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洋艦大百科:歷史、現狀、未來

巡洋艦是具有多種作戰能力,能在遠洋作戰的大型水面戰鬥艦艇。其主要任務是:掩護航空母艦編隊或其他艦船編隊,保護己方海上交通線和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方艦船、基地、港口和岸上目標,支援登陸和抗登陸作戰以及擔負海上編隊指揮艦。按動力分為常規動力巡洋艦和核動力巡洋艦;按使命任務不同分為反潛巡洋艦和防空巡洋艦等。在帆船時代,巡洋艦通常指不參加戰列線戰鬥,主要用於巡邏、護航的快速炮船。在蒸汽船時代初期,則指汽輪機巡航炮船。19世紀60年代開始建造近代巡洋艦;90年代開始出現有炮塔和裝甲的裝甲巡洋艦。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以蒸汽輪機為動力的巡洋艦,燃油代替燃煤,滿載排水量3 000~4 000噸,航速30節;裝127~152毫米艦炮和聯裝的魚雷發射裝置,用以壓制敵方驅逐艦,引導、支援己方驅逐艦進行戰鬥。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出現排水量大於1萬噸、艦炮口徑155~203毫米的重巡洋艦和排水量小於1萬噸、艦炮口徑小於155毫米的輕型巡洋艦;以後又出現了滿載排水量2.7萬噸,艦炮口徑305毫米的大型巡洋艦。1955年美國將重巡洋艦「波士頓」號改裝成世界上第一艘飛彈巡洋艦;1959年又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飛彈巡洋艦「長灘」號,裝備有巡航、反潛、艦艦、艦空飛彈和相控陣雷達等新型武器裝備,從而推動了現代巡洋艦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義大利「加里波第」號巡洋艦上裝備了「北極星」彈道飛彈,它是世界上唯一一艘問世的戰略飛彈巡洋艦。「二戰」以後,除英國、義大利和法國少量建造過一些之外,巡洋艦的發展主要集中在美、蘇(俄)兩國。美國建造了「長灘」級等5級9艘核動力巡洋艦和「李希」級、「貝爾納普」級、「提康德羅加」級等3級45艘常規動力飛彈巡洋艦。目前有27艘「提康德羅加」級在役。前蘇聯除建成14艘傳統的「斯維爾德洛夫」級火炮巡洋艦外,還相繼建成「肯達」級到「光榮」級共5級27艘常規動力飛彈巡洋艦。20世紀70年代初,前蘇聯開始建造核動力巡洋艦「基洛夫」級,先後有4艘建成。目前俄羅斯海軍有「基洛夫」(更名為「烏沙科夫」級)2艘和「光榮」級等3級4艘。

現代巡洋艦的技術特點:①功能齊全。戰後美國發展的巡洋艦都具有均衡的防空、反潛、反艦能力,特別是現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還具有對陸上縱深目標進行遠距離精確打擊的強大威力。俄羅斯最早發展的巡洋艦偏重於某方面功能,如攻擊航母編隊的遠程飛彈打擊能力、遠洋反潛能力,而20世紀80年代以來服役的「光榮」級和「基洛夫」級則成為攻防全面的現代巡洋艦。②武器系統化。現代巡洋艦武器不僅裝載量大,而且成系統配置。例如,俄羅斯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按遠、中、近三個層次配備了500多枚艦空飛彈;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廣泛應用了衛星和電子計算技術,裝備了多種型號的飛彈、魚雷、艦炮、直升機等,先進武器控制系統將各種武器集合成為分工明確、有機聯繫、反應快捷的整體。③動力多樣。「二戰」以後發展的巡洋艦分蒸汽動力、燃氣動力、核動力和聯合動力幾種形式。除美國的核動力巡洋艦外,後來發展的巡洋艦基本上採取聯合動力推進,有蒸燃聯合、全燃聯合、核燃聯合。目前在役的俄羅斯「基洛夫」級採用核燃聯合動力。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和俄羅斯的「光榮」級均採用全燃聯合動力裝置。

「二戰」後,巡洋艦是美、蘇兩國海軍的重要水面兵力。美國巡洋艦作為航母編隊護衛兵力,擔負編隊區域防空指揮和反潛,進行對陸攻擊和支援兩棲作戰等使命。在航母編隊中一般有兩艘巡洋艦。巡洋艦在前蘇聯海軍中始終處於核心水面兵力的地位。巡洋艦是前蘇聯海軍走向大洋,揚威全球的主要水面兵力。與美國航母編隊抗衡和針對美國戰略核潛艇的遠洋反潛更是前蘇聯巡洋艦的兩大核心任務。

(1)常規動力巡洋艦 具有代表性的在役的常規動力巡洋艦是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防空飛彈巡洋艦。它是美國20世紀發展的最後一級,也是美國現役唯一一級巡洋艦。它是裝備「宙斯盾」作戰系統的第一級艦,素以「宙斯盾」巡洋艦相稱。首艦「提康德羅加」號1983年服役,到1994年共建成27艘。由於首艦舷號為CG—47,也稱為CG—47級。「提康德羅加」滿載排水量約9900噸,由4臺總功率64兆瓦的燃氣輪機推動雙軸,最大航速超過30節,續航力6000海裡(20節時)。

「提康德羅加」是一級以編隊防空為主,對空、對海、反潛、對陸攻防能力均衡的巡洋艦。從第6艘以後形成該級艦的標準配置,艦載主要武器是兩組MK41—0型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共計122個發射單元。「提康德羅加」級「宙斯盾」飛彈巡洋艦的艦載武器標準配置如下:①對空作戰武器有SM—2「標準」系列飛彈,最大備彈量122枚,射程73~180千米,可以對付編隊空中飽和攻擊;另裝兩座「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用於本艦近程防空和攻擊低空來襲小艇;

艦炮武器也可用於反擊低空來襲目標。美國海軍擬用「拉姆」滾動彈體飛彈替換艦上的「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此外,正在研製中的垂直發射「海麻雀」點防禦飛彈也於2002年上艦。②反潛作戰武器主要有24枚垂直發射「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射程16.6千米,戰斗部為MK46—5型或三聯裝MK36型324毫米魚雷發射管,備36枚MK46—5型反潛魚雷;搭載的2架SH—60B反潛直升機反潛半徑160千米,艦載直升機可以投放聲吶浮標遠程搜索,並投放MK46—5型魚雷攻擊潛艇。③反艦作戰武器有作為遠距離反艦武器的反艦型「戰斧」巡航飛彈,裝2座四聯裝的「魚叉」艦艦飛彈發射裝置,備彈8枚;艦首和艦尾各裝1座127毫米口徑艦炮,用於攻擊視距內目標。④對陸攻擊武器目前主要是「戰斧」巡航飛彈,射程分1300千米和1853千米兩種。美國的核武庫中還有核彈頭「戰斧」巡航飛彈,射程為2500千米,可供「提康德羅加」級使用。在登陸作戰中,127毫米口徑的艦炮可以近距離對岸支援。為實施其「瀕海作戰」戰略,美國正在為其水面艦艇研製中距離的對陸攻擊武器,如「標準」飛彈對陸攻擊型、增程炮彈等,「提康德羅加」級將是主要裝備對象。

「提康德羅加」級裝備的以SPY—1A相控陣雷達為核心的「宙斯盾」作戰系統是一個以防空為主的全艦作戰指揮和綜合武器控制系統。該系統能夠同時完成對空、對海、對陸、反潛作戰的多目標搜索、跟蹤、威脅判斷、武器分配和艦空飛彈火控任務。

(2)核動力飛彈巡洋艦 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是採用核動力為推進力的飛彈巡洋艦。其主要特點是航速高,續航能力大,多功能;主要使命是與核動力航空母艦組成戰鬥編隊,擔負對空、對海和反潛作戰;與其他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組成巡洋艦隊,攻擊敵戰鬥艦艇和破壞敵海上交通線,支援登陸和抗登陸作戰等;滿載排水量1萬~2.5萬噸,航速30節以上,續航力10萬海裡以上;通常裝壓水反應堆2座、蒸汽輪機2臺,總功率52000~110 000千瓦。艦載武器有:艦空飛彈、艦艦飛彈、反潛飛彈、魚雷、火箭式深水炸彈、艦炮,以及反潛直升機等。美國1961年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飛彈巡洋艦「長灘」後,隨後又建成「班布里奇」號、「特拉克斯頓」號、「加利福尼亞」級和「弗尼吉亞」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共造9艘。「弗尼吉亞」級首艦1976年建成服役,滿載排水量11300噸,航速30節,裝D2G壓水反應堆兩座、蒸汽輪機兩臺,雙軸推進,總功率52000千瓦。艦上裝有「戰斧」巡航飛彈、「捕鯨叉」艦艦飛彈、「標準—II」艦空飛彈、「阿斯洛克」反潛飛彈、艦炮、「密集陣」近程防禦、反潛魚雷等武器系統。

前蘇聯1980年建成「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服役,擬建5艘,建成4艘,第4艘「彼得大帝」號在前蘇聯時期開建,1998年才建成服役,第5艘在戈巴契夫執政時期被拆解。目前兩艘封存,在役兩艘分別是「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和「彼得大帝」號。「基洛夫」級滿載排水量24300噸,採用獨特的核動力和蒸汽輪機聯合動力裝置(CONAS),最高航速30節,續航力14000海裡(30節時)。

「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是實施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的全能艦。作戰時,它充當海上編隊的核心力量,與其他艦隻共同組成海上機動作戰編隊,執行攻擊敵方戰鬥艦艇和破壞敵方交通線的任務。艦上裝有對空、對海、反潛等多種武器系統,形成多層次、全方位作戰能力。全艦配備22個硬殺傷武器系統,載有3架直升機。各艦配置不盡相同,「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配備如下:①對空作戰武器有SA—N—6、SA—N—4、SA—N—9三種艦空飛彈發射裝置和CADS—N—1彈炮合一系統,構成從點防禦到區域防空的4個層次的攔截火力。中遠程為SA—N—6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總計備彈96枚。該系統可同時發射12枚飛彈,迎擊12個空中來襲目標。近程防禦為SA—N—9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總計備彈128枚。該彈射程15千米,速度2馬赫,相當于西方的「海麻雀」艦空飛彈。該艦還有2座傳統的雙聯裝SA—N—4點防禦飛彈發射裝置,備彈40枚。如果來襲目標突破了上述三道防線,還有6座CADS—N—1彈炮合一近程防禦系統進行末段攔截。以攔截能力而論,除SA-N-4可同時攔截12個目標外,SA-N-4、SA-N-9、SA-N-11 總計 可同時攔截12個目標,這樣,艦空飛彈可同時攔截的目標總數達到24個,形成嚴密的對空防禦體系。②對海作戰武器由SS—N—19飛彈和130毫米艦炮組成兩個層次的對海攻擊火力。艦上裝有20枚45°角傾斜發射的SS—N—19超聲速遠程艦艦飛彈。20個發射裝置可以多枚齊射,對敵艦進行飽和攻擊,以打擊美國的航空編隊為主要任務。當進行超視距攻擊時,由本艦所載的卡—27艦載直升機、衛星或空中巡邏飛機進行中繼制導。一座雙聯130毫米火炮,承擔輔助對海、對空任務。③反潛作戰武器配合作戰任務分為反潛直升機、反潛飛彈、反潛魚雷和反潛火箭4個層次。最外層由卡—27反潛直升機擔負。第二層為SS—N—15遠程反潛飛彈,由2具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射程45千米。第三層為40型魚雷,與SS—N—15飛彈共用發射管,航程18~22千米。最後是1座10管RBU12000和2座6管RBU1000火箭深彈發射器,射程分別為12千米和1千米,用於對付本艦前方較遠距離的潛艇和艦體兩側的來襲魚雷。

該艦裝有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但沒有裝備相控陣雷達。由於俄羅斯航母力量薄弱,「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無疑是其海上編隊的作戰和指揮核心,它的作用是其他艦艇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