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轟炸機大百科:歷史、現狀、未來

戰鬥轟炸機(我國稱之為殲擊轟炸機)是空軍用於對敵地/海面進行攻擊的鐵拳,是空軍高技術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美、俄空軍在重視防空力量建設的同時,特彆強調發展空中進攻力量,形成了攻防兼備型航空武器裝備體系。

戰鬥轟炸機是主要用於突擊敵戰役戰術縱深內的地面、海面目標,並且有空戰能力的飛機。戰鬥轟炸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起來的,主要用於對地攻擊又具有較強的空戰能力。隨著航空技術的進步,現代戰鬥轟炸機的載彈能力和作戰半徑均大幅度增加,其飛行速度與戰鬥機相當,低空突防能力不斷提高,設備精良,對地攻擊火力強大,併發展到具有全天候的對地攻擊作戰能力,已經成為各軍事大國戰術航空兵中的重要機種。今後戰爭中,各國都力求在附帶傷害最小的情況下猛擊敵要害使之儘快屈服。相應對戰鬥轟炸機的攻擊能精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由於現代戰鬥轟炸機具有與戰鬥機相當的飛行性能、對地攻擊的強大火力、精良的火控系統和探測、導航系統,已經成為「外科手術」式空襲作戰中鋒利的尖刀。「外科手術」式空襲的最著名戰例當屬1986年4月15日美國對利比亞的攻擊。在這場戰鬥中,F—111戰鬥轟炸機表現了良好的作戰效能。是日,美國戰術空軍的18架

F—111戰鬥轟炸機和4架EF—111電子干擾機,分別從英國的上沃爾特、拉肯希思等4個空軍基地起飛,南下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到達集結空域,航程達5000千米,然後投入緊張的空襲作戰。F—111戰鬥轟炸機利用其精良的機載設備,在茫茫夜空中及時搜索發現了目標,使用「百舌鳥」、「哈姆」反輻射飛彈以及大量雷射制導炸彈轟炸了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兵營、機場、港口和雷達站,獲得顯著的空襲作戰效果。然後沿5000餘千米的原航線返航,往返航程11000餘千米,途中在幾個預定加油空域,得到了KC—135J加油機的6次空中加油,其中有4次是在夜間、無線電完全靜默的條件下實施的。空中續航長達17個小時,創造了世界空襲作戰史上的奇蹟。從此「外科手術」式空襲作戰名揚世界。在這次遠程奔襲作戰中,僅1架F—111被利比亞地面防空部隊的23毫米口徑的4管自行高炮擊中,墜入地中海,兩名飛行員喪生。其次,1991年海灣戰爭中F—15E戰鬥轟炸機的優異表現表明,戰鬥轟炸機是完成對敵地面有生力量進行攻擊的利器。當時F—15E「攻擊鷹」戰鬥轟炸機共有兩個中隊48架參加了對伊作戰,主要用於執行空戰、戰略轟炸、空中遮斷、近距空中支援以及壓制防空兵器等任務。藉助于先進的機載設備,「攻擊鷹」的作戰行動幾乎全部是在夜間進行的,所以「攻擊鷹」又稱「夜鷹」。戰鬥中,「攻擊鷹」共出動2210架次,投擲了1700枚雷射制導炸彈和其他彈藥,摧毁了伊軍大量裝甲車輛、「飛毛腿」飛彈發射架以及其他目標。在一次作戰中兩架「攻擊鷹」各攜帶8枚GBU—12雷射制導炸彈一次就摧毁了伊軍16輛裝甲車。第三,現代戰鬥轟炸機執行戰役乃至戰略縱深遮斷和轟炸的成功戰例,莫過於海灣戰爭中美軍對隱身戰鬥轟炸機F—117A的使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動用了42架F—117A戰鬥轟炸機,總計出動了1296架次,雖然僅占各類飛機出動總架次的2.5%,卻完成了包括轟炸首都巴格達重要戰略目標在內的空襲總任務的95%,攻擊命中概率為95%,摧毁了被指定戰略目標總數的43%,而本身無一損毁。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南聯盟的科索沃戰爭中,美國出動了24架F—117A,所執行的是對戰略重點目標進行空襲的對地攻擊任務,其中一架F—117A在返航途中被南軍擊落,打破了F—117A隱身戰鬥轟炸機不可戰勝的神話;第四,戰鬥轟炸機還可用作國內反暴平叛和執行特種突擊任務。如俄羅斯空軍在1999~2000年平息車臣叛亂的戰爭中,多次出動多架蘇—24戰鬥轟炸機,用於轟炸車臣叛軍的地面據點和有生力量,起到了國內平息叛亂的突擊隊的作用。下面介紹幾種戰鬥轟炸機的代表機型。

(1)F—15E「攻擊鷹」F—15E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初由F—15雙座戰鬥機發展而成的以對地攻擊為主要任務的雙座戰鬥轟炸機。該機在保留原有空戰能力的同時,加大了縱深攻擊能力,所以又稱「雙重任務」戰鬥機。1984年2月,美國空軍通過F—15E與F—16E的對比試飛,最後選定F—15E作為F—111戰鬥轟炸機的後繼機。1982年12月,第一架生產型開始試飛,1988年12月交付空軍使用,至1994年共交付了200架。

F—15E飛機的基本特點:

①F—15E在外形上與F—15D基本相同,只對發動機艙進行了重新設計,既可裝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F100型發動機,也可裝通用電氣公司的F110發動機。

②為了有效地完成對地攻擊任務,F—15換裝了分辨率更高的火控雷達APG—70,加裝紅外雷射跟蹤、導航/攻擊系統及夜間低空導航和紅外瞄準吊艙(LANTIRN),用以保證目標的發現、識別和改進武器發射的精度。數字式三餘度飛行控制系統具有地形跟蹤能力,環形雷射陀螺慣性制導導航系統大大提高了導航精度。

③採用雙座。前座駕駛艙有廣角平視顯示幕,1個127毫米彩色和兩個152毫米單色陰極射線管多功能顯示幕,用於顯示導航、武器發射及系統工作情況,如活動地圖顯示、武器選擇、精密雷達地圖測繪及地形跟蹤等。後座艙裝兩臺127毫米彩色和兩臺152毫米單色陰極射線管多功能顯示幕,用於系統及目標跟蹤情況,後座為武器發射員。

④除保留F—15戰鬥機原有5個掛架外,每個保形油箱邊還加有3個掛架,可掛AIM—9L、AIM—7F、AIM—120空空飛彈,空對地飛彈及各種制導炸彈、集束炸彈和核彈,使其最大載彈量達到11113千克。

(2)F—117A F—117A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的雙發、單座亞聲速隱身戰鬥轟炸機,主要用於隱蔽突破敵人的防空體系,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攻擊敵重要的地面目標。1981年6月第一架原型機首次試飛,1983年10月開始交付部隊使用。

F—117A是世界上第一種廣泛運用隱身技術的戰鬥轟炸機,其研製、生產和裝備情況曾經是個謎,直到1988年11月美國軍方才向外界承認確有這種隱身飛機存在。1989年12月F—117首次在入侵巴拿馬戰鬥中投入使用,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又有42架F—117A參戰。在1999年3月至6月的科索沃戰爭中,出動了24架F-117A。

F—117A的基本特點是:

①多面體機身布局,大後掠角機翼。機翼前緣後掠角高達67.5°。機身後方有寬大扁平的噴口和減速傘艙。在噴口上方機身後端裝有V型尾翼(夾角為85°),全動式菱形翼型的尾翼只能用來控制飛機的偏航,飛機的縱向操縱由升降副翼來控制。機身呈異乎尋常的角錐體,由多個不大的平面和多角體構成。飛機結構以鋁合金為主,另有約5%的鈦合金、複合材料和陶瓷材料。

②為實現「隱身」採取了多種措施。首先是獨特的外形設計。機翼和全動式碟形尾翼均採用菱形剖面,飛機上部有很多折面組成,這些折面與鉛垂線的夾角大於30°,以便把雷達波向上偏轉出去。飛機上各隔艙、凹槽、艙門和平直邊緣的鋸齒狀邊緣也是為散射雷達波而設計的,甚至連空氣壓力傳感器的端頭都呈菱形,特別注意處理了螺釘頭和艙門鎖鍵處。發動機進氣口和機身頂部邊緣與機翼前緣平行,尾噴口邊緣與機翼外側後緣平行,機身邊緣與發動機短艙邊緣平行。這樣盡量避免波束直接向前反射。此外,還採用了雷達波吸波材料塗層、翼上進氣口、進氣道屏蔽柵條、寬扁噴口、V型尾翼、全內裝的機載設備和武器等隱身措施。

③2臺通用電氣公司的F404—GE—FID2無加力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47.922千牛。機內可裝7000多升燃油,並有空中加油裝置。

④先進的機載瞄準導航設備。主要有被動前視紅外瞄準系統,以免用雷達形成輻射源,以保證有更好的隱身性能。

⑤裝有專用的雷達反射器。據估計,F—117A前半球雷達散射截面只有0.01平方米。在民航管制下進行長途飛行,在表演飛行和訓練飛行時,為增大有效散射截面,在機身側面裝有可拆卸的雷達反射器。機身底部還有一個可伸縮的套管反射器。這些裝置除可保障飛行安全外,還可用來防止非法獲取飛機的實際雷達特性。

⑥主要機載武器是半主動雷射制導炸彈和AGM—65「幼畜」空地飛彈,但也能攜帶MK80系列常規航空炸彈以及AIM—9「響尾蛇」和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AGM—88A高速反輻射飛彈和AGM—84A「魚叉」空艦飛彈。全部武器彈藥都裝在機身內的兩個武器艙里。武器的最大載量是2270千克。

⑦主要缺點是不能作超聲速飛行,空戰機動能力差,幾乎不能進行空戰。

(3)蘇—24 蘇—24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設計的雙座、雙發、變掠翼重型戰鬥轟炸機,是前蘇聯第一種能進行空中加油的遠程戰鬥轟炸機。該機的原型機於1969年試飛,1974年開始裝備部隊,已有800餘架服役,目前大部分尚在俄羅斯空軍。

蘇—24的基本特點是:

①機身輪廓、進氣道和垂尾外形與美國的變後掠翼戰鬥轟炸機F—111相似,採用兩側進氣,座椅並排安裝,發動機並排裝在機身後部。使用高推重比的發動機和複合材料,使有效載重(燃油加載彈量)幾乎占飛機總重量的50%,載彈量可達8000千克,其活動半徑幾乎可以覆蓋除西班牙以外的整個歐洲地區。

②機翼後掠角的可變範圍是16°~70°,機翼帶有全翼展前緣及後緣雙縫襟翼。襟翼前面是差動擾流板,低速時可控制橫滾,著陸時可作升力阻尼板。全動式平尾可同步也可差動,起到副翼和升降舵的雙重作用。並列式雙座布局使兩個飛行員都有良好的視界。

③動力裝置採用兩臺P—29—300雙轉子渦輪噴氣發動機,單臺靜推力為81.34千牛,加力推力122.50千牛。因渦噴發動機油耗大,故其相對有效載荷航程比同類飛機要差。

④機載設備主要包括:脈衝多普勒雷達、地形跟蹤雷達、慣性導航系統、自動駕駛儀、雷射測距儀、雷射目標照射與探測器以及先進的電子干擾和通信設備。導航/攻擊雷達最大作用距離可達80千米左右,使蘇—24具有全天候、遠程、低空作戰能力,能投擲各種常規炸彈和小型戰術核炸彈。

⑤武器掛載量大,突擊能力強。此機共有8個外掛點,翼下4個(活動翼下和固定翼下各有兩個),機身下4個,採用複式掛架,總載彈量達8000千克,可掛多種制導和非制導炸彈。懸掛的非制導武器有100~1000千克普通炸彈、凝固汽油彈、穿甲彈、高爆炸彈、子母彈等;外掛的制導武器有AS—7、AS—9、AS—10、AS—11、AA—8等空地、空空飛彈。除此之外,還裝有兩門航炮,一門是30毫米多管炮,安裝在前機身下右側,可使用穿甲、爆破彈丸;另一門是30毫米單管炮,安裝在機身下左側,使用特種彈丸,如金屬箔條干擾彈。

(4)「狂風」多用途戰鬥機「狂風」是英國、德國和義大利共同研製的雙座、雙發、超聲速、變後掠翼多用途戰鬥機。1973年12月原型機首飛,1982年開始裝備部隊。

「狂風」多用途戰鬥機主要有三種型別:

①對地攻擊型(IDS):此為基本型,主要任務是對地攻擊,同時兼顧偵察、空戰和電子對抗等任務。

②防空型(ADV):此型是在基本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防空截擊型,英國獨自研製,有更好的加速性能和更大的爬升率,能在距基地480~640千米處巡邏兩個小時。其結構80%以上與對地攻擊型相同,主要改動有:加長機身,以縱列攜帶「天空閃光」空空飛彈;加長機頭,容納新的「獵手」空空雷達。

③電子戰及偵察型(ECR):此型由對地攻擊型改進而成。該機取消了兩門機炮,但保留了對地攻擊能力。計算機能力提高了,有新的傳感系統,裝有高速反雷達飛彈(HARM)和空中發射反雷達飛彈(ALARM),電子對抗/反電子對抗吊艙及新的座艙顯示裝置。機上還裝有紅外成像系統,偵察資訊的機上處理、儲存及發射系統。

「狂風」多用途戰鬥機的基本特點是:

①雙座、雙發、單垂尾、變後掠翼、上單翼布局。機翼後掠角可在25°~67°之間人工控制任意變動。全動式平尾,除用作俯仰操縱外,亦可差動進行滾轉操縱。

②裝兩臺RB.199—34RMk.103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可達78.44千牛。發動機帶有反推力裝置。機身右側裝有空中加油受油管,可進行夥伴加油。

③機上裝有作戰用的電子設備,主要是一套自主式導航/攻擊系統,包括多功能前視雷達、三軸數字式慣導系統和組合式雷達顯示幕、臺卡72型多普勒雷達系統、大氣數據計算機、雷射測距儀及目標標識器、等高線地圖測繪等。這些先進的電子設備保證了「狂風」戰鬥機的低空攻擊能力和全天候作戰能力。

④裝備武器有:2門27毫米航炮;7個懸掛架,可掛空空飛彈、空地飛彈和各型炸彈。可變翼部分的掛架在變更後掠角時可自動調節到順氣流方向。7500千克的武器載重及多種不同的配掛方案,使「狂風」戰鬥機具有較強的攻擊能力和任務適應性。

戰鬥轟炸機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各國空軍的重點裝備之一,在未來戰爭中仍將發揮重要作用。但是,未來戰場環境日趨複雜,作戰方式的多樣性以及敵地面防空系統日趨加強和改進,使戰鬥轟炸機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將變得更為艱難,其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面臨更大的挑戰。再加上研製費用和採購費用的驚人增長,已成為戰鬥轟炸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從發展動向推斷,今後除美國正在研製F—35聯合攻擊戰鬥機外,其他國家研製新一代專用戰鬥轟炸機的可能性不大,代之而起的是發展高性能的多功能戰鬥機及其改型的戰鬥轟炸機。另一發展趨勢是對已裝備的戰鬥轟炸機加以改進改型,使其作戰能力進一步增強,使用壽命進一步延長。無論是發展新的還是改進老的,對戰鬥轟炸機的主要要求是很明確的,既增強遮斷攻擊能力,尤其是夜間惡劣氣象條件下的攻擊能力;提高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提高攻擊精度和殺傷能力。

未來戰鬥轟炸機或戰鬥機的戰鬥轟炸型將採取以下關鍵技術以提高作戰能力:①將大量採用各類精確制導武器,大大提高攻擊精度和殺傷能力;②越來越強調從敵防空火力圈外實施遠距離攻擊;③更重視隱身技術的應用,據稱F—35的RCS僅比F—22略大;④為確保通信網路暢通,機載電子戰能力將大大加強,並普遍裝備反輻射飛彈;⑤機動性更好,並普遍裝備具有全向攻擊能力的自衛武器;⑥採用先進的光電設備,增強夜間、惡劣氣候條件下的突防和作戰能力;⑦在防空火力較弱或執行複雜任務時,仍採用目視攻擊並採用非常規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