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Omar Nelson Bradley) — 戰士們的將軍

1893年2月,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Omar Nelson Bradley,1893—1981年)出生在密蘇里州克拉克的一個貧寒之家。他六歲時開始上學,由於他家經常搬遷,他的學校也經常更換,直到1905年12歲,他才進入希比鎮的公立學校讀書。1908年1月,他父親因肺炎突然去世,對這個家庭給予了十分沉重的打擊。父親雖然沒有給兒子留下什麼遺產,但卻給兒子造就了一種堅強的性格。他勤攻苦讀,決不虛度光陰、碌碌無為。同樣,布萊德雷也像他父親一樣,喜歡狩獵,愛打棒球,富于正義感,正直誠實,克利忍讓,篤信宗教,赤心愛國。

父親去世數月之後,他與母親就搬到莫伯利一座較大的新興城鎮。他進了高級中學。母親做了職業裁縫。為了養家糊口,他有時去賣報紙。1910年,他中學畢業,本來打算報考密蘇里大學,但學校負責人建議他報考西點軍校,他同意了。1911年他考入了西點軍校,與他一同入學的還有艾森豪威爾。

布萊德雷在西點軍校就讀四年,受益匪淺,對其後一生都有影響。他十分珍惜在軍校的一分一秒,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每一項活動,勤學苦練,並被選入校棒球代表隊。對於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西點軍校仿佛是「世外桃園」。1915年布萊德雷以較好成績畢業,被分配到駐在太平洋西北沿岸的第十四步兵團,任少尉。1916年美國新國防法通過,陸軍擴編,布萊德雷晉升為中尉。

1917年,美國宣布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擴軍,然而已晉升為上尉的佈菜德雷渴望到歐洲參戰的願望仍然未能實現。1918年,他隨著所在的第十四團到蒙大拿州,警衛銅礦和公共事業,是年夏,他晉升為少校,擔任第二營營長。

1919年,他奉調到南達科他州立學院擔任軍事科學戰術學助理教授。1920年9月,他受命再赴西點軍校,擔任數學系教官。這時,西點軍校雖然在新校長麥克阿瑟的領導下已有了一些起色,但在當時非戰爭環境中,條件還是較差的。然而,布萊德雷卻對能再返西點軍校而欣喜若狂,認為去這裡可繼續深造自己並可廣交朋友。戰後,按慣例,布萊德雷被降為上尉,後又升為少校,這樣反復兩次。少校軍銜,一佩就是十二年。在西點軍校任教的四年,對布萊德雷在業務上的進展大有裨益。他躋身教師隊伍,不僅增長了才智,開闊了眼界,更加成熟起來,而且還廣泛瀏覽與研究軍事史和軍事人物傳記,從前人的失誤中學到許多東西。其中南北戰爭中的謝爾曼將軍的經歷對他頗有教益,他從此堅定了運動戰的思想。

1924年,他被調到本寧堡步兵學校學習運動戰和野戰學。1925年,他以第二名的好成績結業,並被派往夏威夷執勤。

1928年4月,布萊德雷奉命去本寧堡指揮與參謀學校任教。這正合他意,因為只要能學好這個學校的課程,並能勝任工作,退休前肯定會晉升為上校。在那裡他刻苦學習,不僅學到了戰略戰術,而且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合理思維方法,學會了不尋常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1933年,布萊德雷考入國防大學。1934年,他再次進入西點軍校擔任戰術系高級教官。1936年他晉升為中校。

1938年,布萊德雷進入華盛頓到陸軍參謀部人事部任職。馬歇爾於1939年7月就任陸軍參謀長以後,立即調布萊德雷到參謀長辦公室任助理秘書。

從1939年至1941年,歐洲風雲突變,為應付局勢的發展,美國決定擴編陸軍並加強對國民警衛隊的訓練。1941年2月,布萊德雷奉命擔任本寧堡步校校長。此時,接到晉升電報,由中校直接升為准將。由於兵員急劇擴大,基層軍官缺乏的矛盾立即暴露出來,為此,布萊德雷擬訂了一份速成培訓陸軍指揮員的綜合方案,經多次努力呈送給陸軍部,受到重視。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日美開戰,該月下旬,布萊德雷受命擔任重建的第八十二師師長,並晉升為少將軍銜,1943年3月以後,布萊德雷經巴頓提議、艾森豪威爾批准,擔任美第二軍副軍長。4月15日,又接任了軍長職務。西西里島戰役勝利之後,布萊德雷果斷地將立下赫赫戰功,但目空一切的有「鐵軍」之稱的第二師正副師長撤職,表現出他果敢的治軍魄力。盟軍在下一步考慮攻打西歐的重大軍事行動時,鑑於美軍數量大大增加,需要委派一名美軍地面部隊的指揮官。由於艾森豪威爾的舉薦和馬歇爾的瞭解,布萊德雷被委以此任。1944年9月後,布萊德雷直接指揮著在西歐大陸的五個美軍集團軍中的四個,直接籌劃了在法國、盧森堡和德國本土上的多次重大軍事行動。1944年底,盟軍在阿登地區遭到德軍的反擊,布萊德雷的領導能力受到了指責,使得他感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困難的一段日子。由於巴頓等美軍高級將領的堅持和馬歇爾的信任,布萊德雷沒有氣餒,終於率領部隊在後來的戰事活動中完成了預定目標—攻向萊比錫和易北河地區,與蘇軍勝利會師,切斷了德國法西斯老巢—柏林與南方的聯繫。3月底,艾森豪威爾在給馬歇爾的一份電報中對布萊德雷大加讚揚,電報中說:「無論任務多麼艱巨,他從不畏縮。他堅持作戰。甚至在本戰場戰事不緊時,也從未藉機停下來休整過。他對下級軍官領導有方。他精力充沛、通情達理、戰術嫻熟、忠誠不渝,是個十分稱職的助手,我對他十分信賴,他是我在戰爭中遇到的最偉大的前線指揮員。」爾後,在四月,他同意了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的意見,不發動攻占柏林的軍事戰役,認可政治領導人尋求政治解決的辦法。

在指揮軍隊參加的軍事行動過程中,布萊德雷沒有忽視美國軍隊的後勤保障問題,有的時候,他在這方面的考慮比其下屬軍官還要細。他作為美國地面軍隊的前線最高指揮官,能從全局利益出發,為下屬各集團軍,甚至各軍創造出良好條件,既集中又放手讓他們去大膽指揮,又能勇于替他們承擔責任。布萊德雷直接指揮的美軍人數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美軍指揮官。他成功地指揮了百餘萬大軍,並在美國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的情況下,與英法等國軍隊成功合作,打擊共同的敵人,這個在密蘇里鄉下長大的孩子,終於在二次大戰中一舉成名;他成功地應付了各種挑戰,為戰爭的最後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布萊德雷是參與制訂盟軍大部分戰略計畫的人,在此過程中,他經常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布萊德雷在軍事上的成就是靠精心策劃、穩紮穩打取得的。他懂得實現計畫不能單靠天才和勇氣,更需要生力軍、燃料、食品和坦克的零配件等。此外,指揮官還應瞭解下情,既要使部隊適當休息,又要為疲憊的指揮官鼓舞士氣。有時也要當機立斷,掃清指揮上的障礙。在二戰中,他接受了盟軍司令部的大部分決定,懂得軍事與政治意圖之間的協調,擅於現代戰爭中的立體戰術。一旦接受一項方案,他會全力以赴地堅決貫徹實施。因此,馬歇爾讚賞巴頓和艾倫的衝動,但更珍視布萊德雷的可靠和穩重。

1945年8月,布萊德雷未能實現去太平洋參戰的夙願,而擔任美退伍軍人管理局局長。1948年他又被任命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曾經策劃過援助蔣介石集團發動中國內戰。1950年參與策劃入侵朝鮮戰爭。這年9月,他晉升為五星上將。1951年赴歐洲出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並兼任第二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職務。

朝鮮戰爭結束後,年逾花甲的布萊德雷在白宮接受了歡送他退休的儀式。後來他曾步入企業界,1981年病逝。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