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成書時間四種說法

《易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哲學書籍。《易經》的誕生地是現在的古都安陽。而關於《易經》的產生年代,學術界目前有以下四種說法:

說法一認為《易經》成書於春秋時期。大學者郭沫若對此進行佐證—中國思想史上天地對立觀念出現很晚,周代金文中無八卦的痕跡,甚至無「地」字;乾坤等字在古書中也是很晚才出現······足見《易經》不能早於春秋時期。

說法二認為《易經》成書于西周初年。中國現代哲學家張岱年認為,卦爻辭中的故事如「喪牛于易」「喪羊于易」「高宗討鬼方」和「帝乙歸妹」「箕子之明夷」等,都是商和西周的故事,周成王以後的故事,沒有引用,因此,《易經》成書不可能晚於周成王時代。

說法三認為《易經》成書于殷周之際。學者金靜芳認為,「卦出於筮」,卦象所代表的含義是通過古代巫史逐年總結占筮活動的大量記錄,經過篩選整理而成的,之後寫成《易經》。還有學者從中國思想發展的邏輯進程和殷商之際社會矛盾中考察《易經》的成書時代,也認為是《易經》成書于殷周之際。

說法四認為《易經》成書於三古。這個說法又帶上了幾分傳統的神話色彩—在遠古時代,黃河出現了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洛水出現了背上有文字的靈龜,聖人伏羲由此而畫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囚禁在羑里,又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後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後來春秋時期的大聖人孔子又作了《易傳》,這是一部具體解說《易經》的論文集。

於是,也就有了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提到的「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意思就是說《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即「三古」),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聖人完成(即「三聖」)。而這第四種說法則是易學界中比較認可和統一的觀點。因這種歷經「三古」的時代特色,這種主流觀點則說明《易經》在當時並非是一本書流傳繼承。這也正好符合了《周禮》中所說的:「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此處,我們可以得知,歷史上的《易經》其實有三種—《連山》《歸藏》《周易》,即「三易」。但是,《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我們現在流傳下來的其實就是《周易》一種。關於這「三易」的流傳時間其實也有爭議。

《連山易》據說源自神農時代,是首先從「艮卦」開始的,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絕」。《歸藏易》據說源自黃帝時代,是從「坤卦」開始的,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表示萬物皆生於地,終又歸藏於地,一切以大地為主。最後就是我們現在的《周易》,主流觀點是周文王被囚禁羑里所作的,是從「乾、坤」兩卦開始,表示天地之間,以及「天人之際」的學問不同。而另一種說法則是東漢的大儒鄭玄提出的,他認為,夏代的易學是《連山》,商代的易學是《歸藏》,周代的易學就是《周易》。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