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有時候說「吃茶」而不是「喝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樹最早為中國人所發現、最早為中國人所利用、最早為中國人所栽培。奇怪的是,古人很多時候稱飲茶為「吃茶」而不是「喝茶」,這又是為何呢?

傳說中,最早發現茶和利用茶的人是神農,他曾嘗百草,中毒後用茶葉來解毒,因此將茶判斷為一種藥,所以大概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母系社會時期,茶一直被作為藥品服用。而《詩經》中曾有記載:「堇荼如飴,皆苦萊也」;唐·顏師古《匡謬正俗·苦菜篇》中說道:「神農本草經中,苦菜名茶草,治療疾病,功效極多,陶弘景誤當為茗,茗豆有此效乎。」

《說文解字》一書有「荼」無「茶」,許慎老先生說:「荼,苦荼也。從草,餘聲。」徐鉉解釋說:「此即今之茶字。」「荼」字有小篆、隸書等形體。看來,古代的「茶」字就是「荼」字。《茶經》等書上說,「荼」本是一種苦菜,也是人們的一種常用食物。後來發現了茶葉,因為都是有苦味的東西,茶也就仍舊沿用此字。直到唐代陸羽將「荼」字減一筆而成就了如今流傳的「茶」字,因此後人將茶起源定於唐代。

唐代,飲茶時先將餅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後,用茶碾將茶餅碾碎成為粉末,放到水中去煮。所謂「吃茶」是將茶與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這種做法在唐代非常流行。陸羽在《茶經》中就也曾記載過這種吃法。

到宋代,吃茶的方法愈加精緻。《夢粱錄》里的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四時賣奇茶異湯」,冬天賣的七寶擂茶,據說是用花生、芝麻、核桃、姜、杏仁、龍眼、香菜和茶擂碎煮成茶粥單賣,這般吃法,操作起來好比搗年糕,吃者好比吃八寶粥,要緊的是吃,而不是喝茶湯。文雅的宋人還喜歡弄些香料,把龍腦珍菜、菊花之類與茶在一道,茶香吃進花香,花香吃進茶香,吃進口裡,吃出了一股香氣、一種味道。

南宋咸淳年間,日本高僧大應禪師到了余杭徑山寺,深研佛學之餘,把當時流行的抹茶做法、吃法一併學會,帶回了日本,慢慢發展為「茶道」。看日本人行茶道,便知抹茶是研成細末的,放入茶盞,注入沸水,茶湯濃如豆羹,小筅帚一攪,捲起千堆,待冷卻後,一吃而光。

還有個說法,臨安早年有酒館而無茶坊,只不過富人有了聚會宴飲,會招些茶博士來來往往,非常熱鬧。後來宋室南遷,汴京開茶坊的習俗南漸,茶館在臨安一家接一家地開起來,在茶湯巷一帶成了氣候,成為茶館一條街。茶館雖然吃茶,但是點心也是重頭。今天我們在杭州坐茶館,無論青藤或門耳,那些各色吃食消閒果兒的消耗,分量不會少於茶湯。

由此可見,古人認為茶為苦口良藥。而在唐以前,茶均使用藥用煎法,被稱為「吃茶」。唐以後,古人又發展了煮食、腌食、涼拌、燒烤或晒乾後煮食等做法,可不是「吃茶」而非「喝茶」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