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馮友蘭先生寫給1984年周易學術討論會的賀詞中對《周易》一書做了十分精闢的論斷:「周易哲學可以稱為宇宙代數學。代數學是算學中的一個部門,但是其中沒有數目字,它只是一些公式,這些公式用一些符號表示出來。對於數目字來說,這些公式只是一些空套子。正是因為牠們是空套子,所以任何數目字都可以套進去。我說周易可稱為宇宙代數學,就是這個意思。周易本身並不講具體的天地萬物,而只講一些空套子,但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套進去,這就叫「神無方而易無體'。」
《周易》的寶貴之處,就在於它把萬事萬物都看成是處於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好的可以變壞,弱的可以變強,冬去春來,星移斗轉,皆是如此。讀懂《周易》,我們更能夠用變化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易經》又稱《周易》,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著作之一,被尊為「群經之首」,在我國文化史上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相濟、剛柔有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都是出自《周易》。四書五經的首經即為《易》,《道德經》中有88句經文援引自《易經》。《易》中文化博大精深,被歷代文人所推崇。孔子喜讀《易經》,以至於「韋編三絕」,孔子甚至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見他對《易》的用心之深。清人紀曉嵐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稱:「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學愈繁。」
《易經》包含著相當豐富而深刻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它是一部講宇宙萬物與人類社會的變易法則的書;最基本的要素為陰陽概念,一陰一陽之謂道。在《易經》中,天、地與人無不包含一陰一陽的矛盾雙方,「陰陽接而變化起」,「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整個宇宙都在奔流不息地變化著,沒有一刻停止。在這兩點之中,陽是主要的,陰是次要的;陽是領導,陰輔助領導。
《易經》中用陽爻(—)和陰爻(——)表示陰陽,將上述陰陽爻按照由下往上重疊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基本卦,稱為八經卦。再將八經卦兩兩重疊,就可以得到六個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稱為六十四別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稱。《易經》就是用這六十四卦來闡述對天文、地理、人事的理解,構築成了一個嚴謹而完整的文化系統。同時,通過陰陽互應的道理,古人一方面注意到了這兩種相反相成力量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天道和人道的相似,從自然界中找到了如何生活、如何處世的道理,這就叫「天人合一」。這種陰陽的鬥爭和平衡,就體現了辯證法中相輔相成的思想。
據說《易經》的釋文部分《彖(tuàn)辭》《象辭》《說卦》等是孔子著的。而孔子于其中主張「三才」,「才」就是「材」,天、地、人是構成宇宙的三種基本材料。宇宙分成三塊,人足足占了三分之一,為什麼給人這麼大的分量呢?因為《易經》研究的哲理,不僅僅是天、地的哲理,而是天、地、人的哲理。所以人要像天那樣,自強不息,奮鬥不已;要像地那樣,寬容地接納一切,吸收一切,養育一切;要像風那樣,到五湖四海去遊歷,睜大眼睛觀察,開動腦筋思考;要像雷那樣,勇猛剛烈,努力成就一番事業。四季之中,也蘊含著同樣的道理:待人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做事要有夏天般的熱情,思考問題要像秋天一樣清爽,反省自己要像冬天一樣嚴肅。
《易經》諄諄告誡我們要樹立起「自強不息」的人生哲學,在客觀事物的變化中,不可墨守成規,因循守舊,而應把握最有利的時機,採取果敢的行動,同時還要時刻想到「物極必反」的原則,防止「亢龍有悔」的局勢發生。
當然,易學如此博大浩瀚,與後人不斷闡發延伸不無關係,易的本質其實是非常簡單樸素的。古人說:「簡則簡,易則易。簡則簡之易,易則易之簡,萬物皆在一簡一易中矣。」宇宙萬物,時刻變化,人與事也演變不止。易學認為,這些看似繁複,實則簡單,歸結起來不過三點:
易:變易這是就天地萬物而言。我們要追隨天地萬物演化的規律,才能與時俱進。
不易:這是指天地萬物的內在規律,牠們是不變的。即,看似雜亂無章的人生,也是遵循一些規則發生發展的。
簡易:天地萬物是複雜的,但是其中的規律卻是簡易的。剖開事物紛繁的表面,往往只能看到一個簡單的內核,即是說,我們沒有必要把事情想複雜。所謂「易」,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