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與馬德里中東和會

建國半個世紀以來,以色列同阿拉伯鄰國的戰爭和衝突一直不斷。這一曠日持久的衝突,給猶太和阿拉伯兩個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也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以阿雙方都開始認識到武力並不能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只有通過談判,雙方都作出讓步,他們才能夠獲得和平與安全,整個地區才有可能實現發展和繁榮。90年代以來,以色列踏上了一條坎坷不平、艱難曲折的和平之路。儘管以阿雙方數十年積累起來的敵對、仇恨和不信任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消除,但已經啟動的和平進程卻呈現出不可逆轉之勢。人們有理由相信,和平最終將降臨在猶太和阿拉伯兩個民族之間。

海灣戰爭

1990年8月,伊拉克出兵占領了科威特,從而引發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海灣危機。1991年1月17日,持續了五個月的海灣危機終於發展為海灣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發動了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開戰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以色列。儘管以色列同伊拉克並不接壤,但全國上下對這場戰爭卻十分關注,因為海灣危機一開始,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就要求將海灣問題與巴勒斯坦問題掛起鉤來一起解決,並聲稱如果美國膽敢進攻伊拉克,他將使用化學武器「消滅半個以色列」。

果然,海灣戰爭一打起來,伊拉克就開始用飛彈襲擊以色列人口稠密的特拉維夫和海法等地區。從1月18日到2月25日,以色列共遭到37枚伊拉克蘇制「飛毛腿」飛彈的襲擊,儘管以色列進行了攔截,但仍造成了2人死亡,近300人受傷,上百處民用建築被毁壞。然而,在美國的要求下,以色列沒有對伊拉克的襲擊進行報復,而是採取了不同尋常的克制態度。因為以色列領導人知道,一旦以色列捲入戰爭,那些參加多國部隊的阿拉伯國家的態度就會發生變化,從而破壞美國打擊伊拉克的戰略目標。

海灣危機期間,1990年10月在耶路撒冷發生了猶太教徒與阿拉伯穆斯林因祈禱而爭奪宗教聖地的大規模衝突,以色列軍警開槍打死了22名阿拉伯人,打傷150多人。這次被稱為「聖殿山事件」的流血衝突使以色列沙米爾政府再次成為國際社會中的眾矢之的,連美國也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兩次支持通過譴責以色列的決議。但幾個月後,由於以色列在伊拉克的飛彈襲擊中採取克制態度,使自己在國際上的形象得到很大改觀,而且還獲得了不少國際援助。美國大幅度增加了對以的軍事援助,並宣布免除以色列所欠的45億美元的債務。歐共體國家也向以色列提供了3億多美元的人道主義緊急援助。

戰爭的結果基本上是以色列所希望看到的:激進的伊拉克受到重創,在軍事和經濟上短時期內難以恢復;以埃及為首的溫和力量在阿拉伯世界發揮著比過去更重要的作用;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很難再形成團結一致對付以色列的局面;美國通過海灣戰爭確立了它在中東地區的主導作用,蘇聯(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基本已不復存在。但是,對於執政的利庫德集團來說,海灣戰爭也帶來了一個它不願意看到的後果,這就是巴勒斯坦問題再一次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被占領土問題的解決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加強對被占領土的控制

儘管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在國際社會遭到了普遍的譴責,但在阿拉伯世界卻引起了不同的反應。埃及、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堅決反對伊拉克的行為,並出兵參加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而利比亞、約旦、蘇丹、巴解組織等卻對伊拉克持同情或者支持態度,反對西方國家插手阿拉伯事務。多數阿拉伯國家的下層群眾也站在伊拉克一邊,許多人甚至把薩達姆·海珊視為阿拉伯民族的英雄。

這種支持伊拉克的態度在巴勒斯坦人中也很普遍,尤其是薩達姆·海珊提出的把海灣問題與巴勒斯坦問題掛起鉤來一起解決的主張,更是深受他們的歡迎。正是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阿拉法特領導的巴解組織在海灣危機和海灣戰爭中堅定地站在伊拉克一邊,並指責埃及、沙特等國與西方合作是「出賣阿拉伯民族的利益」。據說,當伊拉克襲擊以色列的飛彈飛過約旦河西岸上空時,巴勒斯坦人都站在他們的屋頂上歡呼。

戰爭期間,沙米爾政府擔心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阿拉伯人趁機鬧事,加強了對被占領土的控制。以色列當局宣布西岸和加沙為軍事區,實行24小時宵禁,加強了巡邏,在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不允許人們隨便外出;對一些「英提法達」的領導人和活躍分子實行臨時拘留或者嚴加監控,並將一些人驅逐到黎巴嫩;當局還規定士兵可以對有暴力傾向的阿拉伯人開槍射擊;對西岸和加沙前往以色列內地做工的阿拉伯人發放「綠卡」,進行嚴格限制,等等。在宵禁期間,成熟的糧食和水果因無人收割而爛在田野里,工廠和商店關門,工人不能上班,失業率高達50%,人們的收入和生活水準急劇下降。另外,因海灣戰爭爆發,許多在海灣國家做工的巴勒斯坦人也失去了工作,使巴勒斯坦的外匯收入減少了大約30%。以色列的措施雖然控制了局勢,但卻加劇了西岸和加沙阿拉伯人經濟和生活上的困難,招致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冷戰結束與美國的新中東戰略

1989年的東歐劇變和1991年12月蘇聯的解體,宣告了冷戰的結束。海灣戰爭和冷戰結束,使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舊的兩極格局開始向新的多極格局轉變,美國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根據其全球戰略對中東政策也作一些調整,其核心是:通過海灣戰爭和戰後中東秩序的安排,確立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主導地位,建立一種維護美國利益的地區安全體系,為其在世界範圍內建立新秩序樹立一個地區樣板。

美國認識到,要確立它中東的主導地位並在較長的時期里維持這種局面,首先就必須解決阿以衝突。布希總統1991年3月6日向國會發表演說,提出瞭解決阿以衝突的設想和原則:「結束阿以衝突的時機已經到來了,現在必須以新的活力和決心來尋找解決阿以衝突的途徑。······全面和平必須以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以及「以領土換和平'原則為基礎;必須詳細闡述這些原則,以使以色列獲得安全和承認,同時使巴勒斯坦人獲得合法的政治權利。」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海灣戰爭後美國的中東政策呈現出一種雙軌傾向,一方面繼續保持與以色列的戰略同盟關係,以遏制地區大國和伊斯蘭激進勢力的崛起;另一方面在阿以衝突中採取更加平衡的立場,積極推動阿以和談,以改善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

為了建立「中東新秩序」,推動阿以和談,海灣戰爭期問以及戰爭之後,美國國務卿貝克先後八次前往中東,在各國之間進行外交努力。美國的設想是,召開一次由美蘇發起的中東地區性和平會議,然後分別舉行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以及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之間的直接談判,並力促和談取得突破。經過8個月的外交努力,美國對阿以雙方既施加壓力又許以好處,終於使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都接受了美國的和平計畫。

以、阿雙方對參加中東和談的立場

對於阿拉伯方面來說,牠們既失去了冷戰時期的蘇聯支持,在海灣戰爭中又進一步四分五裂,其實力和地位都受到削弱,已不可能再形成統一的反以陣線,因此較容易接受美國的和平倡議。實際上,早在1982年的「非斯計畫」中,阿拉伯國家就已「含蓄地」承認了以色列的生存權。埃及和沙特等海灣6國從一開始就表示願意參加和平會議;在海灣戰爭站在伊拉克一邊的約旦為了修補同美國和海灣國家的關係,也贊同舉行和平會議;敘利亞在海灣戰爭中加入了美國領導的反伊聯盟,與美國改善了關係,儘管它對以色列的態度強硬,但卻很難拒絕美國的和平提議,因此也表示願意與參加和會:黎巴嫩在外交上對敘利亞的依賴很嚴重,當敘利亞同意與會後,它自然也表示願意參加會議。

但是,以色列的利庫德集團政府卻對美國倡導的中東和會缺乏熱情,從一開始它就反對將海灣問題與巴勒斯坦問題掛鉤;更主要的是它拒絕以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為談判基礎,也拒絕「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針鋒相對提出「以和平換和平」的主張,並拒絕停止在占領地區修建猶太定居點,為和談設置障礙。然而,以色列國內的和平力量卻在發展,1991年7月及9月的民意測驗都表明,大多數以色列人贊成參加中東和談。另外,美國也在對以色列不斷加大壓力,尤其是將以色列此時希望得到的100億美元的貸款擔保與它參加中東和談聯繫在一起,而這筆巨額貸款對以色列安置新近湧入的大批蘇聯猶太移民至關重要。這樣,美國連推帶拉地也使以色列沙米爾政府不得不同意參加中東和平會議。10月20日,以色列內閣決定參加中東和會,並組成了總理以沙米爾為團長的代表團。

召開和平會議的最後一個障礙是巴勒斯坦代表問題。沙米爾政府堅決反對巴解組織參加中東和會,開始一些阿拉伯國家還堅持要求巴解組織作為巴勒斯坦人的代表,但到後來在美國的壓力下,也同意將巴解排除在和會之外,由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代表與約旦組成聯合代表團參加會議。由於海灣戰爭後巴解組織的地位和力量都很虛弱,處境困難,內部分歧也很嚴重,因此也只得接受美國的安排,同意由西岸和加沙的巴勒斯坦代表與約旦組成約巴聯合代表團參加中東和會。

馬德里中東和平會議

1991年10月30日,解決阿以爭端的中東國際和平會議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正式召開,美國總統布希和蘇聯總統戈巴契夫作為會議的兩主席專程前來主持開幕式,併發表講話呼籲阿以雙方捐棄前嫌,共建中東和平。會議的召開,使處於敵對狀態長達43年之久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終於坐到了談判桌前,對牠們之間的爭端進行談判。與13年前埃及一國與以色列進行和談不同,馬德里和會標誌著中東和平進程的全面啟動,是阿以關係從對抗走向對話的歷史性轉折。

阿以雙方也在開幕式上表述了各自的基本立場和原則。阿拉伯方面堅持「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強調在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的基礎上解決阿以衝突;而以色列總理沙米爾在發言中幾乎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來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猶太民族遭受的苦難,強調以色列的存在和權利應得到尊重,並稱解決阿以衝突不是領土問題,而是實現和平的問題。開幕式實際上是各方闡述自己的立場,並沒有直接的談判交鋒。

開幕式之後,馬德里中東和會即分為以色列和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的雙邊談判和有關各方參加的多邊談判兩條軌道同時進行。從1991年11月到1994年2月,以阿雙方在華盛頓先後進行了12輪談判,從相互試探摸底到脣槍舌劍的交鋒,這場艱苦的馬拉松式談判持續了兩年多時間。由於以阿雙方分歧太大,互不信任的心理一時難以化解,因此儘管這12輪雙邊談判涉及到許多問題,但談判本身並未取得多少實質性成果。多邊談判也是和平進程的組成部分,目的是找出解決一些區域性問題的辦法,如軍備控制、經濟合作、水資源、環境與生態、難民等問題。多邊談判先後在莫斯科、里斯本、倫敦、東京等地分為幾個工作小組舉行。由於多邊談判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雙邊談判的進展,並且涉及到許多國家的切身利益,因此它更多的是營造一種「和平氣氛」,而不可能取得較大的實質性進展。

雙邊談判和多邊談判正在進行時,以伊斯蘭教為旗幟的哈馬斯組織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加強了反對以色列的暴力鬥爭。1992年12月初,當幾名以色列士兵和邊防警察被哈馬斯分子殺害後,以色列當局宣布將400多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驅逐到黎巴嫩南部地區。阿拉伯方面立即宣布退出談判,以示抗議,聯合國安理會也通過了一個799號決議,要求以色列取消驅逐令,儘快讓這批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園。在這種氣氛下,和談更難取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