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法國的常規潛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儘管法國在戰後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但是法國卻在極力擺脫美國對其在軍事上的控制。為此,法國踏上了獨立自主發展潛艇的道路,法國根據國際上軍事和政治的需要,結合本國的特點,適時地研製出了不同型號的潛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法國海軍擁有80艘在役潛艇,另外還有22艘潛艇正處於建造之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曾經淪陷,因此,法國海軍的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乎損失殆盡。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僅剩下14艘潛艇。

為了維持戰後的海防,法國於1946~1947年間從英國借用了3艘潛艇。為了維持潛艇部隊的規模,法國海軍一邊補充了一些戰後繳獲的德國潛艇,一邊把那些在戰爭期間尚未完工的潛艇繼續建成,此外還把一些陳舊過時的潛艇陸續淘汰,這樣,到了1953年的時候,法國海軍仍然擁有14艘潛艇。雖然從潛艇的數量方面來看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法國海軍潛艇的質量卻有了很大提高。

戰後的法國認為它在大西洋上的安全受到了前蘇聯海軍的威脅,為了保衛它的海上安全以及破壞敵人的海上交通線,法國決定建造一批具有遠洋航行能力的戰後潛艇。「一角鯨」級遠洋型潛艇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問世的。

「一角鯨」級潛艇是以德國的U—XXI型潛艇為母型進行設計的,因此,其性能與那些以德國U—XXI型潛艇為母型的戰後美國的「刺尾魚」級、前蘇聯的Z級以及英國的「小鯨」級潛艇都十分相似。「一角鯨」級潛艇具有良好的流線型艇形,因此水下性能達到了戰後先進潛艇的水準。

「一角鯨」級遠洋型潛艇是法國海軍戰後建造的第一批潛艇。戰後的法國由於其經濟能力不足,因此,「一角鯨」級潛艇只建造了6艘。該級的首制艇「一角鯨」號於1951年6月開工,1954年12月11日下水,1957年12月1日服役。該級的最後一艘潛艇「海馬」號於1956年12月開工,1958年9月12日下水,1960年5月2日服役。

法國海軍一方面在建造「一角鯨」級遠洋型潛艇,一方面又認為缺乏一定數量的反潛潛艇。因此,法國海軍從1953年開始便籌備建造一批具有反潛作戰能力的小型近海潛艇。按照法國海軍的要求,新型的反潛潛艇應該具有良好的水下隱身性,艇上應裝備靈敏的水聲設備,而「樹精」級潛艇則是法國海軍這種指導思想下的設計產品。

「樹精」級潛艇採用了傳統的常規型潛艇的艏部和艉部外形,整個艇體呈現出比較好的流線型外形。該級潛艇從艇體線型、艏部水聲設備的布置、艇體的結構、艙室布置等方面都體現出法國獨特的潛艇設計思想和風格。但是,該級潛艇的不足之處是排水量過小,居住性差,武備數量少,因此,很難滿足法國海軍最初對該級潛艇所寄予的期望。

「樹精」級潛艇共有4艘,首制艇「樹精」號於1955年3月開工,1957年11月9日下水,1958年10月23日服役。該級的最後一艘潛艇「阿里安神」號於1958年9月12日下水,1960年3月16日服役。

為了使法國擁有各種不同噸位和用途的潛艇,法國總參謀部於1952年要求法國海軍開展中型潛艇方面的設計工作,這種中型潛艇就是後來被命名為「女神」級的潛艇。法國總參謀部對「女神」級潛艇的設計要求是該級潛艇噪聲要低,機動性好,噸位小以及便于維修。「女神」級潛艇沿用了法國傳統的雙殼體結構,所有的燃油艙和壓載水艙都布置在耐壓艇體的外面,耐壓艇體的艏端是平面隔壁,艉端是球面隔壁。

法國總共建造了11艘「女神」級潛艇,首制艇「女神」號於1958年3月開工,1959年6月20日下水,1964年6月1日服役。該級的最後一艘潛艇「海精」號於1969年6月28日下水,1970年3月1日服役。除了在法國海軍服役的11艘「女神」級潛艇之外,法國還為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建造了數量可觀的「女神」級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