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炮知識大百科

迫擊炮是用座鈑承受後坐力的曲射火炮,主要用於殲滅壓制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破壞工事和鐵絲網等障礙物,一般由炮身、座鈑、炮架和瞄準裝置等組成。現代迫擊炮口徑一般為51~160毫米(最大的達240毫米),西方國家採用51毫米、60毫米、81毫米、107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口徑,俄羅斯及一些國家採用60毫米、82毫米、100毫米、120毫米口徑。射程一般為300~8000米,使用增程彈時可達13000米,配用爆破榴彈、鋼珠彈、末制導炮彈、煙幕彈、宣傳彈等彈種;按運動方式可分為便攜式、馱載式、車載式、牽引式和自行式;按裝填方式可分為前裝填迫擊炮和後裝填迫擊炮。按炮身內膛結構可分為滑膛迫擊炮和線膛迫擊炮。其特點是:炮身短,一般為10~20倍口徑;射角大,一般為45°~85°;初速小,一般為200~300米/秒;彈壁薄、裝炸藥多,彈丸威力大,彈道彎曲,最小射程近,適于對近距離遮蔽物後的目標和反斜面上的目標射擊。從1904~1905年俄國製造出第一門迫擊炮起,迫擊炮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並有了很大的發展。20世紀50~60年代,迫擊炮由於其獨特的優越性而得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51~240毫米大、中、小口徑系列;80年代以來迫擊炮發展到了一個新水準,除發展中小口徑的迫擊炮外,自行迫擊炮有了飛速發展。當前迫擊炮已配有雷射測距機、火控計算機和定位雷達等多種指揮設備,使射擊精度、反應速度和生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迫擊炮的種類很多,但在未來戰場上能發揮較高效能的迫擊炮主要由兩大類,即直接支援步兵的輕型迫擊炮和支援坦克裝甲部隊的裝甲自行迫擊炮。鑑於其特性,空降兵已廣泛裝備。

從目前各國研製迫擊炮的動向來看,今後將集中發展 120 毫米和81毫米口徑迫擊炮。為瞭解決裝甲防護、機動性和射擊指揮自動化問題,各國又將重點放在了120毫米迫擊炮的發展上。美國的M121式120毫米自行迫擊炮就是M120式120毫米迫擊炮的自行式,由炮身、兩腳架、可置於裝甲車上的旋轉檯和M1060履帶式裝甲車組成,美陸軍還將對其進行研製新型火箭增程彈和制導炮彈,使其最大射程達10千米以上;法國將MO—120—RT—61式120毫米迫擊炮組裝在VPX—40M履帶式裝甲車上,改裝為VPX—40M式120毫米自行迫擊炮,並且加裝了火控裝置,配用了新火箭增程彈(射程達17.5千米)、反裝甲子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