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的《甘誓》與《洪範》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洪範》中則指出「鯀矱洪水,汩陳其五行」。這裡的「五行」構成了中國人最原始、最樸素的世界觀。
「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屬性,它不是具體的事物:「行」,有流行、運動、變化之意。那麼合起來,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五行的變化,其實就是五種物質之間的相生相剋、相互交融,牠們之間並不是相互獨立割裂開,而是彼此之間都有聯繫。那麼,五行之間的生克又是如何聯繫和運作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指的是五種屬性之間的相互滋生、促進或助長的關係。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中每一「行」都有「生我」「我生」的關係。也就是說,A能夠生成B,而A又能夠被C生成,我們可以從上面的衍生說明中看出,這樣的話,就形成了一種《易經》的典型思想—生生不息的循環,沒有盡頭和極限的變化。五行之間的相生規律,隋代蕭吉在《五行大義·論相生》做出了非常具體和形象的解釋:「木生火者,木性溫暖,火伏其中,鑽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長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潤燥流津,銷金亦為水,所以山石而從潤,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故水生木也。」意思就是木生火,是因為木頭的性質是溫暖的,只要鑽木產生灼熱感,就會有火焰生成,所以,木能夠生火;火生土,是因為灼熱的火焰能夠焚燒木頭,而木頭燃盡之後就變成了灰燼,灰燼化為塵土,所以,火能夠生土;土生金,是因為金附著于石頭依傍于山巒,附著水潤澤而生成,而土集聚就形成山巒,山上必定生有巒石,所以土能夠生金;金生水,是因為少陰之氣繁重,乾燥之處得以潤澤變濕,消弭金氣化作水澤,所以金能夠生水;水生木,是因為水潤澤萬物能夠衍生命,所以,水能夠生木。這種極其形象的解釋讓五行相生變得更有動感和現實性。
看了五行相生,我們再來看看五行相剋。
五行相剋,指的就是五行之間的相互克制、制約或抑制的關係。既然有「我生」和「生我」,那自然也有「我克」和「克我」的關係。簡單來說,是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那麼,如何來理解這個相剋的關係呢?我們可以和現實相掛鉤,這樣形象地表述:木剋土,是因為木從土中而生,其成長需要依附土壤的營養供給,此消彼長,使得土地固結和破碎,故而木能夠克土:土剋水,是因為土能夠硬結,形成防患水的作用,讓水的流動停滯,故而土能夠克水:水剋火,是因為水能夠防火、滅火,直接克制火焰生成,故而水能夠克火;火剋金,是因為火焰的灼熱高溫能夠溶化金石,讓它的形體不再,故而火能夠克金;金剋木,是因為堅硬的金石,凡是帶刃的,都能夠砍斷木頭,故而金能夠克木。
五行之間就是這樣微妙的聯繫,相生相剋,循環往復,這些屬性之間的生克特點,又十分形象和生動地表現了天地之性和自然妙用。這五種屬性來源於天地,又應用於天地。
我們現在知道了,五行的相生相剋是一種無限的循環,但是這種循環的成立是建立在一種運作平衡上。這種五行屬性的正常發展,是需要相互調節和穩定的。當這個循環鏈條出現問題的時候,整體的形態就很可能失衡。比如,「過」和「不及」就是兩種狀態,它能夠破壞了正常運作的循環關係,由此,就有可能出現「相乘」或者「相侮」的情況。「相乘」是一種屬性被它的克制屬性壓製得太過,而「相侮」就是一種屬性壓抑另一種屬性,但是由於自己過於弱勢,反而被壓抑的情況,我們又稱之為「反克」「反悔」。
就「相乘」,我們來舉個例子,就好像木剋土,維持平衡的話是有著正常的制約作用,但是,當木過於繁盛的時候,力量遠遠大於土,就很可能出現讓土壤過於乾枯硬結的情況。我們可以試想,一株盆栽里的植物,如果它長得過於茂盛,就說明它從土壤里吸收了過多的營養,以至於土壤會出現營養失衡從而失去了它本身的功效,這個時候,土壤就是被過分地削弱功能了。而植物最後也有可能因為失去了土壤的依憑,而乾枯死亡,針對「相侮」我們也來舉一個例子,我們的常識裡面知道水能夠滅火,但是,我們也懂得「杯水車薪」的道理,就是火勢太大,但是水太少,即使水有滅火的功效,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也是無濟於事的。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知道,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是多麼的微妙,又是多麼地能夠體現「易」本身生生不息、循環往復、異動變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