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代猶太小說家在美國文壇崛起,而其中最有影響的一個便是索爾·貝婁(Saul Bellow,1915一)。他是繼海明威、福克納之後,最有成就的美國小說家之一,是當代美國文學新潮的突出代表。
貝婁於1915年6月10日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的蒙特利爾,他的父母是來自俄國的猶太移民,1924年舉家遷居美國的芝加哥。讀完小學和中學,他於1933年進入芝加哥大學學習人類學和社會學,取得優異成績。1935年轉入西北大學繼續學習。1937年,獲得社會學和人類學理學士學位,並成為威斯康辛大學人類學研究生。人類學和社會學的學習,對他日後創作思想和藝術風格的形成產生深刻的影響。
貝婁很早對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念大學時就開始練筆。1938年,他在芝加哥師範學院任教,間或從事寫作。1941年,他發表第一部小說《兩個早晨的獨白》,但未引起注意。
1943年,貝婁擔任《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1944年,到美國商船隊服務。這一年,他發表日記體小說《晃來晃去的人》,獲得好評。小說通過青年約瑟夫在等待應徵入伍期間到處遊逛、整天無所事事的一段生活經歷和精神面貌,揭示不受任何約束的「自由」會成為人們巨大的精神負擔。
1946—1949年,貝婁先後任明尼蘇達大學講師和副教授。在此期間,他發表長篇小說《受害者》,再次受到好評。這部帶有寓言性質的喜劇小說描寫一個心地善良而又喜歡大驚小怪的猶太人利文薩爾的遭遇。他用自己的辛苦勞動所得養活了非猶太人阿爾比,但這個瘋瘋癲癲、令人討厭而又可憐的傢伙非但不知恩圖報,卻硬說他的家道衰敗是利文薩爾的過錯,他用各種方式折磨利文薩爾,使他陷入極度痛苦之中。作者並沒有點明這兩個互相抱怨的人誰是受害者,但讀者是很容易判斷作者的意圖的。
50年代,貝婁先後在紐約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執教。這一時期的創作顯示了他很深的文學造詣。
1953年問世的長篇小說《奧吉·馬奇歷險記》是貝婁的成名之作。小說的主人公馬奇是出身貧窮的猶太青年,他自幼喜歡憑自己的意願幹事,不願屈從別人的擺佈和外界的約束,把追求「自我」當作生活的唯一信條。他到處漫遊、歷險,為生活所迫當過店員、職員、秘書、軍校學員、醫務人員,也做過偷書賊和走私犯的同夥,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竭力維護自己的人格,擺脫別人和環境對他的束縛,但他還是未能找到「自我」。在極度苦悶中,他突然發現人生的真諦在於追求真理、和平和愛情,使人同社會和自然協調、和諧起來,因而想同自己心愛的女人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去辦一所孤兒院,將被遺棄的苦難的孩子們培養成為了不起的人物。然而,在那個混亂不堪、動盪多變的世界,馬奇未能實現自己的願望,而最終成為販賣戰爭剩餘物資的掮客。《奧吉·馬奇歷險記》是當代美國文學中表現「自我意識」的代表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嘲諷了美國的現實。小說發表後,引起極大的轟動。貝婁因而獲得1953年全國文學藝術院獎。
195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雨王亨德森》又是一部成功之作。主人公亨德森繼承了百萬家財卻思想空虛,發現不了生活的意義。他離開美國到非洲去尋找真正理想。在那裡,他懷著造福於人的意願,卻總是適得其反。他的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誕行為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塞萬提斯著作中的唐·吉訶德。這部小說以隱喻的手法,巧妙地揭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越富裕,精神危機越嚴重,同時也表現了作者積極的思想,即人生必須有益於社會。這部小說使貝婁獲得福特基金會獎。
1960年,貝婁參與創辦芝加哥的《高貴的野蠻人》雜誌,並擔任編輯,次年擔任波多黎各大學特約英語教授。1962年以後一直擔任芝加哥大學教授和社會思想委員會主席。這一時期,他的文學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度。
1964年出版的書信體小說《赫爾佐格》是一部擁有廣大讀者的重要作品。主人公赫爾佐格是位學識淵博、崇尚理性、心地善良、對社會進步和現代文明的發展抱有堅定信念的猶太人大學教授,但到了60年代,他發現個人和社會生活都出現了故障。他的最要好的朋友和他的妻子私通,接著是他與妻子離婚並失去對女兒的監護權。個人生活的危機使他對社會問題有了強烈的感受,壟斷集團的明爭暗鬥、工人失業、社會犯罪急劇上升,各種矛盾加劇、國內動盪不安以及社會道德敗壞、兩性關係的混亂,使他陷于極度痛苦之中。為了取得內心世界的平衡,他不時給古人、今人、死人、活人寫信,發泄內心的痛苦,也表達了對現代社會的懷疑。最後終於逃避現實,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以求得精神上的撫慰。這部作品既暴露了美國的社會現實,又反映了知識分子不滿現實但又無法改變現實的弱點。這部小說暢銷歐美,貝婁因之獲1965年法國國際文學獎。
1970年,貝婁發表了探索人類命運的長篇小說《薩姆勒先生的星球》。薩姆勒是波蘭猶太移民,也是個注重理性、主張人道、相信人類良知的知識分子,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盡法西斯的迫害,對人道主義的信念產生幻滅。來到美國後,他驚諤地發現這裡到處存在著不可理喻的瘋狂。人們奢侈腐化、自私自利、道德敗壞,性意識和金錢欲主宰著整個社會。薩姆勒在沉思中感到,資本主義文明已經走向崩潰,社會已走向沉淪。
1975年出版的《洪堡的禮物》是當代美國文學的重要作品之一。
主人公之一洪堡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他的詩歌優美動人,但由於歌頌人道主義,思想與物質主義泛濫的世界格格不入,因而作品得不到推崇,他最終流落紐約街頭,變成瘋子,悲慘地死去。另一主人公西特林是洪堡的學生和摯友,由於他追求時尚,創作獲得成功,贏得金錢、地位和女人。但他追求奢侈生活,致使才思枯竭,隨著錢財耗費一空,名聲和情人失去,最後不得不流落異鄉,感到非常苦悶,直到這時他才理解了洪堡的痛苦。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與洪堡合寫的作品被拍成電影,賣座率很高,因之使他得到一大筆稿酬,這就是洪堡給他的禮物。這部小說描寫了兩代作家的成敗,揭露美國畸型的現實,顯示了作家批判的力量。
這部小說問世後引起巨大轟動。獲得當年普立策文學獎。
1976年,瑞典文學院將諾貝爾文學獎金授予貝婁,獎勵他「對於當代文化富於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
貝婁著述頗多,除上述作品外,還有短篇小說集《莫斯比的回憶錄及其它故事》(1968),中篇小說《班主任的十二月》(1982),《美國散文集》(1953),劇本《暗殺者》(1954)、《最後的分析》(1964),遊記《往返于耶露撒冷》(1976)以及文學評論等。
貝婁是一位具有現實主義傾向的現代派作家。他在作品中極力探索當代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機,著力表現現代人的精神苦難.深切關注個人在社會中的命運。他的作品不僅生動地反映了社會現實,而且貫穿著哲學上的思考和探索,在藝術上,他把現實主義的傳統手法和各種現代派表現手法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一切使他的作品引人入勝,而又富于哲理,情節緊湊而結構嚴謹,感染力強而又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