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巴勒斯坦猶太社團

近代的巴勒斯坦

自羅馬人之後,巴勒斯坦先後被拜占庭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塞爾柱突厥人、歐洲十字軍、馬木路克人、蒙古人統治過。1517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把它併入其帝國。自16世紀以後,巴勒斯坦便一直在奧斯曼帝國的版圖內,屬於敘利亞省的一部分。當地的主要居民是信仰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同時也有一些較小的宗教社團,包括一些從事宗教研究、依靠慈善基金為生的猶太教徒。猶太復國主義者強調,自古代以來巴勒斯坦一直有猶太人居住,儘管16—17世紀時人數很少,大約只有3,000—4,000人。另外,出於宗教原因,海外猶太人與耶路撒冷等地也一直保持著聯繫,不時還有一些人從海外零星到聖地來定居。

到1882年時,據估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口約為30萬,猶太人口約有2.4萬。猶太人主要集中在耶路撒冷、薩法德、太巴列和希布倫四個猶太宗教聖地,其中僅耶路撒冷就有約1.5萬人。他們大都屬於講阿拉伯語的塞法爾迪猶太人,信仰正統猶太教,對外部世界的一切事務都不關心。

自19世紀中期以後,由於生活狀況的改善,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口開始有較快的增長,並進入了一個較活躍的時期。由於人口的增加,耶路撒冷古城內變得十分擁擠,1860年一些猶太人開始在舊城牆外西面建蓋住宅,這裡後來發展為耶路撒冷新城。1870年,由卡利舍爾拉比提議,在一些歐洲猶太富商的支持下,在雅法附近建立了一所米克維農業學校。後來,一批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也於1878年在雅法附近購買土地,建立了第一個近代農業定居點—佩塔提克瓦(希伯來文意為「希望之門」)。雖然這兩次試驗都不成功,但牠們激發了東歐猶太人到巴勒斯坦開發農業的熱愛錫安山運動,並導致了第一批東歐猶太人前來定居。

第一批定居者

1882年是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史上一個重要的年代。這一年,第一批來自東歐的猶太人到達巴勒斯坦,揭開了現代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歷史。

1882年7月,熱愛錫安山運動中一個激進派別「比路」小組的十五名成員從俄國來到巴勒斯坦。「比路」是《聖經·以賽亞書》第2章第5節中的一句詩「雅各家啊,來吧,讓我們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的希伯來文字首的拼寫。據估計,「比路」當時大約有520名成員,主要是受俄國民粹主義運動影響的青年學生。但來到巴勒斯坦的不到50人,到19世紀末時還留在巴勒斯坦大約只有20個人。第一批移居者到達後,開始是到米克維農業學校過勞動生活,後來又到由法國的埃德蒙·羅思柴爾德男爵資助的農業定居點裡從事農業勞動。不久後,又有數百名俄國和羅馬尼亞的熱愛錫安山運動成員也來到巴勒斯坦,並建立了他們自己的農業定居點。

這種猶太人因受猶太復國主義思想影響而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前往巴勒斯坦定居的運動被稱為「阿里亞」,其希伯來語的意思為「上升」,也就是說當猶太人到聖地定居後,其精神和肉體都得到了「昇華」。這一期間的移民運動因而也被稱為「第一次阿里亞」。在從1881年到1900年的近二十年裡,大約共有2.5萬猶太人從俄國和羅馬尼亞等地移居巴勒斯坦,使這裡的猶太人口翻了一番,達到了五萬人。此外,這一時期還有一千多名葉門猶太人前來巴勒斯坦定居,他們主要是聽到有關猶太慈善家在這裡購買土地,免費提供給猶太人的說法後而來的。但來到後發現這些其實都是謠傳,於是他們陷入了貧困之中,最後也成了歐洲的慈善基金的資助對象。

第一批移民雖然受到熱愛錫安山運動的影響,但他們來到巴勒斯坦更多的是追求個人的自由而不是爭取民族的解放和復興。他們在民族基金的幫助下購買土地,墾荒拓殖。定居者得到的土地往往都非常貧瘠,有的地方是沙漠,有的地方是沼澤。這些早期的定居者來到後,只能住在簡陋的帳篷或棚屋裡,他們不但要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還要同疾病、飢餓、毒蟲野獸作鬥爭。他們還面臨著許多其他困難,如缺乏勞動經驗和技能,土耳其當局和當地阿拉伯人的敵意等等。流行的疾病和肆虐的蚊蟲使不少人喪失了生命。到19世紀末,多數定居點在經濟上都陷入了困境,只得靠慈善基金勉強維持生活。在相當長一個時期里,定居者們情緒低落,一蹶不振,移出者的人數超過了移入者的人數,最後剩下來的人寥寥無幾。第一次阿里亞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他們的活動仍在世界各地的猶太社團中激起了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和對巴勒斯坦的廣泛興趣。

第二次阿里亞和基布茲的創建

受1903—1907年俄國再度高漲的反猶浪潮的衝擊,又有大批猶太人向國外逃亡,他們中的大多數去了美國和西歐,也有一部分人前往巴勒斯坦。1904—1914年間,約有3.5萬至4萬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這批移民的到來被稱為第二次阿里亞。經過這次移民高潮,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口達到了大約8.5萬人。

與第一次阿里亞不同的是,這批移民主要來自沙皇統治下的波蘭、立陶宛和白俄羅斯,而且他們多數是猶太復國主義者。他們之所以選擇巴勒斯坦作為移居的目標,除了逃避迫害的自身考慮外,更多的還是出於猶太民族解放和復興的理想。另外,這批移民中還有許多人在東歐受到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是工人運動的積極分子。他們試圖把社會主義思想與猶太復國主義理想結合起來,在巴勒斯坦建立起一個平等、公正和沒有剝削的猶太民族家園。在他們的影響下,巴勒斯坦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從一開始就帶有明顯的社會主義色彩。

另外,猶太思想家大衛·戈登提出的「勞動價值」理論也對這批定居者們產生巨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民族只有植根于自己的土地,才能具有真正的創造力;只有通過在土地上的勞動,個人才能獲得自由,民族才能實現自己的存在。他自己48歲時來到巴勒斯坦,作為一個勞動者和政論家在這裡度過了他的最後的20年。在他的影響下,當時的一些定居者們提出了「勞動征服」的思想,他們的口號是「讓我們來建設這片土地,也讓這片土地來改造我們。」

一方面是受社會主義和勞動征服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接受了第一次阿里亞失敗的教訓,一些年輕的移民們便組織起來,以共同勞動和集體生活的方式進行定居。1909年,第一個這樣的集體農業定居點—德加尼亞基布茲(kibbutz,最初叫做「克武察」kvutza)在北部的太巴列地區出現了,大衛·戈登本人也是這個基布茲的成員。希伯來語「基布茲」的意思就是「聚集」或「集體」,其最基本原則就是各盡所能,各得所需。基布茲的一切財產均為集體所有,其內部沒有貨幣往來,成員之間完全平等,大家在一起生產和生活,實行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到1914年為止,巴勒斯坦一共建立起了12個基布茲,牠們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儘管第二次阿里亞來的這批移民中有80%的人後來仍因不堪忍受這裡艱苦的生活而離開了巴勒斯坦,返回了俄國或去了美國,但留下來的幾千人卻成了勞工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核心。他們懷著堅定的復國信念,具有堅強的意志,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他們中不少人後來成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和以色列國家的領導人,如以色列國第一任總理本—古里安、第二任總統伊扎克·本-茲維等人。

伊休夫的發展

隨著猶太移民的增加,一個有別於老伊休夫(Yishuv,即猶太社團)的新伊休夫在巴勒斯坦出現了。1908年,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在雅法設立了以阿瑟·魯平為主任的巴勒斯坦辦事處,一方面負責處理移民的安置和定居工作,另一方面也行使對伊休夫的行政管理權力。

1909年,猶太移民們在雅法附近荒涼的沙灘上開始建立一座猶太小城,並將其命名為特拉維夫(Tel Aviv,意為「春天的小山」),不久後它就發展成了巴勒斯坦猶太人口最多的城市。從1905年到1914年,巴勒斯坦猶太人佔有的土地從不到八萬英畝增加到了十萬英畝以上,占巴勒斯坦土地總面積的2.5%;猶太農業定居點從27個增加到了43個;猶太人口達到8.5萬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總數的大約8%。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巴勒斯坦猶太社團已有了一些小型企業,如水泥廠、磚廠地毯廠等;有一所希伯來中學和一所猶太藝術與工藝學校,有幾家印刷所,發行了兩份報紙,並有一個圖書館。工會組織也開始在城市工人中萌芽。1905年,在勞工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中出現了兩個最早的政黨:錫安工人黨和青年工人黨。

隨著猶太人的不斷移人和購買土地,開始引起當地阿拉伯人的不安。自1910年起,阿拉伯人中開始出現有組織的反對猶太人移人和獲得土地的活動,阿猶之間的民間衝突也時有發生。然而,此時阿拉伯人對猶太人移入的反對,更多的還是出於經濟利益、勞務糾紛等原因,而不是後來那種大規模的政治性民族衝突。

希伯來語的復活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20世紀初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復活了希伯來語,使之重新成為猶太人的民族語言。

古希伯來語大約在西元二世紀前後便開始從口語中消失。在中世紀,希伯來語只是猶太人舉行宗教儀式和祈禱時使用的宗教語言,被正統派猶太教徒視為聖語。除了拉比們要學習這種書面語外,另外只有少數研究哲學、文學和歷史的學者們懂得這種古老的文字。已沒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希伯來語,它成了一種「已死亡的語言」。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後,提出了「一個民族,一種語言」的口號。但是,應該把哪一種語言作為猶太民族的語言,在復國主義者中卻存在著分歧。有人主張用意第緒語,因為當時使用意第緒語的猶太人最多;有的主張用德語,其中包括赫茨爾;也有少數人主張用使用得最廣泛的英語;然而,最後是希伯來語獲得了勝利,成了猶太民族語言,這一奇蹟除了因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影響外,在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一位名叫本—耶胡達的語言學家。

埃利澤爾·本—耶胡達(1858—1922年)出生在立陶宛,原名叫帕爾曼。受熱愛錫安山運動的影響,他21歲時用「本—耶胡達」(意為「猶太人之子」)為筆名寫了一篇文章,提出以希伯來語為猶太民族語言,以後就一直用這個名字。他早在1881年就攜全家移居到了巴勒斯坦,開始在當地猶太人家庭中和幼兒學校中試驗推廣希伯來語。1884年,他與幾個朋友創辦了第一份希伯來語報紙。由於沒有足夠的詞彙來表達思想,本—耶胡達不斷地「創造」出一些新詞。1889年,他發起建立了一個「希伯來語言委員會」,其任務包括創造詞彙,規範拼寫、發音和文法。本—耶胡達還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希伯來語的教育上,他用「強化」的方法教青少年學習這種語言,即從一開始就完全用希伯來語,而不是用他們的母語來過渡。到20世紀初,在雅法和耶路撒冷等地已有了完全使用希伯來語的幼稚園和小學。本—耶胡達還編纂了第一部現代希伯來語辭典,

本—耶胡達等人在巴勒斯坦復活和推廣希伯來語開始時所面臨的困難是非常巨大的。首先,他受到正統猶太教徒的敵視和反對。在他們看來,希伯來語是神聖的語言,只能用於宗教活動,將其用於日常生活瑣事是對這種神聖語言的褻瀆。正統派甚至向當時統治巴勒斯坦的土耳其當局告發,說本—耶胡達煽動猶太人謀反,他因此遭到過當局的逮捕。另一個困難是其他語言的競爭。當時巴勒斯坦流行著多種語言。一些很有影響的歐洲猶太機構和組織希望通過語言來保持牠們的影響,如對猶太移民運動給予了大力支持的羅思柴爾德男爵主張在巴勒斯坦使用法語,而不是希伯來語。1913年,在海法市還發生了所謂的「語言衝突」。由德國猶太人組織開辦的海法技術學院要求用德語教學,而這個學校的部分師生卻主張用希伯來語,他們組織了罷課表示抗議。此外,主張以意第緒語為猶太民族語言的反對勢力也相當強大。

但經過艱苦不懈的努力,本—耶胡達等人終於獲得了成功。據1916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調查,當時已經有3.5萬人把希伯來語作為主要語言來使用了,占當地猶太人的40%左右。而在兒童中,這一比例已高達70%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英國軍隊進入巴勒斯坦時,用七種不同的語言發表了一個在當地實行軍事管制的通告,希伯來語與英語被作為其中兩種最主要的語言。1922年,也就是本—耶胡達去世的這一年,英國委任統治當局正式宣布把希伯來語同英語、阿拉伯語一起作為巴勒斯坦的官方語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