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戰飛機—「空中麻醉師」

電子戰飛機簡介

電子戰飛機是一種專門對敵方雷達、電子制導系統和無線電通信設備進行電子偵察、干擾和攻擊的飛機。其主要任務是使敵方空防體系失效,掩護已方飛機順利執行攻擊任務。

二戰期間,電子雷達的出現,電子戰開始應用於戰爭。許多參戰國都研製出針對雷達的積極干擾設備、電子告警器和消極干擾物,並將其安裝在轟炸機上或由轟炸機攜帶投放,早期的電子戰飛機誕生了。二戰後,隨著防空雷達技術的不斷發展,簡單的干擾手段已無法

保護自身的安全,因而出現了載有完善干擾設備、專門用來干擾敵方雷達和通信系統的飛機。20世紀50年代,美國研製出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電子戰飛機—EB—66飛機。此後,美軍在越南戰爭、第五次中東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中,都較成功地使用了電子戰飛機。

奪取電磁權逐漸成為影響現代戰爭勝負的重要條件。現代電子戰飛機包括電子偵察飛機、電子干擾飛機和反雷達飛機。牠們基本上是由轟炸機、戰鬥轟炸機、運輸機、攻擊機等改裝而成的。美國的電子戰飛機主要有EF-111A、EA-3B「空中戰士」、EA-6A「入侵者」、EA-6B「徘徊 者」、EC—121「星座」等型號。俄羅斯的電子戰飛機主要有雅克—28E、圖—19電子偵察干擾機、伊爾—20電子偵察機等。

電子對抗鬥爭是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最早發生在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期間。而電子對抗飛機則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烽煙中,其對抗的範圍已從通信對抗擴展到了雷達對抗。

二戰期間,為了對付敵方新出現的警戒雷達和炮瞄雷達,英、美、德等國相繼研製出了早期的電子干擾裝置。1939年5月,英國人首次開發成功機載型電波干擾器,經過改進後,於40年代初安裝在轟炸機上,在對德國本土進行空襲時,用它干擾防空雷達。同一時期,美國航空兵為了減輕德軍防空部隊炮瞄雷達的威脅,開始為轟炸機配備APT—2型電波干擾器,結果飛機的損失率由12.6%降到7.5%。此外,美、英還將「惠靈頓」、B—24等型轟炸機改裝成電子偵察機,對德軍的雷達、通信系統進行偵察。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子對抗技術發展較快,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專用電子對抗飛機,如美國的P2V—7電子偵察機、EB—66電子干擾機、F—105G反雷達飛機等。大部分的戰鬥機和攻擊機,如美國的F—4、英國的「掠奪者」等型飛機已開始配備較完善的機載自衛干擾系統。

20世紀70年代以後,機載電子對抗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電子對抗設備日趨完善,電磁頻譜鬥爭的範圍不斷擴大。1982年的貝卡谷地之戰,以軍把電子對抗技術和電子戰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一舉將敘軍19個地空飛彈陣地全部摧毁的勝利。此戰,成為現代電子戰的典範。以軍不僅充分利用已掌握的電磁優勢,而且在作戰中更多地注入謀略因素,有計畫、有組織地運用無人偵察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等技術勤務飛機,輔助和指揮己方的戰鬥機、攻擊機實施精確打擊行動,從而取得了驚人的戰果。

海灣戰爭是另一場規模更大的、以電子戰為發端,且電磁鬥爭貫穿始終的現代戰爭。在「沙漠風暴」開始之前5個小時,多國部隊就派出EA—6B、EF—111、F—4G、EC—130等專用電子對抗飛機,對伊拉克境內的雷達、通信、指揮設施和防空系統進行了強烈的電磁干擾,使伊軍雷達熒光屏一片「白雪」。大規模空襲發起後的頭一個小時內,在前頭開路的F—4G等飛機,就向伊軍雷達和防空陣地發射了200餘枚高速反輻射飛彈,從而保障了攻擊編隊的安全突防。多國部隊實施的「白雪」電子戰,造成了伊軍通信中斷、雷達迷盲、指揮癱瘓、防空飛彈失靈,大大提高了己方作戰飛機的生存率和行動自由度。

戰後,美國海軍反映,當戰鬥機編隊有EA—6B電子干擾機護航時,幾乎就沒有受到伊軍地對空飛彈的攻擊。實戰結果再次證明,只有奪得整個戰場的制電磁權,才能獲取制空權,並進而以較少的損失贏得戰爭的勝利。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飛機的戰損率只有0.3‰,其原因固然很多,但電子對抗飛機的支援和保障作用不可低估。

電子偵察飛機

電子偵察飛機是通過對電磁信號的偵收、識別、定位、分析和錄取,獲取有關情報的軍用飛機。電子偵察飛機包括有人駕駛電子偵察飛機、無人駕駛電子偵察飛機、電子偵察直升機和電子偵察遙控飛行器。多數電子偵察飛機由現役轟炸機、殲擊機和運輸飛機改裝而成,也有專門設計的電子偵察飛機。

電子偵察飛機裝載的電子偵察系統由截獲、分析、測向、記錄、顯示等分系統組成。所獲情報資訊主要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機載偵察設備只進行初步分析,將有關輻射源特徵參數用大容量存儲介質記錄下來,供返回地面後分析處理;另一種是在執行支援偵察任務過程中將接收到的資訊實時處

理或傳送給地面數據處理中心進行處理,使戰場指揮官實時掌握敵方電磁輻射源的活動情況。

電子偵察飛機主要用於執行電子對抗情報偵察任務。遂行電子對抗情報偵察的方式主要有全線偵察、重點偵察、過往偵察等。全線偵察是沿被偵察國家的邊境線或海岸線平行飛行對其淺縱深地區實施偵察;重點偵察是對被偵察國家的重點地區往返飛行,反復偵察;過往偵察是在執行特定任務過程中對過往地區實施偵察。電子偵察飛機也可執行電子對抗支援偵察任務,偵察飛機通常在靠近作戰前沿已方一側飛行或隨攻擊機群飛行,對敵電磁輻射源進行截獲、識別和定位,向指揮員或攻擊部隊提供實時的輻射源資訊。

1939年,德國首次用齊伯林飛艇作為電子偵察平台,對英吉利海峽和愛爾蘭海域進行偵察,以確定英國是否裝備雷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率先將S—7偵察接收機裝在「安森」飛機上擔負電子偵察任務。此後,美國和英國又將B—6、B—4轟炸機和PBY「卡塔利娜」、「惠靈頓」等飛機改裝成電子偵察飛機,多次在歐洲戰區和太平洋戰區執行偵察任務,獲取有關德國和日本雷達性能及配置的重要情報。戰後,隨著冷戰加劇,電子偵察飛機作為一種重要的情報搜集手段,得到了迅速發展。美、蘇、英、法和以色列等十多個國家研製、改裝了數十種型號的電子偵察飛機:例如美國的RC—35—U戰略電子偵察飛機以及E/RB—6C、RF—C等戰術電子偵察飛機和前蘇聯的米格—5D、圖—2C等電子偵察飛機。這些飛機在世界各地頻繁遂行偵察任務,獲取了大量情報。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東戰爭、海灣戰爭等局部戰爭中,電子偵察飛機得到了廣泛應用。

早期的電子偵察飛機裝載單一電子偵察設備。20世紀60年代末期之後,加裝了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照相偵察設備、紅外探測設備等多種傳感器,以提高對輻射源定位的精度和遂行各種偵察任務的能力。

電子偵察飛機具有機動性能好,偵察範圍比較廣,能在敵防空火力之外的距離上實施偵察等優點,但對敵縱深地區的偵察能力較弱,在現代戰爭環境中生存能力較低。電子偵察飛機的發展趨勢是:增加飛行高度和續航時間,擴大偵察範圍;採用先進的隱身技術,避免被敵方探測;偵察功能由單一

電子偵察向綜合多功能發展,並將各種傳感器獲得的資訊進行自動相關和綜合評估;改進機載電子偵察設備性能,提高情報搜集能力和對複雜電磁信號的實時處理能力;建立飛機與地面、飛機與衛星之間可靠、保密、抗干擾的通信鏈路,將截獲的資訊實時傳輸給地面處理站,以便迅速分析和評價;發展廉價的高性能遙控電子偵察飛行器。

電子干擾飛機

電子干擾飛機主要用以對敵方防空體系內的警戒引導雷達、目標指示雷達、制導雷達、炮瞄雷達和陸空指揮通信設備等實施電子干擾,掩護航空兵突防。它是攜帶電子干擾設備對雷達和通信系統進行干擾的軍用飛機。電子干擾飛機的任務是使敵方空防體系失效,掩護己方飛機順利執行攻擊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地面雷達出現以後,轟炸機就已開始用拋撒金屬絲的方法迷惑對方雷達,這是一種簡單的無源干擾手段。

隨著雷達防空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僅僅依靠簡單干擾手段已不足以保護自身的安全,因此就出現了載有完善干擾設備、專門用來干擾敵方雷達和通信系統的飛機。大多數電子干擾飛機都用轟炸機和強擊機改裝而成。電子干擾飛機所執行的任務分為遠距干擾和近距干擾。20世紀70年代以後研製的電子干擾飛機的機載干擾設備主要由計算機控制的大功率全波段雜波干擾系統組成,可進行全向、半全向和定向干擾,有效干擾功率近1兆瓦。在戰鬥中當警戒設備感受到雷達信號後,經計算機處理,及時施行相應干擾。此外,飛機還可以施放金屬絲、箔片等干擾物,用以自衛。

反雷達飛機

反雷達飛機是一種壓制敵防空火力的「硬殺傷」電子戰飛機,如美國的F—4G「野鼬鼠」反雷達飛機,機上載有AN/APR—38/47雷達告警接收機/電子戰支援系統和「哈姆」高速反輻射飛彈、集束炸彈和空空飛彈,還

有自衛用的有源干擾吊艙和無源干擾物投放器。這種飛機的主要任務是用反輻射飛彈直接摧毁敵地面雷達和殺傷操作人員。專用電子戰飛機的主要發展方向是:

(1)提高機載電子戰系統的性能和綜合化程度;

(2)研製新型隱身電子戰飛機、大功率通信干擾飛機;

(3)發展電子戰無人機,如偵察/干擾無人機、反輻射無人機等。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