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對抗裝備是用於電子對抗偵察、電子干擾的電子設備(系統)和其他制式器材的總稱,是電子對抗部隊的主要裝備兵器,也是現代作戰飛機、艦艇的重要電子裝備。電子防禦所使用的反電子干擾裝置,通常是電子設備的組成部分或附屬系統,而不單獨使用。
竊聽風雲—電子偵察裝備
電子偵察裝備有太空偵察裝備、空中偵察裝備、地面偵察裝備和海洋偵察裝備。目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已用這些裝備在陸、海、空、天多維戰場建成全方位、大縱深、立體化的電子偵察網系。
太空偵察裝備
太空偵察裝備主要是電子偵察衛星,用於偵察敵方雷達的位置、頻率及軍用電臺和發信設施的位置、調製方式等參數,以便各軍種進行竊聽、干擾和破壞。電子偵察衛星的運行高度多在300~1000千米,運行週期多為90~105分鐘,偵察範圍廣,對地面一點的偵察時間可達10分鐘以上。美國和俄羅斯目前在電子偵察衛星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據報道,目前美國70%以上的戰略情報來源於衛星偵察,其在軌的航天器大約有500多個,其中10%是電子偵察衛星;俄羅斯每年至少發射4顆電子偵察衛星,在太空始終保持由6顆衛星組成的「星座」。
空中偵察裝備
空中偵察裝備主要是電子偵察飛機。美空軍裝備的RC—135和TR—1屬於戰略偵察機,巡航于高空,不必飛越戰線即可偵收敵方縱深幾十千米範圍內的電子情報。美空軍裝備的RF—4C,陸軍裝備的RV—21和RV—1D,均屬於戰術偵察機,巡航于中低空(3000~6000米),偵收敵方「電子戰鬥序列」、重要威脅輻射源精確位置和技術參數等電子情報。美陸軍師級裝備的EH—60和EH—1等電子偵察直升機,也巡航于低空(3000米以下),偵察距離達40千米。無人駕駛電子偵察機也多用於戰術偵察。它相對於有人駕駛偵察機來說,成本低,體積小,發動機功率小,紅外輻射少,不易被發現和擊落,而且機動靈活,既可用卡車運到設有機場的地方起飛,又可由運輸機空運至前線發射。美軍專門設有第432戰術無人駕駛偵察機大隊,裝備AQM—3M、AQM—34等無人駕駛電子偵察機共30多架。此外,各種類型的預警機和專用電子戰飛機也深受各國重視。牠們除擔負預警、監視、空中指揮和電子戰任務外,也用於收集敵方的各種電子情報。其中,以美國E—3A和E—2C預警機最為典型。前者在9000米高度飛行時,其高空探測目標的距離達500~600千米,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300~400千米,在無明顯背景雜波條件下可分辨出時速1.8千米的海上目標,甚至可以辨認出潛望鏡和通氣孔。它覆蓋空域的面積達36萬平方千米,可同時探測600個以上空中、地面和海上目標,並能同時對200個目標進行記錄、識別和測距。後者在8000米高度飛行時,對目標的探測距離達400千米,並具有海上下視和一定陸上下視能力,在多種背景條件下自動跟蹤300個目標,引導30批(100多架)飛機進行空戰。前蘇聯的伊爾—76AEW空中預警和控制飛機,於70年代開始研製,其機動預警雷達具有下視能力,前半部視界不如美國的E—3A,但後部視界較E—3A強。在近期的幾場局部戰爭中,預警機的作用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
地面偵察裝備
這類裝備有地面偵聽站、投擲式電子偵察設備及其他特殊的偵察設備。目前美國在日本、德國、義大利等幾個國家設有許多地面偵聽站,日夜監聽俄羅斯、古巴、伊拉克、朝鮮以及我國的雷達與通信等軍事電子情報。投擲式電子偵察設備始用於越南戰爭,利用氣球、火炮、火箭、飛機等運載工具投放到敵後軍事要地,自動偵收和記錄各種無線電信號,然後將其轉發給電子偵察衛星、偵察飛機或地面偵聽站,牠們一般都有良好的偽裝。美國研製成功的代號為「田鼠」的偵察裝置,可埋在電纜線附近,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可同時竊聽並記錄60路電話,磁帶錄滿後可自動更換,每部錄音機的工作時間約為115小時。在戰時,美陸軍還將大量機動的地面偵察系統用於電子偵察。如AN/TSQ—112戰術通信發射體自動定位識別系統,裝備于軍屬電子對抗情報群,由13部計算機和若干部無線電接收機組成,工作頻率為0.5~500兆赫,配置成6個站,其中兩個是主控站,4個是從屬站。主控站配置在3輛5噸卡車上,有12部跟蹤接收機和兩部搜索接收機。從屬站只有測向能力,配置在1輛1.25噸卡車上。
海洋偵察裝備
海洋偵察裝備主要有 電子偵察船、潛艇及其他水下偵察設備。美國海軍擁有電子偵察船30多艘。為了收集水下電子情報,各國還使用偵察潛艇和一些特殊研製的偵察設備。如美海軍研製成功的代號為「比目魚」的偵察裝置,可專門用於竊聽海底電纜通信。此裝置長5米,直徑1.2米,重約7噸,內裝偵察接收機和60多部錄音機,靠自身攜帶的能源可工作幾十年。
各國現役的通信偵察裝備的工作頻率一般為0.5~1000兆赫,有的更高,如美軍的FSR—1000通信偵察接收機,加裝擴頻器後,最高頻率可達12400兆赫;可同時偵測相鄰的幾十個信道,有的達80個信道;每秒鐘可搜索幾萬個信道,有的達8萬個信道,轉換速度達微秒級;測頻精度100赫茲,相對誤差小於萬分之一;測向精度0.5°~1°;截獲概率接近100%。現役的機載雷達告警系統的工作頻率一般為1000~18000赫茲,有的則高達40000兆赫;測頻精度0.75兆赫,測向精度10°;最大信號密度25~100萬脈衝/秒,即可同時接收、分析、處理300~1000多部雷達脈衝信號,並對其中最有威脅的雷達進行告警;響應時間小於1秒;警戒空域為水準360°,俯仰正負45°;截獲概率接近100%。
高科技利器—電子進攻裝備
顧名思義,電子進攻是採用電子干擾、破壞、摧毁等手段,削弱或癱瘓敵方重要電子系統和設備效能的作戰行動。目前發達國家軍隊的電子進攻手段及裝備主要有通信干擾裝備、雷達干擾裝備、計算機病毒和反輻射武器等。
計算機病毒
主要用於癱瘓對手的自動化指揮系統、武器火控和制導系統。與其他電子進攻手段比較,計算機病毒具有隱蔽性強、傳播速度快、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等特點。
目前已經和正在研製的計算機病毒投放方法有多種。一是將病毒固化在行將出口的武器裝備微型計算機芯片上,連同武器裝備一同出口,在需要時遙控激活,造成敵方武器裝備失控,指揮系統失靈。據說美國已研製出這種計算機病毒。二是無線電發射,也就是將計算機病毒調製到電子設備發射的電磁波中,當敵方接收後,病毒就在其電子系統迅速擴散,破壞其計算機系統。三是通過敵方計算機作業系統、電源系統、驅動系統、存儲系統、數字解調系統等配套設備直接侵入。四是有線電發射,即在敵方線路開口處將病毒注入,使其擴散到相連的計算機系統。
反輻射武器
主要有反輻射飛彈和反輻射無人駕駛飛機。最早的反輻射飛彈是美國的「百舌鳥」飛彈,代號為AGM—45,採用被動雷達尋的制導,其主要用於攻擊敵方地面炮瞄雷達、
地空制導雷達,在越南戰爭、中東戰爭、馬島戰爭、美利衝突中均曾使用過。其主要缺點是:目標雷達關機後飛彈會失控;載機為繼續引誘敵雷達開機,發射飛彈後不能立即退出目標區,因此易遭敵地面防空武器的攻擊;戰斗部威力小,有時在威力半徑內也不能摧毁目標。儘管如此,它仍是美軍目前裝備數量最多的反輻射飛彈。
「標準」飛彈是美軍第二代反輻射飛彈,代號為AGM—78,1968年裝備部隊,採用被動雷達尋的制導,導引頭具有記憶裝置,即使敵雷達關機,仍可根據記憶命中目標。其主要缺點是導引頭上限攻擊頻率偏低,飛彈太重,達635千克,只能裝備A—6B、F—105和F—4等少數機種。
美軍第三代反輻射飛彈是「哈姆」,代號為AGM—88,1982年底裝備部隊,最大速度為3~4倍音速,射程20千米,採用被動雷達尋的制導,導引頭有記憶功能且性能更優,可攻擊前兩代飛彈無法探測和攻擊的目標。除美國外,其他發達國家也競相研製和裝備了各自的反輻射飛彈。由於反輻射飛彈可以搶先攻擊敵防空雷達系統,命中精度高,殺傷半徑大,所以可大大減少作戰飛機的損失率。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的各類反輻射武器更是出盡了風頭,幾乎推毁了伊拉克的全部防空雷達。
反輻射無人駕駛飛機是綜合反輻射飛彈和無人駕駛飛機的長處並加以改進而研製出來的新一代武器。其優點在於:續航時間長,有充分時間對敵戰場雷達進行偵察、分類,從中選擇攻擊目標;導引頭可自主搜索和精確定位,如敵方雷達關機規避,可在空中盤旋搜索,待開機後再行攻擊;體積小巧,機長和翼展只有2米左右,且採用隱形技術,生存能力較高。發達國家近十多年來一直積極研製這類反輻射武器,美國已有以下三種反輻射無人駕駛飛機正式裝備部隊:AGM—136,續航時間3~4小時,尋的器工作頻率2000~35000兆赫;「勇敢者」200,升限3000米,速度225千米/小時,續航時間5小時,尋的器工作頻率2000~35000兆赫;「勇敢者」3000,升限7500米,速度750千米/小時,續航時間2~3小時。德國裝備了反輻射無人駕駛飛機DAR,其升限3000米,速度250千米/小時,續航時間3.8小時,尋的器工作頻率800~20000兆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