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彈道飛彈核潛艇

美國在核潛艇發展初期就將彈道飛彈核潛艇納入與攻擊型核潛艇幾乎同步的計畫之中。美國海軍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裝備「北極星」彈道飛彈的核潛艇,也就是「華盛頓」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該級核潛艇的首制艇「華盛頓」號於1959年12月30日服役,「華盛頓」級總共有5艘核潛艇先後服役,艇上裝備的是射程為2200千米的「北極星」A1彈道飛彈。緊接著,建造了5艘「伊桑·艾倫」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艇上裝備了射程為2800千米的「北極星」A2彈道飛彈。

在此基礎上,美國於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持續建造了31艘「拉菲特」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拉菲特」級後期型的23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全部裝備了「北極星」A3彈道飛彈,原來已經裝備了「北極星」A1彈道飛彈的「華盛頓」級的5艘彈道飛彈核潛艇於1966~1967年期間全部換裝了「北極星」A3彈道飛彈,「拉菲特」級的前期型8艘核潛艇和「伊桑·艾倫」級的全部5艘核潛艇也相繼換裝了「北極星」A3彈道飛彈。

這樣,到1964年底為止,美國海軍當時的41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全部裝備了射程為4600千米的「北極星」A3彈道飛彈,逐步完成了飛彈的更新和部署,集中地體現出美國海軍在戰略核潛艇發展中投入的巨大努力。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為了增加彈道飛彈的有效載荷以及改進飛彈的制導系統,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射彈道飛彈的戰略威懾作用,美國海軍把提高彈道飛彈性能的重點放在了增加飛彈的靈活性和改進飛彈的突防能力等方面,為此決定採用多彈頭分導系統。於是,美國海軍展開了關於多彈頭對硬目標和軟目標覆蓋能力方面的研究,具有這些性能的新型飛彈被命名為「海神」C3彈道飛彈。

經過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多次試驗與研究,「海神」C3彈道飛彈終於最後定型。「海神」C3彈道飛彈是採用慣性制導系統的兩級固體推進劑飛彈,它的精度和靈活性都有很大提高,有效載荷是「北極星」A3彈道飛彈的兩倍,能把彈頭投向單個或多個目標,攻擊範圍更大,突防能力更強。從1971年至1977年,美國海軍的「拉菲特」級的31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全部換裝了「海神」C3彈道飛彈。自此之後,「拉菲特」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是美國戰略核潛艇的主力。

從1968年起,為了對抗前蘇聯不斷擴大的潛艇艦隊規模,美國海軍準備著手研製「海神」C3飛彈之後的新一代武器系統—水下遠程飛彈系統。1971年底,水下遠程飛彈系統的預研工作正式開始。

1972年初,水下遠程飛彈系統正式命名為「三叉戟」—I(C4)飛彈系統「三叉戟」—I飛彈系統最突出的一些技術進步體現在飛彈的電子設備方面,特別是在飛彈飛行控制電子裝置與儀表方面。

「三叉戟」—I飛彈是一種帶有機動母艙的新型三級固體推進劑飛彈,採用高效的推進劑,使用經過改進的殼體材料以及質量小、耐腐蝕的噴管材料,採用了石墨環氧樹脂複合材料製造飛彈的結構部件以減少結構部件的質量。

「三叉戟」—I飛彈的長度和直徑與「海神」飛彈基本相同,命中精度也與「海神」飛彈基本相同。「三叉戟」—I飛彈的質量雖然稍大一些,但是其射程卻是「海神」飛彈的兩倍。

「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屬於美國海軍第三代核潛艇,該級早期建成服役的8艘核潛艇裝備的是「三叉戟」—I型彈道飛彈,其戰斗部裝有6~8個分彈頭,每枚分彈頭爆炸當量為10萬噸TNT當量,圓概率偏差為450米;從第9艘SSBN—734「田納西」號核潛艇開始裝備「三叉戟」—II型彈道飛彈,戰斗部裝有12個分彈頭,各分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47.5萬噸TNT當量,圓概率偏差為90米。「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將要持續服役到2020年前後,在這期間它將一直作為美國海軍戰略核威懾力量的主力。

總之,美國海軍自從20世紀50年代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之後,半個世紀以來,先後建造了18個型號的核潛艇,其核潛艇無論在質量和數量方面都始終處於世界先進水準。

當前,美國海軍還沒有對下一代的彈道飛彈核潛艇進行論證,因為「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足以在未來數十年內充分擔當使命;另外,由於採用了模塊化技術和數字化建造技術,美國海軍可以根據新的形勢需要及時設計和建造出新型的核潛艇。

美國海軍在新時期採取的核潛艇發展策略是使核潛艇具有多種功能和多種用途,淡化以往的所謂攻擊型核潛艇和彈道飛彈核潛艇之間的界限。目前,一種全新的設計和建造概念已經深入到潛艇設計師們的思想之中,當前正在建造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正在將這種思想變成現實。陸續建成服役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作為一種多用途型水下作戰平台,將會以一個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世界軍事鬥爭的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