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 — 最偉大的美國拳王

一提起拳擊運動,大名鼎鼎的拳王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1942— )自然會成為人們議論的中心。儘管這位曾經在十九次重大國際拳擊比賽中衛冕成功,曾先後三度擷取世界拳王桂冠,連續馳騁世界拳壇二十餘載的傳奇式人物,從1978年就已經告別拳壇,但是,穆罕默德·阿里一直被各國拳迷們尊奉為一代拳王,在人們的心目中,至今仍沒有另一位拳擊手能夠超過他。

1942年1月18日,一個逗人喜愛的胖男孩,未來的世界拳王阿里,在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城鹿湖的一個普通 人家裡呱呱墜地。

穆罕默德·阿里原名小卡修斯·馬塞勒斯·克萊(CassiusMarcellus Clay)。由於他青年時信奉伊斯蘭教,並參加了黑人穆斯林組織,所以作為伊斯蘭教徒,應該有個教名。同時,因克萊是黑人奴隸主的姓氏,為了表達他反對黑人被奴役的觀點,就起了一個穆斯林名字,即穆罕默德·阿里。

阿里的父親是一位畫匠。為現實生活所迫只得以替別人製造廣告和招牌謀生。阿里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塑就了自強不息的性格,對受歧視者和被壓迫者分外同情。因家境,童年時代的阿里也如同大多數黑人孩子一樣,沒有接受文化教育的良機。後來,他在回憶這段往事時感慨地說:「我到過世界許多地方,那裡有許多人喜歡我,我也喜歡他們,但我卻無法同他們談話,我真感到羞愧。世界上有那麼多東西需要學習,正是這個緣故,我要保證讓我的孩子們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真希望我能讀書。」

命運是怎樣把阿里與拳擊運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呢?純粹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十二歲那年的一天,少年阿里騎腳踏車去逛哥倫比亞大禮堂熙熙攘攘的貿易市場。市場那繁鬧的景象把阿里迷住了。就在他目不暇接、魂不守舍的當口兒,腳踏車被偷走了。有人指點正在氣忿的阿里,讓他到喬·艾爾斯比·馬丁那兒去報案。馬丁的職業是警察,業餘時間在一座體育館裡兼任拳擊教練。肯幫助別人的馬丁安慰了阿里之後,就熱情地邀請他參加拳擊訓練。就這樣,阿里答應下來,儘管腳踏車沒能找回來,但從此他卻步入了拳壇,與拳擊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

阿里每天要去體育館訓練兩小時,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他的身體素質與拳擊技術進步很快,啟蒙教練馬丁對阿里非常欣賞,在對他的訓練評語中如此寫道:「靈敏、勇猛,比其他孩子更具有必勝的信心。」不久,馬丁替阿里報了名,讓他參加了一場由當地電視臺舉辦的「未來冠軍」週末拳擊比賽,這就是阿里首次參加的業餘拳擊比賽,這時,他才只有十二歲。阿里從十二歲開始涉足拳擊比賽,然而這僅僅是業餘比賽,距離職業拳擊比賽還差之甚遠。他不怕吃苦、不怕受傷、不怕挨打,一方面刻苦地進行訓練,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儘可能多的各種拳擊比賽。從十二歲至十八歲期間,阿里參加過一百零八場拳擊比賽,贏了一百場,先後六次奪得肯塔基州金手套拳擊賽的冠軍,兩次獲得全國金手套重量級拳擊比賽冠軍的稱號,並兩度獲得美國業餘運動聯盟輕重量級拳擊賽的冠軍和奧林匹克輕重量級拳擊賽的金質獎章。

1960年,十八歲的阿里登記註冊正式成為一名職業拳擊手,但在全美拳壇上仍是一名鮮為人知的新手。要想一鳴驚人,只有在正式比賽中將名將斬于馬下,別無他路。阿里盼望了將近四年的機會終於來到了。1964年2月25日下午4時,一場引人注目的拳擊比賽在邁阿密議會大廳舉行。能容納一萬六千名觀眾的大廳里,只稀稀拉拉地坐著約有半數的觀眾。觀眾的表情輕鬆自如,似乎比賽尚未開始,勝負的結果早已為人們知曉。前來採訪這場比賽的記者共有四十六位,其中四十三位預測勝利將屬於有「黑色轟炸機」之稱的名將世界重量級拳王查爾斯·利斯頓。比賽開始前五分鐘,選手們登臺亮相。先跳上拳臺的是滿臉稚氣的挑戰者阿里,只見他不斷以小碎步跳躍,還不時地打幾下空拳。看臺上的拳迷對這位不知道挨捧的毛頭小夥,只報以聽不出是鼓勵還是譏諷的零星的掌聲。過了一會兒,一位剃光了頭,表情傲然自負的魁梧身軀出現了。他就是已經連續三十六場無敵手的拳王利斯頓。在拳迷的眼中,利斯頓不僅比阿里魁梧,而且手臂也比阿里長。顯然,勝利的天平早已向利斯頓傾斜,觀眾的吶喊聲、掌聲也似乎為他而發。

比賽開始,利斯頓以猛虎下山之勢衝出自己的角落,對著阿里連續兩記重拳打擊,仿佛一下子就能把對手擊倒在地,但卻被阿里閃過去了。利斯頓見頭兩拳沒得手,便接連發動了連珠炮般的攻擊,可阿里機敏地繞著他打游擊戰。在躲避對手強大攻勢的同時,伺機反撲,不斷奏效。漂亮的出拳不時落在利斯頓的臉上,打得這位拳王臉都腫了,惱火不已。到了第五迴合,全場觀眾已經預感到拳臺上的形勢不太對勁了。利斯頓已失去了往日拳王的風采,出拳已不那麼凶猛,步伐已不那麼靈活。進行到第六迴合,利斯頓知道自己的大勢已去。只有將對手擊倒才能扭轉自己在這場比賽中失敗的頹勢。於是他孤註一擲,全力反撲,但是,隨著比賽的不斷發展,阿里的取勝信心不斷增加。他不但逐一化解了利斯頓的重拳,而且還發揮左右開弓的拳路,連續把拳擊在利斯頓的有效部位,主動權已完全為阿里所掌握。到第七迴合,利斯頓已現疲憊不堪之態,已無進攻之力。只能被動招架。過了一分多鐘,只見阿里一記重重的下鉤拳,接著又是一個有力的右鉤拳,將利斯頓擊倒在地,在裁判的高聲數數聲中他未能站起來。阿里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觀眾們拚命地為阿里歡呼鼓掌。在他們心目中,一位新拳王的偶像從此誕生了。首次擊敗拳壇名將的喜悅心情也使這位剛剛二十二歲的小夥子欣喜若狂,同時也使他堅定了登上世界拳王寶座的信心。

1967年,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休斯敦舉行的世界拳擊協會拳擊大賽中,阿里與著名拳手厄恩利·特雷爾相遇了。兩人難解難分地苦鬥了整整十五個迴合。最後,阿里以點得分超過了對手,首次登上了世界重量級拳王的寶座。從此,阿里的名字傳遍全世界,成了全世界拳迷們崇拜的偶像。

阿里在比賽中善於採用多變的拳術和伺機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打擊對手的銳氣,奪取比賽的主動權,然後抓住對手漏洞猛擊其要害,奪取勝利。阿里除享有鐵拳盛譽外,還以機敏聰穎、幽默詼諧著稱。在比賽中他不硬攻蠻幹,而是非常注意策略和戰術。他常用後發制人的策略,用風涼話挑逗、惹惱對手,誘使對手攻擊自己。等對手精力有所分散、體力有所消耗後,他再伺機反攻,隨心所欲地揮舞著自己的鐵拳,比賽結束後,儘管有時阿里也被打得鼻青臉腫,但他依然談笑風生,滿口的俏皮話,逗得記者和觀眾樂不可支。

在阿里登上世界拳王寶座這一年,他因反對美國侵越戰爭而拒服兵役,結果被判徒刑和處以罰款。1970年美最高法院撤銷了對阿里的原判,他得以重返拳壇。1971年他與新拳王弗雷澤對壘失利。經過幾年準備,1974年他再與弗雷澤一決雌雄。10月30日他在非洲剛果的金沙薩向弗雷澤發起挑戰,比賽只進行到半程,拳王之冠就被大弗雷澤九歲的阿里奪了回來。1975年9月30日,阿里在馬尼拉再與弗雷澤較量,激戰了十四個迴合終於衛冤成功。1976年初他宣布退役,但在同年9月和1977、1978年仍參加了一些比賽,勝績居多。他先後有三個妻子和六個孩子,並於1979年和1985年兩次訪問中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