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有何歷史變化歷程

在三百餘年的清朝歷史中,女裝以旗服為社會的主流。而民國時期丰姿百態的旗袍就是從這種滿族服裝逐漸演變而來的。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總結清代的女子服飾為:梳旗髻,穿旗袍,外著琵琶襟馬甲,足穿花盆底旗鞋,「後隨漢滿兩族長期接觸,滿漢服飾逐漸融合」。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女子的服飾為:「燙髮,穿改良旗袍,戴耳環、手鐲、戒指等。」旗袍和女子妝容的流變歷史可見一斑。

旗服在滿族語中稱為「衣介」,在古時泛指滿洲、蒙古、漢軍的八旗男女所穿的衣袍。裁剪比較簡單,衣服的形制是圓領、窄袖子、長衣衩、呈寬大狀的前後襟、四片裁製。這種衣服的特點是由滿族人民的生活習慣決定的。為了方便于上、下馬和射箭等活動的進行,衣服便採用了這樣的形制。值得一提的是,一種稱為「馬蹄袖」的特殊裝飾。由於袖子口附帶有馬蹄狀而得名。在滿族人逐漸脫離騎射生涯後,滿族人將放下馬蹄袖的動作用以表示一種其對於長者、尊者致敬的禮儀。

同時,滿族婦女為了滿足服飾的審美性,會在領子、前襟和袖口繡上不同顏色的花邊繡花裝飾。服飾中,有一種叫「大挽袖」的女式服飾。該種服飾是把花紋繡在袖裡,翻過衣袖來就可以顯現美觀的紋飾。在服飾領口、衣襟、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條或彩牙兒。「五四」運動以後,在當時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上海,人們拋下了舊時種種的束縛,在服裝上也充滿了革新精神,不斷改良衣服,新式服裝紛現迭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新式旗袍。

新式旗袍以滿足女性服裝為基礎,但大膽剝脫了舊式服裝的桎梏,以西洋女裝為模仿式樣,加以改進,造就了在服裝的樣式和色彩風格上的新奇。服飾具體的變化是:開禊的樣式從四面被改成了兩面;下襬也由寬大改為收斂的形狀;袖口更是發生了由肥變瘦的變化。服飾在發展變化中越來越合體,女性穿起來勻稱苗條,婀娜多姿。

由於城市婦女職業社會化程度較高,生活節奏較快,對於服裝,喜歡線條簡潔、式樣明快、實用性強的款式。事實上,旗袍正是迎合了婦女的實際需要,所以才在舊式旗裝的長度、腰身、開叉、色調等各方面進行綜合改革結果。而這種款式的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矮,使旗袍澈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和裹臂的習慣,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旗袍樣式繁多,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的差別,有高領、低領、無領的區分,有長袖、短袖、無袖的區別,有高開衩、低開衩的不同,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的差異。整體的衣飾風格表現了女性曲線體態。與同一時期其他服飾相比,旗袍有面料較輕薄、印花織物多、裝飾較簡約的特點。

上海女性漸漸鍾情于這種改造後的旗袍。在縣城中,部分引領時代風氣的女子和學生教師,在受到大城市的影響後,也是舊裝換新裝,大膽地穿起了新式旗袍。旗袍從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開始流行,後來漸漸流入內地,到了三四十年代已經成為中國婦女一致接受的正式外出的服裝。

旗袍被當時的中國女性採用,在於旗袍包含了時代所賦予的許多優點,也具有時尚思想的人的新的審美理念,最終也才能變成時尚流行服。服裝的變化和社會生活的變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旗袍的歷史演變體現著社會風尚的變化,旗袍的變化也是女子思想的變化過程。從當年風行旗袍到今日,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旗袍依舊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的確,服裝只有適合新的社會生活,才有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