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方達(Jane Fonda) — 剛烈女影星

1991年12月21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座大牧場里,正在悄悄舉行一場婚禮。兩架直升飛機在牧場上空巡邏,牧場四周有騎馬的保衛人員監視,個別消息靈通的新聞記者被攔在8100公頃的牧場外面,參加婚禮的只有男女雙方的親戚和密友30人。新娘是美國著名女明星、鴿派政治活動家、婦女健美運動的創導者簡·方達(Jane Fonda,1937~ ),這一天是她54歲的生日。53歲的新郎是被《時代週刊》鷹選為1991年度風雲人物的有線電視大王特德·特納,這是兩位影視巨臂各自第三次結婚,這一消息傳出後,成為影視界的又一特大新聞。

簡·方達是美國婦女中受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在1979年美國126家報刊選出的5名傑出女性中,方達名列第二。她從影近30年,主演過30多部影片,四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兩次獲奧斯卡金像獎。她還是政治活動家,曾要求美國政府停止侵越戰爭。

1937年12月21日,簡·西摩·方達出生在紐約市的婦產醫院。父親亨利·方達是荷裡活享譽40多年的老牌影星,一生主演過80多部影片,被譽為代表美國文化資產的老影星,有人稱他為美國「真正的影壇巨匠」。他的代表作《青年時代的林肯》、《戰爭與和平》、《十二怒漢》和《憤怒的葡萄》在美國電影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方達的母親弗朗西絲·西羅卡出身於在社會上有地位的西摩家族,她一生下來就繼承了數百萬美元的巨額財產,她雖有貴婦人般的美,卻很平易近人,但是她對表演行業不感興趣。在方達12歲時,她被丈夫拋棄,於1950年4月15日用刀片割斷喉管,死在療養院臥室的浴室里。方達的弟弟彼得·方達,也是荷裡活有名的演員,一位頗有才華的導演和劇作家。

方達在1948年進入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學校讀書,該校學生大多數是富家子弟和社會名流的子女,但卻很少有荷裡活名演員的子女。在亨利·方達這個名字已在全國家喻戶曉的情況下,簡·方達成了老師和同學們注意的對象,並在學校中成為最受歡迎的學生。用她一個老師的話說:「簡在學業上刻苦勤奮,在特種校園活動中表現熱情能幹,但大多數時間裡喜歡獨處。」方達在母親去世後,一直同外祖母生活在一起,母親去世時,她被告知母親是死於心臟病,可是後來,在她上中學八年級的時候,在一堂藝術課上,她在一本影迷雜誌上,看到一篇介紹亨利·方達妻子自殺的文章,她才真正瞭解到母親死亡的真相。隨後的幾個月她極度痛苦,從此她養成了強烈的反抗性格,不肯向困難屈服。方達12歲時離開父親,開始自己闖天下。在學生時代,她靠做模特兒掙錢,維持生活及讀書費用。在1955年,進入瓦薩大學讀了二年書,後來她要求父親資助她去巴黎學藝術,夢想成為一名畫家。1957年,她從美國到了巴黎。由於她法語基礎太差,跟不上學習進度,而對外面的世界卻很感興趣,此後她失去了對學習的全部興趣,開始加入一幫豪放不羈的時髦人士之中,一群僑居國外的詩人、藝術家、作家及富家閒人之中。一天晚上,在馬克西姆的一次聚會上,她遇見了法國電影導演羅傑·瓦迪姆,後來他們結了婚,並有了一個女兒,羅傑·瓦迪姆愛拍黃色影片,這對方達有一定的影響。1960年,方達進入荷裡活,1961年初次在百老匯登場,獲得極大成功,她的才華和演技受到觀眾的讚賞,從而為她從事電影事業打下了基礎,也使她與觀眾建立了聯繫。這個時期的方達和美國大多數女演員一樣,靠演愛情故事、靠拍美豔鏡頭走紅。她為了提高演技,還曾投身李·斯特拉斯堡門下,在演員講習所學習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表演方法。但是因為她缺乏生活作為表演的依據,更缺乏施展才華的機會,她在銀幕上雖大紅大紫,卻依然和其他影壇女星一樣靠青春美貌賣錢,在60年代,她主演過一些黃色影片,如《香餌釣情郎》、《慾火如焚》等,也曾大膽裸露過,因而被稱為荷裡活的「豔星」、「性感偶像」,可是她後來變了,變成了另一個方達。

60年代的反戰運動、學生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和女權運動席捲美國,這種反抗怒潮震撼了簡·方達那善良而富同情的心靈,使她有所覺醒。她從此洗盡鉛華,衣布素服,全身心地投入了她所認為的正義事業。她放棄了拍片機會,日夜兼程奔走四方,號召人們起來反對越戰,維護黑人權益。70年代初,方達積極參加反戰運動,和美國大學生一起參加反徵兵運動,反基地靜坐示威,為此她多次被捕坐牢,挨過警察的膠棍,受過催淚彈的襲擊。這些都沒有使她氣餒,她說:「我不是革命家,但我已決心作為一個革命婦女,準備支持一切正義的鬥爭。」

思想上的覺醒不僅改變了簡·方達的生活道路,也改變了她在銀幕上的形象與風格。她不再拍男貪女愛毫無內容的影片,而選擇具有社會意義的、有一定深度的影片,並從事反戰宣傳活動。1971年方達組織了「美國軍人基金舞臺表演團」,即反戰劇團,在美國、菲律賓、日本等美軍基地巡迴演出,受到美國士兵的熱烈歡迎。她公開呼籲美國軍人以拒絕作戰方式來結束越南戰爭。外電把簡·方達的呼籲向全世界做了報道,因此她以反對美國政府捲入越南戰爭而聞名世界。越南戰爭已結束十多年了,而簡·方達的反戰事蹟並未隨著歲月的推移而使人淡忘。因為她的反戰行動被認為是最具有震憾性,最有破壞力的歷史舉動。

政治上的覺悟使簡·方達更加嚴肅地對待人生、對待事業.她為了在《克盧特》一片里扮演一名苦難的妓女,她深入到妓女中瞭解她們,和她們交朋友,從而第一次贏得美國電影桂冠奧斯卡獎。在《歸來》一片中,她主演一位美國軍官太太,起初支持丈夫赴越作戰,後來通過種種事實的教育,終於覺悟,加入反戰行列。此片在1979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也是她主演的影片中獲得第二座奧斯卡金像獎的成功之作,她也因此被稱為「政治明星」。

在《仁慈的殺害》里扮演一個美國30年代經濟大蕭條中走投無路的少女,由於感到前途無望而在她的舞伴的幫助下自殺身死。

在影片《朱莉婭》里扮演一位深入法西斯德國為尤太人做一些好事的美國女作家莉蓮·海爾曼。她在以後的影片里,不論是嚴肅片或喜劇片,都扮演有血有肉,有自己獨立人格的事業婦女。但她不是板起臉孔說教,而是運用了高度魅力和吸引力.把觀眾牢牢抓住。鬥爭的磨煉和生活的閱歷使她在生活上更趨成熟,在演技上更加爐火純青。

精神的解放和視野的開闊使她在藝術修養上更加提高,在風格上更加開放,她的銀幕形象也更加放出她所獨具的異彩。1972年路透社記者在54個國家中進行了一次世界性的考察,發現簡·方達是1972年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女影星」,被稱為「世界寵兒」。

1973年和1978年她兩度獲得美國特別金球獎。

1980年,她的票房吸引力和受歡迎的程度已達頂峰。她在《危機》中飾電視臺記者,因演技出色獲得第52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贏得「演技明星」的榮譽。同年10月,洛杉磯《電影週刊》讀者投票選舉「十大性感明星」,簡·方達名列第三。

政治上的覺醒對方達的婚姻也同樣產生了影響,在反戰活動中,方達遇上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反戰積極分子湯姆·海登,他是和平事業活動家,美國「學生爭取民主社會」的創建人之一,1973年方達在與她第一個丈夫羅傑·瓦迪曼離婚後,同海登結婚,婚後生有一子,近二年,由於海登與方達在一些私事上不和而緣盡情絕,1989年經法院判決後,二人正式分居。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