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德萊賽(Theodore Dreiser,1871-1945年)是20 世紀美國卓有成就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美國進步文學的開拓者。
德萊賽於1871年8月27日出生於印第安納州的特雷霍特鎮。父親原是德國萊茵蘭遷來美國的小業主,1870年因工場失火而破產,家庭貧困無助。由於父親經常失業,難以維持生計,德萊賽12歲就當過報童和店員。17歲中學畢業後,便去芝加哥謀生,在飯店洗過碗,在洗衣店當過學徒,在鐵器店當過夥計。1888年,他考入州立大學,勉強讀了一年不得不退學,到芝加哥充當房地產公司的推銷員和洗衣店的送貨員。青少年的艱苦經歷對他日後思想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也為他的創作提供很多素材。
1892年,德萊賽開始記者生涯,先後以《海拉爾德報》和《芝加哥環球報》記者的身份往來於芝加哥、聖路易、紐約等大工業城市之間。記者工作為他接觸群眾,瞭解社會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900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嘉莉妹妹》問世,是德萊賽漫長文學生涯的開始。這部小說通過農村姑娘嘉莉到芝加哥謀生,屢遭不幸而最終成為名演員的故事,指出在美國靠誠實勞動找不到出路,只有道德淪喪,出賣自己,才能獲得金錢地位,突出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繁榮表面下的失業、貧困和飢餓。《嘉莉妹妹》描寫美國下層人民悲慘命運的現實主義,為美國文學開闢了新的天地。然而,資產階級竟以「有傷風化」,「有極大的破壞性」為名,長期禁止發行,出版公司老闆也以此付給微薄稿酬、致使德萊賽生活無著,被迫擱筆10年。
《嘉莉妹妹》被禁後,德萊賽仍從事編輯工作,先後擔任斯特里特和史密斯出版公司小說部編輯(1904)、《史密斯雜誌》主編(1905)、《百老匯雜誌》主編(1906)和《麥克流氏雜誌》編輯(1907—1910),1909年,他以自己姐姐和哥哥的事蹟為原型,著手寫作第二部長篇小說《珍妮姑娘》,於1911年出版。這部作品以珍妮的不幸命運為線索,揭露了美國社會的墮落、黑暗和不平等,實際是《嘉莉妹妹》的姐妹篇。
1912年,德萊賽發表了新作《金融家》,這部作品連同1914年發表的《大亨》和1945年發表的《斯多噶》(最後1節由他的妻子海倫續寫)構成他的現實主義巨著《慾望三部曲》。這個三部曲以金融巨頭柯帕烏為主線,以美國、英國、法國和印度的幾個大工業城市為舞臺,在廣闊的社會畫面上,生動而深刻地描繪了美國從資本主義走向帝國主義的歷史面貌。作者通過柯帕烏從一個普通的經紀人發跡成為一個百萬富翁的一生,真實地反映了金融資產階級醜惡的發家史,憤怒地譴責了金融資本家勾結政客對廣大勞動人民巧取豪奪的罪行。《慾望三部曲》在揭露帝國主義時代美國「文明」、「民主」和資本主義的本質方面,比前兩部小說更真實、更深刻,不愧是現實主義的又一佳作。
1915年,德萊賽出版了長篇小說《「天才」》。這部作品通過一個天才的人民畫家,由於衣食無著,不得不迎合資產階級的低級趣味,而墮落為一個庸俗的販賣藝術的市儈,獲得金錢和地位的故事,揭露和控訴了金元統治下的資本主義社會對人才和藝術的摧殘。
德萊賽的早期作品,批判現實主義占主導地位,但還沒有擺脫自然主義和悲觀主義的束縛。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了德萊賽以巨大的鼓舞,他從列寧、史達林領導下的俄國看到了人類前途,從中汲取了克服悲觀主義等錯誤思想的力量。這時,他和美國共產黨人和社會主義者頻繁接觸,一些作品開始在左翼刊物上發表。而且,他開始站在進步的立場上參加政治活動,如在1920年總統競選時,他投票選舉當時尚在獄中的社會黨候選人德布斯,積極參與營救勞工運動領袖蒙尼的鬥爭。這一時期出版的文集《十二個》(1919)、《敲吧,鼓兒》(1920),反映他的世界觀和創作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對帝國主義金融寡頭的抨擊更加有力,對下層人民的同情和關心更加強烈。
1925年,德萊賽發表了他享有世界聲譽的代表作,3卷本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這一文學巨著的問世標誌他的現實主義創作取得了新成就。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取材於1906年紐約州赫基默縣發生的一起凶殺案。在小說里,原案犯契斯特·傑勒特變成克萊德·格里菲斯。格里菲斯是堪薩斯一個窮教士的兒子,由於受資本主義社會的腐蝕,拚命追求金錢和享受。他的一個富有的伯父提拔他擔任工廠某一部門的工頭,才初步滿足了他的虛榮心。就在這時,他與貧苦的女工洛蓓特有了私情,令她懷有身孕。不久,他又得到大廠主女兒桑德拉的青睞。為了飛黃騰達,他設計在游湖時,故意將船弄翻,讓洛蓓特溺水而死。事情敗露後,他被判電刑處死。
德萊賽細緻地描寫了格里菲斯的墮落過程,指出他走向絕路是利己主義惡性發展的結果,而他又是金元帝國和美國生活方式的受害者和犧牲品。格里菲斯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青年,他的悲劇帶有普遍性意義,他的悲劇是千千萬萬美國青年的悲劇,是整個「美國的悲劇」。小說出版後,引起強烈反響,許多青年給德萊賽的信中說他們「也可能成為克萊德·格里菲斯」。這就證明了德萊賽論斷的正確。
1927年,德萊賽訪問蘇聯,親眼看到了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勞動生活,找到了「支持和鼓舞他創作和鬥爭的光明的源泉」。歸國後,於1928年發表散文《德萊賽看俄羅斯》,滿腔熱情地肯定蘇聯的偉大成就。1929年,又發表短篇小說集《婦女群像》.作者在其中最優秀的一篇《艾爾尼塔》中,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正面人物形象,作者通過對艾爾尼塔這個女共產黨員為世界勞動人民的幸福而鬥爭的艱苦歷程描述,「對千百萬美國人民即將到來的覺醒充滿著信心」。
30年代,美國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工人罷工運動此伏彼起,德萊賽對工人的鬥爭給予熱情的支持。1931年,哈倫煤礦工人舉行大罷工,他親臨現場調查採訪。次年他發表《哈倫礦工的話》,支持工人在經濟、政治方面的要求,號召廣大工人團結起來同資本家鬥爭。
長期接觸工人群眾,使德萊賽的思想不斷進步,他的晚期作品澈底拋棄了自然主義的影響。
1931年發表的《悲劇的美國》和1941發表的《美國是值得拯救的》,是他創作史上的偉大成就。政論集《悲劇的美國》對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作了深刻的分析和闡述。一方面指出華爾街老闆的存在,給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和不幸,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的背後「都是各地的霸主」,另一方面詳盡地闡述了人民的美國的現狀,指出「現在千百萬工人起來反對一小撮統治者了」,資本主義遲早要在工人群眾鬥爭的烈火中化為灰燼。《美國是值得拯救的》繼續發揮前面的主題,提出人民群眾是「把美國從災難中拯救出來」的偉大希望。
自30年代,德萊賽積極投身於國內和國際的反法西斯鬥爭。1938年,他出席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保衛和平會議,併發表了反法西斯的演說。他對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予以堅決的支持。1945年.他熱情洋溢地寫道:「在割據勢力把中國弄得分崩離析的歲月中,只有毛澤東和周恩來在這個國家裡堅持著民主和團結的精神」。
德萊賽自1930年就公開申明擁護美國共產黨,晚年入黨的願望更加強烈,1945年8月終於光榮地參加了美國共產黨。
德萊賽經歷了探索和戰鬥的一生。1945年12月28日,這位資本主義的澈底批判者病逝於洛杉磯,終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