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九十年代以色列-巴勒斯坦艱難的和平之路

以巴協議的實施

經過艱難的談判,1994年5月,以色列同巴解組織在開羅正式簽署了關於加沙和傑里科自治的協議。隨後,巴解領導人阿拉法特從突尼斯回到加沙,建立了臨時自治機構。以色列軍隊撤出兩地,9,000名巴勒斯坦警察部隊陸續從埃及、約旦等地進入自治地區。按規定,巴勒斯坦自治權力機構可以擁有一定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權,可以懸掛巴勒斯坦旗幟,可以發行的護照、貨幣、郵票,開辦自己的電臺等。

然而,由於以阿之間多年的戰爭和衝突,雙方積怨甚深,真可謂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雙方在談判中鋒針相對,各有不願退讓的極限,而且雙方各懷戒心,互不信任,極度敏感,因而和平進程舉步維艱。更困難的是,以巴雙方內部都存在強大的反對和解的勢力,以色列方面除了右翼的利庫德集團外,反對更激烈的是那些超級鷹派人物以及一些狂熱的民族宗教極端分子,他們中相當大一部分人本身就生活在西岸和加沙的定居點中。巴勒斯坦方面的反對勢力包括巴解組織中的「人陣」、「民陣」等派別,活躍在加沙和西岸的「哈馬斯」等伊斯蘭極端組織,另外還有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等激進國家也對以巴和解持反對態度。在這些反對勢力的阻撓下,和平進程每推進一步都極其艱難,甚至要付出血的代價。

1994年2月25日,在約旦河西岸的希布倫市,發生了一起猶太定居者襲擊穆斯林的流血事件。一個名叫戈爾斯坦的猶太定居者持衝鋒槍混入希布倫的易卜拉欣清真寺,趁巴勒斯坦人禮拜時突然開槍,當場打死29人,打傷上百人,凶于也隨後自殺身亡。這是一起猶太極端分子企圖用暴力阻止中東和平進程的事件,它既說明瞭以阿之間的歷史積怨很難消除,也反映了以色列極右翼勢力反對和解協議的激烈程度。慘案在西岸和加沙激起了廣泛的抗議和暴亂,又導致巴以雙方多人傷亡。國際社會對屠殺事件也予以了嚴厲的譴責。拉賓內閣召開緊急會議,一方面對「這一瘋子的行為"進行譴責,呼籲雙方保持克制,另一方面決定採取措施,解除猶太極端分子的武裝,並釋放一批關押的巴勒斯坦人。一直到幾個月後,這一事件激起的騷亂才逐漸平靜下來。

巴勒斯坦極端勢力對巴以和解的破壞和反對程度更加激烈。1993—1994年,哈馬斯分子發動了多次針對以色列人的恐怖活動,包括襲擊、綁架、自殺性爆炸等。其中影響較大的有:1994年10月19日特拉維夫一輛公共汽車上發生的一起自殺性爆炸事件,奪去了22人的生命,另有40多人受傷。1995年1月24日,在納塔尼亞的一個汽車站,一次巴勒斯坦人的自殺性爆炸事件造成21人死亡,近80人受傷。這類恐怖活動給了以色列右翼勢力攻擊拉賓政府的口實,他們稱允許巴勒斯坦人自治是以色列走向毁滅的開始。但拉賓和佩雷斯並沒有讓步,他們一方面回擊右翼勢力的攻擊,另一方面向阿拉法特領導的巴自治機構施加壓力,要求它加強對哈馬斯的打擊和控制;同時還採取了推遲撤軍、封鎖邊界、禁止巴勒斯坦人入境做工等措施。

以約《華盛頓宣言》及《和平條約》

以巴協議簽訂後,以色列與約旦的關係自然就被提上議事日程。以約之間並沒有太複雜的問題,事實上兩國多年來已和平共處,雙方領導人保持著秘密來往。以巴奧斯陸協議的簽訂,突破了阿拉伯國家間為與以色列單獨媾和的禁忌,為約旦國王海珊提供了一個同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機遇。美國也積極推動以約和解,許諾如果以約實現關係正常化,將免除約旦7億美元的債務和提供其他援助。而在海灣戰爭中站在伊拉克一邊的約旦也希望修補同美國的關係。就這樣,以約和解也就從幕後走到了前臺。1993年9月14日,就在以巴協議簽署的第二天,以約也在和平道路上邁出重要的一步,雙方在華盛頓簽署了「談判議程框架協議」。

1994年,當以巴協議的實施遇到阻力時,拉賓政府認為,同約旦實現和解,將有助於提高政府的聲望,減輕反對派的壓力,於是加快了同約旦和解的步伐。6月,雙方代表在死海附近舉行了正式會談,7月佩雷斯首次公開赴安曼同約外交大臣馬加利會談。至此,雙方間的分歧已基本消除,尤其是解決了邊界的劃分和水資源的分配問題。7月25日,在美國總統克林頓主持下,拉賓總理和海珊國王在華盛頓的白宮南草坪正式簽署了以約《華盛頓宣言》,宣告結束兩國間長達46年的戰爭狀態,雙方將共同致力於中東地區的全面和平;雙方將締結和平條約,確定了邊界和水資源利2/8用的原則,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以色列還同意尊重約旦對耶路撒冷伊斯蘭聖地的特殊利益。

《華盛頓宣言》簽署後,海珊國王親自駕機飛越以色列上空,向以色列人民致意,拉賓也在不久後訪問了約旦。在以色列國內,與以巴協議引起激烈反對的情形不同,以約和解受到了各方各界的普遍歡迎。當議會10月25日對批准《以約和約》進行表決時,以105票贊成,3票反對的壓倒多數獲得通過,利庫德集團也投了贊成票。10月26日,拉賓總理同海珊國王在以約邊境的阿拉伯河谷簽署了《以約和平條約》,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實現了關係完全正常化。

《以約和平條約》的簽訂,是中東和平進程的又一重大進展。以色列得到了繼埃及之後第二個阿拉伯國家的正式承認和建交,進一步緩解了以阿之間的矛盾。以約和解還帶有很強的經濟色彩,雙方在經濟上有很大的互補性,關係正常化後即開展了一系列經濟合作,包括旅遊、貿易和金融等方面。正是在以約和解的帶動下,摩洛哥、突尼斯也同以色列建立了較低級別的官方關係,阿曼、卡塔爾等海灣國家也取消了對以色列長達40年的經濟制裁。

拉賓之死

在以巴、以約分別達成和平協議之後,以色列一敘利亞關係便凸現了出來。美國也希望以敘關係能夠取得突破,國務卿克里斯托弗在1994年內幾次訪問敘利亞,試圖說服敘利亞加入和平進程。在美國的斡旋下,敘利亞的立場有了鬆動,阿薩德總統表示願意同以色列談判並實現關係正常化。以敘兩國於1994年12月恢復了已中斷十個月的談判。雙方的主要分歧是,敘利亞要求以色列全面從戈蘭高地撤軍,然後同以實現關係正常化;而以方認為戈蘭高地事關以色列國家安全,只能分階段撤出,並要求作出相應的安全的安排,如設立非軍事區、國際保障等。由於雙方立場相距甚遠,再加上以色列國內反對在戈蘭高地上讓步的勢力非常強大,而拉賓政府的主要注意力一直放在以巴協議的實施上,所以到1995年底談判仍未取得進展。

另一方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就擴大自治範圍的談判也在艱難地進行。經過長時間的討價還價和反復較量,雙方於1995年9月終於在埃及的塔巴又達成了《關於擴大巴勒斯坦自治的協議》,並由拉賓和阿拉法特9月28日在華盛頓正式簽署。儀式仍由克林頓總統主持,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和約旦國王海珊也作為見證人參加了簽字儀式。根據這一協議,巴勒斯坦自治範圍將擴及約旦河西岸30%的地區,以軍將撤出西岸的七個主要城市,並釋放關押的數千名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通過選舉產生自己的民族權力機構;同時還規定關於加沙和西岸最終地位的談判不遲於1996年5月開始。

根據塔巴協議,一個巴勒斯坦國實際上已初現雛型,因此它進一步激起了以色列右翼勢力的反對。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和狂熱的正統派猶太教徒反對和平進程的活動驟然增加,並公開指責拉賓是「叛徒」、「賣國賊」、「廉價出賣以色列領土」等。

1995年11月4日晚,以色列約10萬名和平進程的支持者在特拉維夫中央的國王廣場舉行集會,表達他們對和平進程的支持,大會的口號是「要和平,不要暴力」。總理拉賓和外長佩雷斯等內閣成員出席了大會,拉賓併發表了決心推進和平進程的講話。當集會結束拉賓走向停車場時,一個名叫伊格爾·阿米爾的猶太極端分子突然向他連開三槍。一個多小時後,拉賓在醫院中不治身亡,享年73歲。他是繼埃及總統薩達特之後第二位為和平而獻身的中東國家領導人。

拉賓遇刺身亡的消息傳出,舉世震驚,以色列全國上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11月6日,在耶路撒冷的赫茨爾國家公墓為拉賓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約有5,000多人前來為這位和平斗士送行,包括美國總統克林頓、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約旦國王海珊和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等人在內的4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參加了葬禮。出於安全原因,阿拉法特未出席葬禮,但他三天後深夜前往拉賓家中弔唁,向拉賓夫人表示慰問。

利庫德集團再度上臺

拉賓去世後,佩雷斯出任代總理,並組織了新內閣。在人們對拉賓懷念的情緒下,和平進程一度比較順利,塔巴協議開始實施,以軍先後撤出了西岸的6個城市。1996年1月20日,巴勒斯坦舉行了首次大選,產生88人組成了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阿拉法特正式當選為民族權力機構主席。三個月後,巴全國委員會通過決議,取消巴勒斯坦憲章中消滅以色列的條款。中斷的敘以談判也恢復進行。在以色列的民意測驗中,人們對工黨政府的支持率曾高達70%。在這種形勢的鼓舞下,佩雷斯決定將原定10月舉行的大選提前到5月下旬,以便工黨能繼續執政。然而,1996年2—4月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卻使形勢發生了逆轉。

首先是哈馬斯等極端組織在耶路撒冷、特拉維夫、阿什克隆等地連續製造了四起傷亡慘重的自殺性炸彈爆炸事件,導致了6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儘管佩雷斯政府立即採取了聯合巴自治政府逮捕600多名嫌疑分子,關閉以巴邊界,暫緩撤軍等措施,但這一系列恐怖活動仍動搖了許多以色列人的和平信心,人們普遍有一種不安全感,他們對同巴勒斯坦人媾和是否明智,對阿拉法特政權能否有效地阻止恐怖活動,均產生了懷疑。

其次,在黎巴嫩南部的伊斯蘭組織「真主黨」加強了對以色列襲擊時,佩雷斯為了爭取選民的支持,改變他在人們心目的軟弱形象,下令發動代號為「憤怒的葡萄」的軍事行動,對真主黨進行打擊。以空軍不僅襲擊了黎南部,而且還延伸到貝魯特,造成黎100多人死亡,毁壞了大量民用設施,並殃及聯合國維和部隊基地。此舉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紛紛對以進行譴責,使佩雷斯政府的威信受損。

5月29日,以色列舉行了第14屆議會選舉,同時這也是自1992年議會通過《基本法·直選總理法》以來首次由選民直接選舉總理;同時,新的選舉制度還規定,部長可由總理任命。大選的結果是,儘管工黨在議會中獲得了34個席位,比利庫德集團還多兩席,但在爭奪總理職務的直接選舉中,利庫德集團領袖內塔尼亞胡卻以50.4%對49.5%的微弱優勢擊敗了工黨領導人佩雷斯,當選以色列第九任總理。46歲的內塔尼亞胡也是以色列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

從競選開始,內塔尼亞胡就在中東和平問題上表現得十分強硬,聲稱只能用「和平換和平」,而不是以「土地換和平」。出任總理後,他又進一步提了「三不」政策,即不允許建立巴勒斯坦國,不從戈蘭高地撤軍,不談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這樣,以巴和平以及整個中東和平進程便陷入了危機,進入一個停滯不前的時期。然而,和平畢竟是人民的願望,是世界發展的潮流,內塔尼亞胡政府的強硬政策也只能使和平進程暫時停頓和徘徊,在某些方面甚至還出現了倒退(如以敘談判),但卻不可能使其發生根本性的逆轉。以阿之間要真正實現和平將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但這一天終將是會來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