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搶救裝備大百科

戰場搶救裝備是指裝有專用救援設備的履帶式或輪式車輛,主要用於野戰條件下對於淤陷、戰傷和發生技術故障的裝備實施搶救、牽引到前方維修站,或牽引後送,必要時也可用於排除路障和挖掘掩體等,許多搶救裝備具有一些簡單的修理功能,如利用起重裝置更換總成或大件。

戰場搶救裝備都安裝有起重裝置和絞盤牽引裝置。靠這兩種裝置及其附屬設備(外伸支撐腿和牽引桿等),野戰搶救車不但能將任何故障或戰損裝備拖至安全地帶或修理場所,必要時,還可以利用其起重設備進行大件或總成的換件修理。有時,野戰搶救車還可與重裝備平板運輸車配套使用,以執行大型戰損或故障裝備的後送任務。作業時,前者負責搶救和裝車,後者負責運輸。這有利於充分發揮各自特長,也可大大加速故障或損壞裝備的後撤。

裝甲搶救車是野戰搶救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大多採用相應坦克或裝甲車的基型底盤,只是去掉炮塔和火炮,加裝搶救或牽引和修理設備。如在原來炮塔的位置裝上弔車;在車體內設絞盤艙、備有鋼繩;有的還配備輔助絞盤和起重絞盤,起重絞盤用於吊起炮塔、發動機、傳動裝置等部件。搶救修理車除備有搶救牽引設備外,還有發電機、電焊機、切割機以及必要的修理工具和備件。裝甲搶救車的絞盤是其主要部件,絞盤的拉力是保證搶救任務能否順利完成的主要指標。拉力一般應為被搶救坦克重量的1倍以上,如德BPZ2型裝甲搶救車的主絞盤拉力為343千牛(35噸),加滑輪後拉力可提高1倍,即686千牛(70噸),而被搶救的豹式坦克的戰鬥全重(「豹」1)約40噸。為保證裝甲搶救車與被搶救坦克或戰車的連接,裝甲搶救車均配備了使用方便而且可靠的牽引裝置和緩衝裝置;為保證進行必要的裝配和修理,車上攜帶足夠的修理備件:有的車後還可支起車篷作為修理間。此外,一般裝甲搶救車都沒有主要武器,只配備1挺自衛機槍。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主戰坦克和裝甲戰斗車輛的發展和更新換代,俄羅斯(包括前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相應地研製並裝備了採用坦克或裝甲車輛底盤的裝甲搶救車和修理車。前蘇聯20世紀70年代研製了以T—72 主戰坦克底盤為基礎的BREM—I裝甲搶救和修理車並裝備軍隊。美國是裝甲搶救車產量較多的國家,而且重視不斷發展新型搶救車,如M88A1裝甲搶救車,截至1989年共生產了2148輛,除裝備本國外,還銷售給世界上20多個國家。為了繼續提高裝甲搶救車的性能,使之適應新型坦克的發展,美國研製了艾布拉姆斯搶救車,第一輛樣車1988年研製成功,該車採用MIAI主戰坦克的底盤和動力裝置,其機動性、裝甲防護基本上與M1AI主戰坦克相似。歐洲發達國家也一直在致力於裝甲搶救車的研製工作。英國於80年代相應地開展了「挑戰者」裝甲搶救和修理車的樣車研製工作,並於1989年初投產。德國和法國的搶救裝備比較落後,德國自1968年裝備以「豹」1式底盤研製的BPZ2型裝甲搶救車以來,於1977年開始研製「豹」II底盤的BPZ3型裝甲搶救車,該車1990年投入批量生產。法國仍在裝備較落後的AMX—30D裝甲搶救車。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主戰坦克技術的發展,各國的野戰搶救車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例如,美陸軍在M88A1裝甲搶救車的基礎上又研製成功了M88A2(M88A1EI)和「艾布拉姆斯」履帶式裝甲搶救車。俄羅斯在BREM—1裝甲搶救和修理車的基礎上又研製並裝備BREM—2裝甲搶救和修理車。

典型戰場搶救裝備的功用、組成搶救車按底盤的結構形式劃分,可分為履帶式和輪式。輪式搶救車主要用於搶救輪式車輛;履帶式搶救車則既可搶救輪式車輛,也可用於搶救履帶式車輛。

(1)履帶式戰場搶救車 當戰場環境為泥地、沙地或雪地等非公路地段時,履帶式裝甲搶救車在機動性、越障性能、靈活性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性能,具有很強的搶救能力。

M113A1/A2裝甲搶救/修理車。這是美國食品機械公司(FMC)投資發展的一種搶救車輛,車體全部由鋁甲板焊接而成。駕駛員位於車休的左前部,其艙口上裝有向後開的單扇艙蓋,駕駛員向外觀察時可使用裝在艙口頂部的4個M17潛望鏡和1個M19潛望鏡,夜間駕駛時後者可以換成紅外潛望鏡。發動機安裝在駕駛員的右邊。該車裝有1個改進的P30型液壓絞盤,絞盤的鋼繩長度為91.4米,直徑16毫米,外層繩(滿鼓輪)上的拉力為50千牛(5103千克力),內層鋼繩(空鼓輪)上的拉力為88.9千牛(9070千克力)。車輛後部有用於導引鋼繩的旋轉導繩器,能以一定的角度拖曳被搶救的車輛。裝在導繩器內的鋼繩張緊器能調節鋼繩的鬆緊度。有1個卷繩校準器能使鋼繩均勻地卷繞在絞盤鼓輪上。絞盤有1個大罩保護,並在後門跳板打開位置安裝了可擺動的護板,以便在絞盤工作時保護操作者。在車體後部兩側各裝1個獨立式駐鋤,為了在鬆軟地面上進行搶救作業,在2個駐鋤之間安裝1個輔助駐鋤。1臺由星星機床公司製造的300—H型手動液壓吊車安裝在車輛的左側,可伸縮式吊臂有兩個工作位置,從而提高了作業靈活性。吊車的最大起吊質量為1361千克,起吊高度為1.52米。

「艾布拉姆斯」搶救車(ARV)。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陸軍就提出需要一種比M88A1性能更好的裝甲搶救車,因為隨著M1A1坦克的出現以及相應的破障車和重型突擊橋的問世,新坦克的重量已超過了M88A1搶救車的搶救能力,下山牽引不安全,越野牽引不適應,需要使用兩輛M88A1來牽引1輛損傷的M1A1坦克。為改變這種狀況,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分部開始研製「艾布拉姆斯」坦克搶救車(ARV)。1988年2月12日,通用動力公司在底特律坦克兵工廠展現了第一輛「艾布拉姆斯」坦克搶救車,1988年5月將1輛試驗裝甲搶救車交付美軍進行廣泛的試驗和評定。目前,該車的研製工作已全部完成,但美國陸軍並沒有裝備,只有部分車輛出口到其他國家。該車的優點在於與M1系列坦克有極大的通用性,採用了經過考驗的部件,技術風險小,而且工藝設備也無需重新研製。該車採用了M1A1坦克的底盤和動力傳動系統,1部起吊重量為35噸的旋轉吊車,1個拉力為687千牛(70 000千克力)絞盤和1個推土鏟,絞盤拉力可提高到1373千牛(140 000千克力)。裝甲厚度為30毫米,有三防超壓裝置、自動掛鉤裝置和自動滅火系統。

ARV—90裝甲搶救車。該車仍處於樣車試驗階段。ARV—90裝甲搶救車採用M1主戰坦克的底盤和相同的動力裝置,只是採用了可容納3名乘員的車體上層結構,並設置了可容納4名載員的空間。該車乘員包括車長、駕駛員和搶救保障人員。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中央的駕駛室內,視界1760米;車長有一個可旋轉的觀察指揮塔,其上裝有可旋轉的觀察鏡和1挺12.7毫米的機槍。車體和上層結構裝甲厚30毫米,對乘員起保護作用,上層結構的左側有一固定長度的吊臂,吊鉤最大起吊高度為6.49米,吊臂的起吊重量可達35噸。車體前部裝有一個液力驅動的推土鏟,車體後部安裝了一個700千牛的絞盤,使用車載滑輪組時,其牽引力可提高到1400千牛。車上其他設備包括一個三防系統、一套自動探測滅火系統、一臺300馬力的輔助動力裝置和懸掛裝置的液壓閉鎖裝置。車載工具包括一套液壓油加/放裝置、焊接和切割設備等,此外,今後投入生產的ARV—90裝甲搶救車將安裝車內自動檢測設備、駕駛員熱成像儀、陸上導航系統以及車內通信系統。

BREM—L裝甲搶救修理車。BREM—I.裝甲搶救修理車是以BMP—3步兵戰車的車體和底盤為基礎研製的。BREM—L車沒有BMP—3車的炮塔,但有一個偏置於車頂右部的單人小炮塔。車長的位置在該炮塔內,以便使用1挺7.62毫米的機槍。該車的額定乘員為3人,但有另外兩人的座位供使用。車體頂部的左側是1臺起重能力為6噸的工作吊車,靠使用一滑輪組,吊車的能力可增至12噸。一臺牽引力為200千牛的絞盤安裝在車體內部,靠使用滑輪組,絞盤的牽引力可增至800千牛,當絞盤工作時,一液壓驅動的推土鏟可下降到車首下方。承載平台位於該車的後上部,它可載運一臺備份發動機,以便在戰場上更換損壞車輛的發動機。另外,車上還帶有焊接設備、牽引桿和其他搶救設備和工具,放置在車頂四周和車側。

該車的主要戰技性能如下:車重18.7噸,車長7.64米,車寬3.28米,車高2.71米,最大陸上速度為70千米/小時,最大水上速度為9千米/小時,發動機為UTD—29四衝程柴油機,功率為368千瓦(500馬力)。

(2)輪式戰場搶救車 輪式裝甲搶救車是採用輕型裝甲車底盤研製生產的。此外,還有一種非裝甲的輪式搶救車,牠們一般採用各型汽車底盤研製生產。

M1089(6×6)5噸輪式搶救車。M1089(6×6)5噸搶救車是美陸軍第二代軍車「中型機動戰術輪式車族」(FMTV)中的一種變型車,由美國斯圖爾特和斯蒂文森戰術車輛系統部生產,20世紀90年代後,美陸軍已陸續大量裝備部隊,用以替換現裝備的M62、M246和M543等幾種中型搶救車。此新型搶救車使用了一種7.2升的6缸渦輪增壓和後冷式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達330馬力,其主要部件幾乎與「中型機動戰術輪式車族」中的其他變型車相同,最大的改進是在其後底盤和後軸上安裝了一個搶救操作間。車上安裝的主要搶救設備有一個拉力為13608千克力的絞盤和一套能起重和牽引力達4990千克力的裝備(能在操作臺前、後進行操作,也可遙控操作),幾乎可搶救美軍全部輪式車輛。

V—150「康曼多」(4×4)搶救車。該車主要搶救設備有吊車、駐鋤和絞盤,在工作時用兩根連接到車輛後部的鋼繩使A形框架得到支撐。懸臂由兩個千斤頂支撐,最大起吊重量為4536千克,不用時靠在車體後部。在車體前部有液壓驅動的駐鋤,用與絞盤和懸臂相同的控制裝置進行控制。絞盤裝在車體中央,鋼繩從車長頂艙前端引出,鋼繩長60.9米,直徑19毫米,最大拉力為111千牛(11340千克力)。車內攜帶的設備還有1根15.24米長的壓縮機軟管、燃料輸送泵、千斤頂、工作臺、手提式聚光燈、輔助鋼繩、工具和牽引桿。

BREM—K輪式裝甲搶修車。BREM—K輪式裝甲搶救修理車由嘎斯股份公司於1985年開始研製,1993年1月裝備部隊。該車採用BTR80(8×8)輪式裝甲輸送車底盤,主要用於牽引受損的BTR—80輪式裝甲輸送車。該車乘員4人,車內各有8人座椅。車體前部安裝有固定吊臂,最大起吊質量為1.2噸。炮塔上安裝有手動旋轉吊臂,起吊質量為800千克。炮塔後方安裝有絞盤,最大牽引力為43.12~53.90千牛,使用動滑輪組時最大牽引力可達147千牛,牽引鋼絲繩長為160米,用於搶救被困裝甲人員輸送車或自救。車體左側載有一個A形固定支架,在牽引淤陷車輛時安裝在炮塔前部,用於固定車輛。該車牽引速度為:公路12.4千米/小時,水上5.24千米/小時。車內的一個工具架用來布置全套零備件和工具儀表箱。炮塔後部有一個容納工具、備用設備和零部件的集裝箱載貨平台。主要武器為1挺PKT式7.62毫米機槍。

戰場搶救裝備的發展趨勢

重視發展「一車多功能」的搶救車。從功能上,搶救車應能進行技術狀況檢查和保養,運送損壞或拋錨的車輛,診斷部隊撤換下來的裝備,完成焊接和起吊工作。這種車既可進行搶救牽引,又可完成基本的修理任務。如美國20世紀90年代採用MI坦克底盤的搶救車,英國正在研製的「挑戰者」搶救和修理車等都屬此類。

進一步完善車上設備。除必要的搶救設備外,還要裝備診斷、

焊接、金屬切割設備、專用工具和儀表系統及相應的零備件,以便在完成搶救任務的前提下,再盡量多地完成一些修理任務,實現多功能化。從性能上,車上具有相應的武器裝備(機槍、火箭筒),乘員防護措施(防護裝甲,大規模殺傷武器的綜合防護系統),單獨的能源供應系統(電站變壓器)、空氣壓縮機、防火栓、抽水泵和貯水槽等。

在底盤選擇上強調與主戰裝備配套。履帶式主要以最新一代的坦克和裝甲車底盤為基礎,輪式以多用途汽車底盤為基礎,並盡量做到與主裝備同步研製開發。美軍已裝備的5噸和10噸搶救車及「艾布拉姆斯」搶救車都是按這一原則生產的,目的是保證其與被搶救裝備有相同的工效指標、機動性、越野能力和靈活性。隨著主戰坦克的車重不斷增加,搶救車應裝備拉力更大的絞盤和牽引裝置。

重視對車輛進行資訊化改造。加裝通信和導航系統,以保障搶救車在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擴大尋找和準確判斷部隊損壞裝備存在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