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

與阿拉伯國家的敵對關係

以色列雖然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從此也處在了四周阿拉伯國家深刻的敵意之中。正如原帕爾馬赫的司令伊加爾·阿隆說:「以色列贏得了戰爭,失去了和平。」50年代是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高漲的時期,不少阿拉伯國家都通過革命或政變建立了軍人政權,而每一個上臺的新政權為了爭取民眾的支持,都把消滅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作為其首要的政治目標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仇恨情緒變得越來越強烈。

以色列面積狹長,沒有天然的防禦屏障,很容易被從中切為兩段。從距離上看,除內格夫沙漠腹地外,以色列所有的城鎮離阿拉伯邊界都不超過30公里,從約旦河西岸到地中海最狹窄處還不到15公里,根本沒有戰略縱深可言。從人口上看,以色列同周圍的阿拉伯國家的比例是1:40,常備軍人數的比例是1:8。這些情況自然使以色列對其安全問題格外關注。無論官方還是民眾,都認為安全對於國家和民族來說,便意味著生存還是死亡的問題。也有不少猶太復國主義極端分子認為,對付阿拉伯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武力,主張用實力來說話。這種態度反過來又進一步刺激了阿拉伯國家的敵意。

50年代前期,以一阿之間在兩個問題上的鬥爭尤為激烈,一個是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另一個是巴勒斯坦難民問題。

在本—古里安等人的推動下,以色列議會於1949年12月13日通過決議,宜布耶路撒冷為這個猶太國家的首都,並決定將政府遷到耶路撒冷。1950年初,除國防部和外交部以外的政府各部都遷到了耶路撒冷。而此時聯合國大會剛好通過了關於重申耶路撒冷國際化的決議,以色列這一公然蔑視聯合國的行動遭到了包括美、英在內的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反對,在阿拉伯世界更是激起了廣泛的憤怒。但是國際社會卻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受此鼓勵,外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也在1950年4月宣布正式將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舊城併入其版圖,國名改為「約旦哈希姆王國」。阿卜杜拉也受到阿拉伯各國的紛紛譴責,並於1951年7月在耶路撒冷遭一名阿拉伯人刺殺身亡。

戰爭前和戰爭期間,大約有65萬阿拉伯人逃離了巴勒斯坦,成為滯留在周圍阿拉伯國家的難民。在美國的壓力下,以色列政府曾一度表示願意先讓10萬難民返回家園,作為全面解決衝突的步驟之一。但以色列公眾卻強烈反對這一讓步,認為讓阿拉伯難民返回將會危及他們的安全和國家的生存,於是以色列政府又撤回了這個提案。隨著大批猶太難民湧入以色列,阿拉伯人原來的房屋和土地都被新移民所佔用,以色列也就放棄了讓阿拉伯難民重返家園的計畫,而提出將他們安置在阿拉伯國家,由以色列向他們作出經濟賠償的建議。當1950—1951年伊拉克等阿拉伯國家也針鋒相對地驅逐了牠們國內的猶太人之後,以色列就更有理由不讓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返回了。難民問題成了以、阿斗爭的焦點之一。

持續不斷的邊境衝突

由於阿拉伯國家在戰爭中失敗,一些國家的內部矛盾激化,政局動盪。在一個時期里,各國雖然在宣傳上都表示最終將消滅以色列,但並沒有制訂出具體的行動計畫。但是,阿拉伯聯盟發起的經濟封鎖,卻確實加劇了以色列的經濟困難。阿拉伯各國不僅完全斷絕了同巴勒斯坦的經濟聯繫,而且盡量阻止第三方同以色列來往。埃及不允許任何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和亞喀巴灣前往以色列,這樣進出以色列的船只能穿過地中海繞道航行,需要高得多的運費。

阿拉伯各國同以色列敵對的另一種形式是持續不斷的邊境衝突。停戰協定簽訂後,由雙方代表和聯合國觀察員組成了四個混合停戰委員會(MAC),分別對以色列同敘、黎、約、埃之間的停火進行監督。但不久後,由於破壞停火的事件防不勝防,邊境衝突頻繁發生,停戰委員會除了記錄衝突次數外完全失去了作用。最早發生衝突的是以一敘邊境。由於以色列在靠近邊界的胡拉沼澤實施排水造田工程,引起兩國關係緊張,繼而在1951年爆發了激烈的軍事衝突,雙方都越過邊界襲擊對方。

以一約邊界曲折漫長,加上約旦境內有大量巴勒斯坦難民,因此是衝突發生最頻繁的地段。不斷有一些巴勒斯坦武裝人員越過停火線進入以色列控制區域實施破壞或襲擊行動,約旦政府對此既不想約束也無能為力,以色列則採取針鋒相對的報復性還擊。1953年10月,在遭到一系列越境襲擊之後,以色列派出的一支部隊在報復行動中殺死了約旦50多名平民,幾乎摧毁了邊境地區的整個基比亞村,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自1949年6月到1954年10月,以色列指責約旦破壞停火協議1612次,約旦也指責以色列破壞停火協議1348次。混合停戰委員會證實,以色列方面有124人,約旦方面有256人在衝突中死亡。

從1954年起,邊界衝突的焦點逐漸轉到了埃及與以色列的停火前線加沙地帶。在這裡,除了一般的違反停火事件外,更多的是越界襲擊一報復一反報復的惡懷循環。與約旦河西岸一樣,加沙地帶也有大量的巴勒斯坦難民,他們的生活條件更加擁擠惡劣。納賽爾政府在他們中組織了一些游擊隊(費達因),不時深入以色列內地開展襲擊和破壞活動,尤其是對內格夫北部一些猶太人定居點的襲擊,造成了許多平民的傷亡。據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稱,1949—1956年間共有1,300多以色列人在阿拉伯人的襲擊中傷亡,其中三分之二是平民。傷亡人數的激增,使以色列公眾的情緒變得非常激烈。也正是在這種情緒的支持下,一度下野的強硬派本—古里安1955年2月重新上臺執政。以色列對阿拉伯人的襲擊採取了多次猛烈的報復行動,其中包括一次深入加沙內地摧毁埃及陸軍司令部的行動,打死打傷埃軍60多人。

蘇伊士運河危機

冷戰開始後不久,以色列便選擇了站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邊。以色列領導人不僅在意識形態上同西方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而且他們認識到以色列必須依靠盟友的支持才能維持生存,而強大的美國是以色列應該選擇的主要盟友。同時,以色列也在積極修補它同英國的關係。1950年,美國發起組織旨在阻止蘇聯勢力進入中東地區的「中東防衛司令部」,以色列表示願意參加這一組織,這一態度立即招致了蘇聯的不滿。1953年初,蘇聯國內發生了所謂「猶太醫生謀害史達林」案件,引起了以色列公眾的憤怒,抗議者們衝擊了蘇聯使館,導致兩國一度斷絕了外交關係。加上後來蘇聯公開支持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並向埃及提供武器,以一蘇關係便澈底惡化了。

1952年埃及革命後,以納賽爾為首的民族主義者加快了收回蘇伊士運河的步伐。經過長期談判,英國被迫於1956年6月完全從埃及撤離了其軍隊,但仍在經濟上控制著運河。1956年7月26日,納賽爾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此舉使英國和法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受到了沉重打擊。在經濟制裁、政治和外交壓力都未能使埃及屈服的情況下,英、法便決心採用戰爭手段來恢復牠們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力圖挽回牠們在中東地區正在消失的影響。

英軍撤離蘇伊士運河在以色列也引起了恐慌,普遍的擔心是英軍撤走後就少了一道隔離埃及的屏障。使本—古里安更不安的是,自1955年秋開始埃及與蘇聯迅速接近,並從蘇聯集團獲得了包括飛機和坦克在內的大量的武器,而以色列試圖從美國獲得武器的努力卻未成功,因為此時美國正在拉埃及加入它策劃的「巴格達條約」組織。於是本—古里安認為,以色列有必要對埃及發動一次有效的打擊,目的有二:一是制止加沙地帶愈演愈烈的越境騷擾,二是有效地削弱埃及的實力,以免它裝備了新武器之後對以色列構成威脅。蘇伊士運河危機使以色列與英、法走到了一起。

在策劃打擊埃及的戰爭中,法國首先提出與以色列聯合作戰的計畫。英國因希望保持同伊拉克、約旦的友好關係,對同以色列合作開始還有些猶豫,但後還是決定利用以色列的力量打擊納賽爾。1956年10月24日,以色列同英、法領導人就聯合入侵埃及達成了最後協議。

蘇伊士運河戰爭

10月29日,以色列向埃及發起了突然襲擊,蘇伊上運河戰爭(亦稱第二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則稱為西奈戰爭)爆發。以軍空降兵降落在蘇伊士運河以東65公里的米特拉山口,同時出動4.5萬兵力,分四路越過邊界進入西奈半島南部,在經過激烈的交戰後,占領了半島大部分地區。10月30日,英、法發出了早已準備好的最後通牒,要求以、埃雙方立即停火併從運河各後撤10公里。以色列按照事先策劃好的方案,接受了通牒,而埃及則表示拒絕接受這個通牒。31日,英、法出動了200多架飛機和100多艘軍艦,開始對亞歷山大、開羅進行轟炸,埃及空軍遭到嚴重打擊。11月5日,英、法二萬多海軍陸戰隊在塞得港登陸,埃及軍隊進行了頑強抵抗,炸沉了運河中的船隻,以封鎖運河。以色列軍隊趁機占領了整個西奈半島,埃軍損失嚴重。

11月2日下午和晚上,聯合國安理會連續舉行緊急會議,討論停火問題。參加會議的多數國家同情和支持埃及,譴責英、法、以的軍事行動。第二天,大會以64票贊成,5票反對,6票棄權通過了997號決議,要求各方立即停火,將軍隊撤回停戰線後,並採取措施使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在美、蘇的強大壓力下,以色列和英、法於5日和6日先後宣布接受停火。聯合國緊急部隊從11月6日開始陸續分批進駐塞得港和運河區。

蘇伊士運河戰爭從10月29日到11月6日,共持續了八天。以色列和英、法參戰兵力共約6萬人,出動了約600架飛機和400輛坦克。埃及的參戰人數約為15萬,動用了250架飛機和530輛坦克。結果埃及共死亡1,600人,受傷4,500人,被俘和失蹤6,100人,以色列死亡189人,受傷899人,英、法一共只傷亡了150人。

埃及雖然在軍事、經濟上遭到巨大損失,但在政治上卻贏得了勝利,得到了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同情和支持,政治影響大增,從此成為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的中心。而英、法卻在政治上遭到慘敗,此次戰爭後便澈底退出了中東,由美、蘇取而代之。以色列雖然也因發動戰爭而遭到國際社會的指責,並在戰後退出了占領的土地,但它基本上達到了參加戰爭的目的:從軍事上打擊了埃及,在以、埃之間建立起了一道由聯合國部隊隔離開來的緩衝地帶,使以、埃邊界保持了10年的相對平靜,從而保證了國內政治和經濟得以穩定的發展。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