠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國家每年提供的約四億美元的財政援助,逐漸再次發展為一個「國中之國」。除了擁有大小不一的多支軍事力量外,巴解組織還有自己的工廠、醫院、廣播電臺、報紙、銀行等。巴解組織經常從黎巴嫩南部向以色列發動襲擊,這又往往招致以色列軍隊的報復性還擊,帶來黎巴嫩平民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這樣一來,巴解組織便同黎巴嫩政府產生了矛盾。1975年黎巴嫩國內因教派衝突爆發內戰,基督教馬龍派與穆斯林之間混戰不已。巴解組織很快也被捲入了內戰,站在黎巴嫩穆斯林武裝一邊同黎政府軍和馬龍派對抗。

隨著以一埃和談的發展,敘利亞等「拒絕陣線」國家支持巴解組織加強了對以色列的襲擊。1978年3月,以色列為了回擊巴解游擊隊,出動兩萬多軍隊進入黎南部,撤軍時把該地區交給親以的哈達德少校指揮的南黎巴嫩基督教民兵武裝,以建立「保障以色列安全的緩衝地帶」。黎內戰爆發後,敘利亞也派軍隊進入黎巴嫩,支持穆斯林武裝,打擊基督教勢力。1981年4月,敘利亞向黎增派了軍隊,並在黎境內部署了大量蘇制飛彈。以色列認為敘利亞的行動是針對以色列的,已對以構成了威脅。貝京要求敘利亞立即撤出飛彈,並威脅要用武力進行摧毁。雙方劍拔弩張,出現了所謂的「敘以飛彈危機」。從1981年5月開始,巴解組織不斷向以色列北部的20多個城鎮進行炮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巴解共向以色列進行了290次攻擊,打死29人,打傷271人。以色列7月對黎南部的巴解組織基地和在貝魯特的巴解總部發動了空襲。巴解武裝則炮轟以色列北部,進行回擊。雙方的炮戰持續了15天。

巴解和敘利亞在黎巴嫩的活動使貝京政府深感不安,決心採取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一勞永逸地解除巴解對以色列北部安全的威脅。國防部長沙龍是這一行動的主要策劃者,他在《80年代以色列的戰略問題》研究報告中提出,此次軍事行動有兩個目標:一是儘可能消滅巴解組織的軍事和政治結構,以便保護以色列免遭來自黎南部的一切襲擊;二是摧毁部署在黎巴嫩領土上的敘利亞飛彈。以色列希望在占領了黎巴嫩大部分地區後,把它交給親以的基督教馬龍派,並與之簽署以一黎和平條約。

「加利利和平行動」

1982年6月3日晚,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阿戈夫遇刺受重傷。雖然巴解組織聲明與這一暗殺行動無關,但以色列立即以此為借口,於6月4日發動了對黎巴嫩大規模入侵的「加利利和平行動」。頭兩天,以空軍對貝魯特和黎南部進行轟炸,然後9萬多以軍在沙龍的直接指揮下,在飛機、大炮、坦克和裝甲車的配合下,越過聯合國臨時部隊的駐防區,分三路進入黎南部。儘管巴解組織進行了頑強抵抗,以軍仍很快就摧毁了黎南部的多處巴解軍事基地,俘獲了6千餘名巴解人員。

以色列侵黎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打擊駐在黎巴嫩的敘利亞軍隊和摧毁其飛彈基地。6月9日,以軍在貝卡谷地同敘軍交火,後雙方投入了大量坦克和飛機展開激戰。以色列空軍用先進的雷達預警和電子干擾手段,僅用6分鐘便全部摧毁了敘利亞的19座蘇制薩姆—6飛彈發射架,並在兩天的空戰中重創敘利亞空軍,擊落48架敘利亞飛機。在美蘇的壓力下,以、敘於6月11日宣布停火。

以、敘停火後,以色列又集中兵力對付巴解組織。6月14日以軍開始實施代號為「大松樹行動」的計畫,調集了3.5萬人和大量坦克、大炮對巴解總部所在地貝魯特西區實施包圍,並不斷縮小包圍圈,試圖以軍事壓力配合政治談判迫使巴解組織及其有生力量撤離貝魯特。從7月上旬開始,以軍不斷對貝魯特西區進行轟炸,並斷水斷電,禁止向巴解運送食品、藥品等,試圖以封鎖的手段迫使巴解組織就範。

6月7日,美國總統特使哈比卜飛抵以色列,開始對黎巴嫩戰爭進行調解。以色列提出的撤軍條件是:黎巴嫩不再成為「恐怖分子」的基地;巴解武裝撤出貝魯特西區;為防止巴解武裝重返黎南部,在黎南部建立一個保證以色列安全的「安全區」;所有外國軍隊撤出黎巴嫩。經過哈比卜不斷在各方之間的穿梭斡旋,最後各方達成了一個妥協方案。從8月21日至9月1日,巴解組織的12,000多名武裝人員在由美國、法國、義大利組成的多國部隊監護下,分15批撤離貝魯特,前往敘利亞、約旦、突尼斯等8個阿拉伯國家,巴解組織總部也遷往突尼斯。同時,駐貝魯特的敘利亞部隊也撤往貝卡谷地,多國部隊也隨後撤離貝魯特。

難民營屠殺事件與反戰浪潮

以色列發動侵黎戰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幫助基督教馬龍派建立一個親以的、不受巴解和敘利亞控制的政權,並謀求與黎新政府單獨媾和。然而,兩個多月的戰爭並未能實現這一目的,而且以軍損失慘重,傷亡人數共1,950人(其中陣亡250人,受傷1,700人),遠遠超過原先預料的數字。因此,戰爭開始後不久軍隊中就出現了反戰情緒。另外,沙龍和總參謀長艾坦要求以軍摧毁包括黎巴嫩城鎮和巴勒斯坦難民營的命令也在軍隊中引起了反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這場戰爭的意義提出疑問。7月3日,「現在就和平」運動在特拉維夫組織了約10萬人的反戰遊行。

就在國內反戰情緒日漸強烈時,9月14日,黎巴嫩新當選的總統貝希爾·傑馬耶勒在貝魯特東區被炸身亡。次日,已接受了停火的以軍以此為借口,重新開入貝魯特西區,并包圍了貝魯特南郊的巴勒斯坦難民營。9月16—18日,在以軍的默許和配合下,黎基督教長槍黨武裝開進夏蒂拉和薩布拉兩個巴勒斯坦難民營。長槍黨武裝與巴勒斯坦游擊隊之間多年來衝突不斷,積怨很深。長槍黨武裝分子在難民營里大開殺戒,對2,300多名無辜平民進行了血腥屠殺,受害者中有許多是婦女和兒童,其慘狀令人目不忍睹。沙龍等人縱容長槍黨的屠殺,目的在於製造恐怖氣氛,迫使巴勒斯坦人離開黎巴嫩。這一暴行很快被西方媒體披露,在國際社會引起震驚,遭到各國的普遍譴責。埃及立即中止了同以關於巴勒斯坦自治的談判,召回了駐以大使;美、法、意也宣布將重組多國維和部隊返回黎巴嫩,以軍被迫撤出貝魯特西區。

貝魯特難民營屠殺事件在以色列國內也激起了巨大的抗議浪潮。人們對貝京政府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輿論的矛頭主要指向沙龍和艾坦,反戰情緒達到高潮。工黨等反對黨要求政府總辭職,連全國宗教黨也加入了批評政府的行列。以色列總統伊扎克·納馮也提出要求對屠殺事件進行深入調查,否則他將辭去總統職務。9月24日,「現在就和平」等組織聯合在特拉維夫舉行了近40萬人(占全國人口近1/10)的大示威,如此大規模的抗議示威在以色列歷史上是空前的。27日,以色列組成了以最高法院院長卡漢為首的調查委員會,貝京、沙龍等人都被傳來聽證。1983年2月,調查委員會公佈了調查報告,確認屠殺事件是黎巴嫩長槍黨所為,但貝京、沙龍、沙米爾、艾坦等人也負有相應的責任,報告建議解除沙龍以及一批高級軍官的職務。不久,沙龍被迫辭去國防部長職務。

反戰浪潮和貝魯特難民營屠殺事件使貝京政府受到沉重的打擊。此後的一段時間裡,「現在就和平」等組織的反戰示威在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等地此起彼伏。貝京為此深感煩惱,再加上受到他妻子去世的刺激,他的精神開始崩潰了。1983年9月15日,貝京以「個人原因」為理由正式向赫爾佐克總統提出辭呈,由利庫德集團新領導人伊扎克·沙米爾接任總理職務。

黎以協議和以色列撤軍

在美國的多次斡旋下,以色列和黎巴嫩經過33輪、歷時4個多月的談判,於1983年5月17日達成了撤軍協議。其主要內容是:黎以兩國終止彼此間的戰爭狀態,以軍在協議生效後8至12周內全部撤出黎巴嫩;在黎南部45公里範圍內建立一個「安全區」,安全區內只能由黎武裝部隊駐紮。黎以協議在黎南部問題上作出了有利於以色列的安全安排,尤其是協議中規定黎以結束「戰爭狀態」,這意味著雙方實現事實上的關係正常化,因而它帶有和約的性質,被認為是繼埃以媾和後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取得的另一個突破。

黎以撤軍協議引起了有關各方的強烈反應。敘利亞強烈反對和拒絕接受該協議,認為它「對敘利亞的安全構成了威脅」,並表示敘軍將繼續留駐黎巴嫩。為了保住黎巴嫩這塊直接打擊以色列的重要基地,巴解組織也強烈反對該協議。黎國內的基督教派和穆斯林派圍繞黎以協議也形成尖銳的對立,激化了固有的矛盾。由於國內外反對勢力不斷施加壓力,黎巴嫩政府一直不敢與以色列互換協議文本。尤其是敘利亞不撤軍,黎巴嫩政府就不可能單獨與以色列媾和。黎以協議無法生效,實際上成了一紙空文。1984年3月,黎巴嫩政府正式宣布廢除黎以協議。

以色列自1983年9月實行部分撤軍後,將部隊集中在黎以邊界黎境內45公里的地帶,造成了事實上黎南部的割據局面。1984年1月,以色列協助將黎南部親以的基督教武裝改組為「南黎巴嫩軍」,並開始逐步把一些戰略據點交給「南黎巴嫩軍」接管。在1984年7月提前舉行的大選中,利庫德集團和工黨均未獲得議會的多數席位。9月中旬,兩黨只得聯合組閣。面對國內外的強大壓力,新政府表示將儘快解決從黎撤軍問題。新任外長沙米爾宣布,以色列不再堅持把敘以同時撤離作為以撤軍的先決條件。

11月18日在聯合國的安排下,黎以兩國軍方代表在黎南部的聯合國駐軍司令部所在地納庫拉就以色列撤軍問題再次開始舉行談判。到1985年初,雙方已進行了14輪談判,仍未取得進展。1985年1月14日,以色列內閣決定單方面採取安全措施後從黎巴嫩撤軍,以軍分三階段全部離黎巴嫩。到6月10日,以色列軍隊從黎南部完全撤出,從而完成了全部撤軍的計畫。但以軍撤出後仍留下了一批「軍事顧問」,幫助南黎巴嫩軍對黎南部約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區」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