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禮為綱的中國古代社會,人與人見面相交,可不是像今天大家點個頭、握個手這麼簡單。「五禮」當中有「賓禮」一項,為不同人之間的交往制定了基礎的禮節。一個人的個人修養如何,從他是否熟知這一套禮節上就能看出來。後來,隨著歷史沿革,賓禮中的相見禮逐漸發展成為一套煩瑣但森嚴的禮儀制度。《儒林外史》中寫范進進學回家,向他老丈人胡屠夫作揖,胡屠夫批他不要與平頭百姓「拱手作揖,平起平坐」,中舉之後,張鄉紳來訪,更是「同范進讓了進來,到堂屋內平磕了頭」。可見,相見禮在古時生活中是比較規範化的,根據相見者身份、場景等相異有所不同。比如長幼之間、平輩之間、大小官職之間、平級之間都有不同的禮節要求。那麼,古時主要的相見禮都有哪些呢?
一、趨。一般是後輩、地位低下者或者主人,在一些特定場合,自覺遵照約定俗成或律法規定,低頭彎腰、小步快走,向尊者、貴者、前輩、賓客表示恭敬。《論語·子罕》云:「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大意為孔子見到穿喪服的人、穿戴禮帽禮服的人和盲人,就算對方年輕,也一定要站起來;在這些人的面前走過時,快走幾步,表示敬意。趨就是低頭含腰,小步快走,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傳統禮節。
二、拜。拜類似於今天的跪,但並不相同。《荀子》和《世說新語》中均有記載,古人的拜,屈膝跪地,頭不至地,頭與腰如衡之平。拜還分男女,《禮記·內則》記載,拜,兩手相交,男尚(上)左手,女尚(上)右手。因為左主陽,男屬陽;右主陰,女屬陰,即男左女右。不過,古代的拜還可以細分為九種,《周禮·春宮·大祝》云:「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分別用在不同的場合,前四種日常生活中常用,而後面的只在特定場合使用,像吉拜、凶拜用於喪禮之上。
三、拱手。拱手禮是我們在影視作品中最常見的一種普通禮節,一般是右手抱拳,左手抱右手于胸前,立而不俯,表達敬意。但古人的拱手並不一定就是如此,《說文》徐鉉註:「兩手大指相柱也。」《爾雅·釋詁》郭璞註:「兩手合持為拱。」在細節上有些微的不同。不過左手在外是一定的,因為只有在喪禮上所行的拱手禮,才是右手在外。
四、作揖。作揖與拱手的不同之處在於,作揖之時,雙手抱拳高拱,身體前傾,表達的恭敬之情要甚於拱手。陸游曾在《老學庵筆記》說:「古時作揖,但舉手而已。」但後世習慣於拱手之時亦屈身,遂成作揖。拱手與作揖的區別在《顏氏家訓》中也有所表現,「南人賓至不迎,相率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並至門,相見則揖,皆古之道也。」
五、唱喏。明清小說中常見「唱喏」一詞,這是古代男子的禮節,在作揖的同時出聲致敬,《水滸傳》第二回王進見高俅,「參見太尉,拜了四拜,躬身唱個喏,起來立在一邊。」始於東晉時王氏一族。
六、長跪。此長跪並不同於現在「長跪不起」的含義,是表達古代晚輩面對長輩時的尊敬。席地而坐,雙膝著地,臀部緊靠腳後跟。伸腰及股而兩膝著地為跪。因為腰板挺直,身體似乎有所長長,故曰長跪。《史記·留侯世家》云:「有一老父,衣褐,至(張)良所,直墜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此乃古代見面禮中的大禮。
七、鞠躬。鞠躬是為數不多保留到如今的古代見面禮,在表達敬意或默哀的時候,兩腳併攏,兩手下垂於股部兩側,彎曲上身以表示敬意。《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詒》載:「來至山神殿前,鞠躬唱喏。」說明鞠躬一禮早已存在了上千年之久,至今仍為人所用。
八、寒暄。顧名思義,寒暄就是噓寒問暖的意思,是見面的客套話,並不一定就是問寒暖與否。一般朋友見面時,總要拱手道「久仰」「幸會」,然後問候家人健康平安。初次見面的話,則多以「請問貴姓」「請教臺甫」「敢問貴庚」等拉近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