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坐力炮是發射時依靠後噴物質的動量使炮身不後坐的火炮,後噴物可以是固體(如另一彈丸)或火藥氣體。現代無坐力炮利用氣動平衡原理,主要配屬步兵作戰,用於摧毁裝甲日標、工事和火力點,通常由炮身、炮架和瞄準裝置組成。其口徑一般為57~120毫米,直射距離400~800米;主要配用空心裝藥破甲彈、榴彈和碎甲彈。按身管結構可分為線膛和滑膛無坐力炮;按運動方式可分為便攜式、馱載式、牽引式、車載或自行式。無坐力炮體積小,質量小,便于機動,彈道低伸,但後噴火焰除形成炮後危險區外,也易暴露發射陣地;火藥利用率低,射程小,精度差。15世紀,達·芬奇就設想採用雙頭炮原理同時發射來達到無後坐力,這就是無坐力炮的雛形。1914年美國人戴維斯發明瞭第一門無坐力炮,稱為「戴維斯」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相繼研製成功多種型號的無坐力炮,在戰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當時重要的反坦克武器。20世紀60~70年代,各國普遍採用無後坐與火箭炮相結合的原理,發射火箭彈,使無坐力炮的質量減小,射程增大,並減小了後噴火焰。80年代以後,無坐力炮在反坦克作戰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不少國家不再裝備。但輕型無坐力炮(亦稱重型反坦克火箭筒)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仍在發展,並有新型號列裝。例如,瑞典「卡爾·古斯塔夫」84毫米無坐力炮,自1963年研製成功並裝備以來經歷多次改進,最新改進型M3「卡爾·古斯塔夫」於1986年裝備使用,其發射簡質量從M2型的15千克減至8千克,配有超口徑破甲彈,全彈質量9.5千克,有效射程300米,破甲厚度達900毫米。義大利「弗格里」無坐力炮於1979年裝備部隊,其發射筒質量17千克,全彈質量5.2千克,有效射程500米,破甲厚度4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