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海灣戰爭看電子戰

歷時42天的海灣戰爭集中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武器,體現出歷史上規模最大、水準最高,並且非常完善的電子戰鬥。海灣戰爭實際上成了多國高技術軟硬武器的試驗場,其中電子戰成為重要組成部分。面對伊軍較強的防空和地面作戰能力,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飛機10萬多架次,對伊拉克和被占的科威特實施大規模連續空襲。

首先摧毁戰略設施和C3I系統(即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系統),確保制空權,然後憑藉強大的空中力量打擊伊軍地面部隊,為地面戰鬥的勝利打下基礎。由於多國部隊充分發揮電子戰優勢,使伊軍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從而確保整個戰爭的順利進行。在整個作戰過程中,「電子戰起著十分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海灣戰爭集中了種類齊全、技術先進的電子戰裝備,並且集中了訓練水準較高的電子戰作戰人員,使電子戰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我們研究電子戰提供了良機。

以美軍為代表的電子戰裝備

在海灣戰爭投入使用的武器裝備中,電子戰裝備佔有很大比例。從外層空間的衛星,到高、中、低空分層部署的飛機,乃至地面的戰車、水面的戰艦和水下的潛艇,都配備有電子戰裝備,構成多層次、全方位、全頻段嚴密的立體配系。電子戰裝備技術先進、種類齊全。既有有源干擾設備,又有無源干擾設備;既有雷達對抗設備,又有通信和光電對抗設備;既有軟壓制,又有硬殺傷武器。電子戰裝備的技術水準比英阿馬島戰爭先進2~3代。在使用的電子戰裝備中,以美軍裝備量最大、現代化水準最高。下面以美軍裝備為主,介紹電子戰裝備情況。

空間衛星與地面設備構成完善的C3I系統

美軍在戰區的偵察、指揮、控制和通信主要通過衛星實現,為此美軍至少使用了12種衛星,在伊拉克上空保持有15~18顆偵察衛星,對伊重要設施和通信等進行廣泛偵察,監視伊軍的調動,協調多國部隊作戰。

偵察衛星有:2顆「大酒瓶」和1顆「小屋」電子偵察衛星,負責監視無線電通信;4~5組共12~15顆「白雲」電子情報衛星,其中2組為新近發射;1顆「長曲棍球」

合成孔徑雷達偵察衛星,對伊拉克實施有源偵察:3顆KH—11照像偵察衛星沿不同軌道運行,保證每天白天多次通過伊拉克上空;此外還有2顆更先進的KH—12照像偵察衛星。

上述偵察衛星將截獲的電子情報和拍攝的圖片送到有關部門處理後,再送到軍事機關和國家安全局等部門。美國國防衛星通信系統的6顆衛星(其中DSCSII2顆,DSCSIII4顆)位於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空,為中東美軍提供與本土的通信聯繫。艦船和艦岸之間的通信則通過2顆艦隊通信衛星和4顆「辛康」通信衛星實現。

此外,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衛星還為美軍的飛機和艦船提供精確的定位和導航。國防氣象衛星計畫(DMSP)衛星為美軍提供氣象資訊。同時,美軍致少保證隨時有一顆預警衛星在中東上空監視伊軍的飛彈發射。

種類齊全的電子戰飛機和機載電子戰裝備

美軍為海灣戰爭投入約100架電子戰飛機。駐海灣的陸海空部隊都裝備有專用電子戰飛機,並且所有直接作戰的飛機都裝備自衛干擾裝置,以滿足戰場上不同的作戰需要。美軍使用的電子戰飛機和預警機有:30架E—2C艦隊防空預警偵察機、10架E—3遠程預警和指揮控制飛機、2架E—8A預警指揮控制飛機、30架EA—6B電子戰飛機、4架EC-130HC(U3)對 抗飛機、12架EF—111A電子戰飛機、36架F—4G「野鼬鼠」反雷達飛機、4架RC—135電子情報飛機、若干架EH—60電子戰直升機和6架TR—1電子偵察飛機。

EA—6B是目前唯一艦載戰術電子戰飛機。每艘航母配備4~5架,裝備的ICAP—II干擾設備(ALQ—99改型)為目前機載最大功率干擾機,使用多波束天線,產生的功率密度達1千瓦/兆赫。改進後使頻率範圍擴展為64兆赫~18千兆赫,增加了對多種蘇制雷達的干擾。此外用ALQ—149戰術通信干擾機取代ALQ—92。有些EA—6B還裝備AN/ASQ—191 通信干擾設備,提高通信干擾能力。EF—111為美國空軍的主要進攻性電子戰飛機,具有高空高速性能,是當時最先進的專用電子戰飛機。

美國在總結1986年襲擊利比亞的經驗後,在EA—6B和EF—111A上加裝AGM—88反輻射飛彈。其中AGM—88B使用的軟體為第三、第四次改進型。美軍所有作戰飛機都裝備有自衛干擾設備,以提高自身的防護能力。

此外,如A-6E、F/A —18等飛機上還裝備有AGM—88反輻射飛彈。B—52轟炸機裝備的先進光學對抗(AOCM)系統第一次投入使用,這種高能雷射致盲系統用於高炮光學指揮儀和炮手致盲。

技術先進的地面和艦載電子戰裝備

美軍派往海灣的地面部隊中,有8個電子對抗情報營,5個電子對抗情報連,共約5000餘人。地面電子裝備有:AN/MSQ—103A 雷達偵察系統、AN/TSQ-114A通信偵察測向系統、AN/GLQ-3B通信干擾系統,AN/MLQ- 34戰術通信干擾系統和AN/TLQ—17A通信干擾系統。

AN/MSQ—103A為電子戰情報營主要裝備,係統可通過保密電話和數傳系統與前方控制中心聯絡,還可與AN/UIQ—14多目標電子戰系統的地面裝備和AN/TSQ—109地面移動式輻射源識別系統協同工作。集結在海灣的美軍各類戰艦都裝備有先進的電子戰裝備,以保護艦船免遭反艦飛彈的襲擊。主要裝備有AN/SLQ—29艦載組合式電子戰系統、AN/ULQ—6艦載干擾機、AN/SLQ—32系列艦載一體化電子戰系統、AN/SLQ—30艦載電子戰系統和MK36 SRBOC無源干擾投放

系統。潛艇上裝備有AN/WLR—8(V)電子戰監視接收繫統。AN/SLQ—32是現代較為典型的一體化電子戰系統,具有對付最先進雷達的能力,能與MK36 SRBOC無源干擾系統結合,是一種很有效的抗反艦飛彈的電子對抗系統。

英軍加強電子戰能力

英軍駐海灣部隊具有較強的電子戰能力。部署在巴林的24架「旋風」飛機裝有「天影」干擾吊艙和BOZ107箔條/紅外閃光彈投放吊艙。另外12架「美洲虎」飛機裝備AN/ALQ—101(V)—10雷達干擾吊艙和「菲瑪特」箔條投放吊艙,該機裝備的ARI.18223雷達告警接收機在進駐海灣前作了改進。此外英軍在「美洲虎」和「旋風」飛機上加裝AN/ALQ—40無源干擾投放設備,以增強電子戰能力。

英軍在海灣使用了「阿拉姆」反輻射飛彈,飛彈被髮射到高空後關掉髮動機,放出降落傘慢慢降落。當飛彈探測到雷達後,發動機又重新開機,射向目標。

伊拉克的電子戰裝備

相對而言,伊軍的電子戰裝備數量少,水準低。伊軍裝備有2架IL—76空中預警和指揮飛機。據報道另有經自己組裝的「巴格達」預警機。空軍裝備的蘇製作戰飛機載有「警笛」系列雷達告警接收機和無源干擾設備。伊拉克購買的法制「幻影」F1—E戰鬥機裝備有BF型晶體視訊接收機,並攜帶「印魚」和「巴雷姆」干擾吊艙,以及「無花果」干擾投放器。法制「幻影」F1飛機裝有「阿瑪特」反輻射飛彈。伊拉克陸軍裝備有蘇制地面移動式干擾設備,此外伊拉克還從國外購買了大量的電子偽裝器材。

電子戰運用及戰術特點

海灣戰爭為美軍的高技術電子戰裝備提供了表演舞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針對伊軍特點,為這場戰爭作了長期周密的準備,使電子戰取得空前成功。這場戰爭中的電子戰有如下特點:

戰前周密的電子偵察

早在海灣戰爭爆發以前,電子戰就已經開始。在「沙漠盾牌」實施的同時,美軍就對伊拉克實施廣泛的電子偵察,從而較全面地掌握伊軍無線電聯絡和雷達情況,保證戰時能有效地干擾伊軍防禦系統和C3I系統。太空中的KH—11和KH—12照像偵察衛星和「長曲棍球」雷達成像衛星對伊拉克進行大量偵察,編制出要攻擊目標的詳盡而精確的地形圖和電子數據地圖,輸入「戰斧」巡航飛彈和其他作戰武器和飛機中,保證攻擊的成功率。電子偵察衛星對伊拉克的雷達和無線電通信進行廣泛的偵察。預警衛星還對伊軍的飛彈發射預警,為「愛國者」飛彈成功攔截提供情報支援。

美軍動用E—2C和E—3B飛機對伊軍的飛彈和飛機攻擊提供預警。每天至少出動5架次RC—135電子偵察機來截獲電子情報。沙特飛機還多次有意侵入伊領空,引誘伊雷達開機,從而查明伊軍雷達部署情況。此外,美軍在海灣還部署CL289 和「雄蜂」無人偵察飛機。通過CL289能進行戰場照像,同時誘使伊軍雷達開機。

除空中以外,美軍還通過地面設備對伊軍進行偵察,部署在阿曼、賽普勒斯等地的地面偵察站也全面開動。通過電子偵察和密碼破譯等手段,掌握大量伊軍情報。

首戰是C3I對抗,外科手術式打擊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首戰運用的電子戰戰術,與襲擊利比亞和入侵巴拿馬有很多相同之處,即採用外科手術式打法。多國部隊針對伊軍的軍事特點(即防空力量以C3I系統為依託,最先進的米格飛機靠地面引導),首先打擊伊軍C3I系統和其他戰略目標。多國部隊結合戰前的信號偵察,在開戰前23個半小時運用空中和地面干擾設備對伊軍全面實施強烈的壓制性干擾,使伊軍通信中斷、雷達迷盲。然後運用F—117隱身戰鬥機對巴格達通信中心投下第一枚炸彈,同時發射大量巡航飛彈,集中打擊伊軍指揮中樞、通信中心和一些戰略目標,作戰飛機還發射大量反輻射飛彈摧毁伊軍雷達。

由於C3I系統受到破壞,伊軍在受到空襲後反應遲緩,不能組織有效反擊。多國部隊在戰前施放強烈干擾,使伊軍不能發現大機群起飛和編隊,並且長時間的干擾在一定程度上疲勞和麻痺了伊軍。同時首批攻擊飛機保持無線電靜默,而且派出具有隱身性能的F—117A戰鬥機打頭陣,運用這些戰術,達成了進攻的突然性。由於成功地實施電子干擾,使首輪空襲只損失1架飛機。

協同運用電子戰手段

多國部隊在作戰中,電子戰飛機與戰鬥機、轟炸機密切配合,支援干擾與自衛干擾協同進行,軟硬殺傷同時實施,使電子戰和傳統戰都充分發揮威力。

首輪空襲中,EA—6B升空作遠距離支援干擾,EF—111主要進行近距和隨隊支援干擾。EF—111先期進入伊拉克境內約50千米,對伊雷達實施干擾壓制,然後按一定航線飛行,支援主攻機群的作戰。

同時出動F—4G反雷達攻擊機對伊軍雷達和防空系統實施軟硬壓制,一旦發現雷達開機就予以摧毁。在整個戰爭中,機載自衛干擾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F—117、F/A—18等戰鬥機上的反輻射飛彈對雷達形成最直接的威脅。B—52轟炸機在有飛機護航的情況下仍使用了大量的箔條干擾。作戰飛機還運用了大量的欺騙干擾和假目標誘餌,使伊軍錯認為打下很多飛行物。同時由於有干擾的支援,使F—117的隱身效果最佳。美軍具有很強的電子戰快速應變能力和電子防禦能力。美軍的快速應變能力主要表現在計畫的制訂、電子戰部隊和裝備的部署、設備的生產和改進,以及偵察情報的應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久,

作為「沙漠盾牌」計畫一部分的電子戰計畫很快制訂出來,電子戰部隊和裝備迅速進入中東,與原偵察站一起展開廣泛的偵察。美國空軍還就如何更快將一些新式電子戰系統部署到海灣作了專門研究。各生產廠家應軍方需要,加速電子戰裝備生產,保證海灣美軍具有足夠的電子戰裝備。美國海軍根據中東信號環境,重新為AN/ALQ—126B編制軟體,並將偵察到的威脅數據存入系統內。衛星偵察的情報也能在一小時內輸入「戰斧」飛彈的制導頭,迅速將電子情報轉換成戰鬥力。

美國使用的電子設備具有很強的抗干擾性。機載雷達基本上為捷變頻,通信電臺也具有跳頻能力,整個指揮控制網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儘管伊軍也施放了電子干擾,但未能影響到美軍電子裝備的正常使用。伊軍曾試圖用蘇制地面干擾機干擾E—3B飛機,但未能奏效,反被E—3B飛機定位。

伊軍的隱蔽欺騙戰術較為成功

針對多國部隊發動的強大攻擊,伊軍採取「避開鋒芒,保存實力,施延時間,伺機反擊」的戰略,將其擁有的700多架作戰飛機預先隱蔽到掩體里,只使用66個機場中的5個,只有5%的雷達開機,很多雷達短時關機避免遭到反輻射飛彈的攻擊。伊軍的電子偽裝和假目標運用非常成功。伊軍的「飛毛腿」飛彈發射架是多國部隊轟炸的重點目標。伊軍為欺騙多國部隊,用鋁板和塑膠製造了很多假髮射彈,引誘多國部隊轟炸,而真的發射架則及時機動或進入掩體。戰前伊拉克從義大利一公司購進金屬加固的塑膠坦克,有些加裝熱源,以欺騙機載雷達和熱尋的飛彈。此外偽裝網和煙幕也為伊軍保存實力起到很大作用。由於伊軍成功地運用欺騙戰術,使多國部隊不得不重新估計轟炸效果,延長轟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