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亞的冰山理論,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認識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會改變!
根據薩提亞的理論, 一個人和他的經歷有著難以割斷的聯繫,我們不快樂的根源可能是因為兒時未被滿足的期待。 薩提亞認為,在人們 經歷事情的時候,在七個層次上同時有著體驗:行為、應對、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而行為是那可被觀察的一部分,就像座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被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 在」。揭開冰山的秘密,
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內在的自我。這個過程被稱為冰山隱喻或冰山理論(見圖)。
1.行為(Behavior)
行為是可見的,是我們無數次嘗試去改變的部分。如想要控制住不發火、想要控制自己不拖延等。
行為是冰山最上端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我們通過感官可以直接體驗到的內容。我們看到了什麼,聽到的、觸摸到的內容,我們做了什麼。這是故事的最原始版本,是直接呈現的問題,是最困惑和讓我們煩惱的部分。例如,看到人摔門而去、聽到某人說了句不好聽的話、被客戶拒絕、突然失控發脾氣等。
有些行為是被我們接納的,我們就會處理好這些行為。有些則是我們不接納的,我們就嘗試採用排斥、否定、扭曲、逃離等方式來應對這些行為。
2.應對(Coping)
應對就是對事物的反應態度。
我們對外在處境選擇如何回應或反應,就是我們的應對。應對是冰山的水準線,是行為的起點。在人際互動中,我們如果接納自己和對方的行為,會照顧到自我、他人和情境這三個因素,進行一致性的回應。
如果我們無法接納所發生的行為,就形成了壓力狀態,以保護自己的自我價值感為主,使出慣用的方式進行事件應對,也就是用不一致的溝通來防衛或保護自己(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
3.感受(Feeling)
對於與別人的分歧,我們與別人吵架,我們在指責中的應對,這時候的感受可能就是生氣、憤怒,夾雜著無助。這時候推動我們繼續去吵架的最大動力就是這個我們體驗到的生氣的感受。
感受是我們在經歷事件的時候所產生的情感體驗,每刻都存在,例如生氣、害怕、輕視、痛惜、委屈和嫉妒等,並且每刻都有不同的感受交織在一起,存在於我們的身體內。
感受有輕重,微弱的感受在細緻覺察的時候可以被覺察到,而強烈的感受則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行為。強烈感受被直接體驗到並命名的時候就是我們所說的情緒。在感受與情緒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情緒只是較強烈的感受。
情緒具有生存意義,憤怒是一個求生存的情緒,恐懼、傷心等都是,牠們告訴我們以下資訊: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活下去,我需要逃跑、需要打回去、需要藏起來。同樣,有些感覺是被我們接納的,有些是不被我們接納的。當我們不接納感受,切斷、掩蓋或否認某些感受時,這些感受常常會以身體或心理的癥狀表現出來。
感受既有負面的又有正面的。負面的主要是生氣、恐懼、難過和受傷等,正面的則主要是喜悅、感激、快樂等。我們都有能力擁有這些感受,有的人表達牠們,有的人崇拜牠們,有些人迴避牠們,有些人則壓抑牠們。你習慣於怎樣處理自己的感受呢?是壓抑、迴避、表達,還是管理?你是怎麼做的呢?如果你不知道的話,你就真的很不瞭解你自己了。
4.觀點(Perception)
感受是會說話的,在我們的心裡有著無數的對白。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想到了什麼?「都是他的錯」「他不該這麼對我」「世界應該公平,可是他沒有」等,這些都是讓我們感到生氣,去跟人吵架的因素。
觀點就是我們對自己講述一些故事,根據我們接收到的資訊,然後製造一些意義,編造一些故事,並且我們還相信了它,我們就把一直相信了的這部分稱為信念。
觀點住在我們的大腦里,是存在於我們大腦里的認知,是我們對事物的態度,包括我們的想法、思想、信念、規條、價值觀、人生觀、解釋等。這是我們基於現在和過去經驗的結合產生的念頭,是我們思考的內容,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規則,而不只是此刻所見所聞的事實。例如我相信我是個無用的人,我相信地球是平的而不是圓的,我認為女人/男人沒一個好東西,我覺得你這樣很沒禮貌等。
觀點有即時性的,對當下某個事件有某個想法和態度,如我認為這個事情應該怎樣、我覺得你應該這樣、我覺得這是因為某原因等,這個比較容易改變。也有持續性的,即對某一類固定事物具有某種固定態度傾向,如人應該誠實、守時,南方人都很小氣等,這些則根深蒂固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裡,很難改變。
觀點是我們從過去學習而來的經驗。經驗某些時候給我們提供了生活的便利,但是執著于經驗的時候就會成為一種阻礙,演化成我們恪守的死板的信念和規條。
5.期待(Expectation)
當你和別人吵架的時候,你希望自己是什麼樣子呢?你希望別人怎麼做呢?你可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是有力量的,希望別人可以認錯,可以聽你的。當別人沒有按照你期待的發生,你就生氣了。
期待就是想要什麼,想怎麼做,希望怎麼發生。它來自於我們過去沒有滿足,現在依然想得到。例如,我希望他去洗碗,我期待自己可以把這件事情做好,我期待他來愛我,我期待他主動。期待讓生命有了期盼,生命中若沒有期待是枯燥的。
有些期待我們知道我們在期待,例如,我期待他主動關心我。有的期待則是我們習慣而不會再有覺察,例如我期待明天太陽依然升起、期待家人健康等,我們因為信任而沒有讓這個期待浮現到我們的腦海。有些期待則是我們不願意承認的,例如,我期待自己考第一、期待天上能掉下500萬等,因為我們的觀點認為那是不可能的而不願意去相信這個期待,但我們的心底依然存在期待。
所以你問起期待,有些人會說他沒有期待,那或許只是他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期待或者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期待。期待是每時每刻都存在的,而且每秒鐘都有超過幾百個期待存在。
如果我們的期待沒有被滿足,而時間已經成為過去,原有的期待就會成為未滿足的期待,我們會一直背負而讓我們的精神或生理付出很高的代價。例如我們小時候就想要父親來愛我、想讓他抱我,但他沒有,後來我長大了,那個期待就成為一個未滿足的期待一直背負,三十年之後,我還想要爸爸來愛我、來抱我,但是我沒有得到他的愛。有的太太期待老公送玫瑰花,但是老公一直沒有送,太太也不表達,就會一直背著這個期待消耗自己。
當我們沒有得到想要的,或得到的只是我們不想要的,我們就可能會一直死抱著那些未滿足的期待,消耗我們的能量。
期待是指向未來的,在未來想要得到。即使成為未滿足的期待,也希望在未來滿足。
6.渴望(Yearning)
你期待這麼做,其實你是想要什麼呢?你面紅耳赤去吵架,其實你不過是想要被認可,想要得到一點關注,這就是渴望。
如果說期待是想要,那麼渴望就是需要。渴望是人類共通的需要,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馬斯洛曾發展出需要層次理論,闡述了人類普遍的需要:吃、喝、睡、性等基本生理需要,安全感的需要,歸屬感的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需要來自於情境又脫離情境,我們在不同的情境里玩不同的心理遊戲,最終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這些需要。
薩提亞認為人類普遍的心理需要主要有:愛、價值、自由、尊重、認可、關注與接納。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嬰兒就渴望被愛,到九十歲時亦然,這是所有人持續一生的過程。
我們滿足渴望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認可自己,自己愛自己。那種非常有心理營養、心理非常強大的人就是如此,可以自己滿足自己。一種則是依賴於從外在汲取,從小就習慣了從父母那裡索取,長大後又從戀人、朋友那裡索取。
渴望是當下的,每刻都存在,都需要被滿足。噹噹下的渴望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就會用觀點延伸出具體的期待,希望下一秒得到滿足。
7.自我(Self)
人類所有的行為,不過是想證明自己。你是否是有力量的、有能量的、有價值的?如果你不能相信,你會調動自己的整個冰山希望從別人那裡獲得證明。
自我就是人的本質,是人的核心,是生命力,是自我價值的瓶子,是冰山的核心,它是人的「我是」,是生命的源頭。它決定了「我是誰」,決定了我們與自己和世界的關係,但我們常常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瞭解它的真正本質。我們的目標是與它連接,與生命力連接,發現我們本然的面貌,找到源源不斷可以滿足自己渴望的源泉。
當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也就是自我價值的瓶子是滿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和諧一致,處事不驚,堅定不移,喜悅在自己想走的路上。如果我們與原來的自己產生了偏離,就會懷疑自己,感覺不到存在,就會被情境拉走,開始「求生存」,開始向外在尋求裝滿自我價值的瓶子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