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上為何要講究「五味調和」

「五味調和」原則是中國傳統烹調術的根本要求和古代美食審鑑的最高境界。中國烹飪視「味」為靈魂,十分講究「鼎中之變」,以味為魂、求味之和堪稱是其顯著特徵!。

提出「五味調和」學說的中華第一人是伊尹。伊尹是商朝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元聖(第一個聖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賢能相國、帝王的老師、中華廚祖。據史料記載,伊尹幼年時寄養於庖人之家,得以學習烹飪之術,長大以後成為精通烹飪的大師,並由烹飪而通治國之道,

伊尹不僅有烹飪理論,而且有烹飪實踐。他去見商湯時曾烹調一份鵠鳥之羹,很受青睞。《呂氏春秋·本味篇》中記載伊尹與湯的一段有關治國與烹飪的精彩對話。伊尹說:「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伊尹認為,烹調美味,首先要認識原料的自然性質,烹飪的用火要適度,不得違背用火的道理,調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要特別用心去掌握體會,烹飪的全過程集中於鼎中的變化,而鼎中的變化更是精妙而細微,語言難以表達,心中有數也更應去悉心領悟,經過精心烹飪而成的美味之品,應該達到「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的高水準。

《黃帝內經》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味是飲食五味的泛稱,和是飲食之美的最佳境界。這種和,由調製而得,既能滿足人的生理需要,又能滿足人的心理需要,使身心需要能在五味調和中得到統一。美食的調和,是對飲食性質、關係深刻認識的結果。味是調和的基礎。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必要條件。飲食五味的調和,以合乎時序為美食的一項原則。中國烹飪科學依據調順四時的原則,調和與配菜都講究時令得當,應時而製作肴饌。追求肴饌適口,應以適口者為珍。

所謂調和,既指飲食結構合理,也指某一飯菜調味得體。具體而言也就是說,「調和」指某一組飯菜的調味合理,調劑得當;還指食品與進食者的口味要求適應,也包括進食時間、空間差異與食品風味特色相協調一致。「治大國若烹小鮮」,以烹飪比喻治國,說的主要關鍵也在調和。

「和」具有和諧、和平與調和等多種概念。中國儒家思想中「中庸」的概念,即是對最佳平衡與和諧的不懈追求。「和」的概念在飲食文化上,又是對和諧與完美的追求。甘、苦、酸、辛、咸各有其味,單一的味道給人的感受並不盡善盡美,五味要經過調和,才能取長補短,相互作用,達到適口和芳香,魚肉蔬菜也要通過適當的搭配,去其有餘,補其不足,才能葷素和諧,令人回味無窮。在烹飪過程中,水、火的運用也要追求和的境界。例如我們今天烹調中講究的火候,就是對不同菜餚、不同原料做到適宜的處理,既不欠火,也不過火,追求一種最佳狀態,這也是對「和」的追求。

要做到五味調和,一要濃淡適宜。二要注意各種味道的搭配。酸、苦、甘、辛、鹹的輔佐,配伍得宜,則飲食具有各種不同特色。三是在進食時,味不可偏亢,偏亢太過,容易傷及五臟,于健康不利。對於最後一點,《黃帝內經》中指出鹹味的東西吃多了,會使流行在血脈中的血瘀滯,甚至改變顏色;苦味的東西吃多了,可使皮膚枯槁、毛髮脫落;辣味的食品吃多了,會引起筋脈拘攣、爪甲乾枯不榮;酸的東西吃多了,會使肌肉失去光澤、變粗變硬,甚至口脣翻起;多吃甜味食品,能使骨骼疼痛、頭髮脫落。以上都是因五味失和而影響機體健康的情況,從反面強調了五味調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