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大百科:歷史、當下和未來

高射炮又稱防空炮,簡稱高炮。從地面或水面上對空中目標射擊的火炮,必要時也可對地面和水上目標射擊。按口徑大小分為大口徑高射炮(口徑100毫米以上)、中口徑高射炮(口徑57~100毫米)和小口徑高射炮(口徑57毫米以下);按運載方式分為牽引式、自行式和艦載式三種;按工作方式可分為自動和半自動高射炮;按身管數量可分為單管和多管聯裝高射炮。高射炮初速高(小口徑高射炮的初速在1000米/秒以上),射速高(小口徑高射炮單管射速達1000發/分鐘以上),射界大(高低射界可達—10°~~92°方向射界達360°);操瞄自動化水準高,現代高射炮通常能搜索和自動測定,解算目標運動諸元,並能自動快速瞄準、跟蹤目標;系統反應時間短,從發現目標到完成射擊準備的時間僅4~6秒。1906年德國人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門高射炮,其口徑為50毫米,初速572米/秒,最大射高4200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高射炮有了很大進步。戰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空中目標的速度、高度及各種戰鬥性能的提高以及防空飛彈的出現,高射炮的發展曾受到了很大影響,西方許多國家放緩或停止了高射炮的發展。70年代以後,由於飛彈在對抗低空或超低空突襲目標時存在射擊死區,各國又對反應快、射速高、可彌補飛彈不足的小口徑高射炮加強了研究。目前為了使小口徑高射炮能有效地對付低空或超低空目標,所採用的措施是:採用全自動多管聯裝(雙管、四管、六管等):提高單管射速(1000發/分鐘以上)和初速(大於1200米/秒);開發研製更先進的搜索、探測和跟蹤瞄準裝置,組成更先進的火控系統,提高反應速度和射擊精度;開發新彈種和引信;加裝防空飛彈組成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各國現裝備的高射炮多是小口徑高射炮,口徑一般為20~40毫米,40毫米以上的高射炮正在被淘汰。小口徑高射炮有牽引、自行兩種,以自行為主;有2管、4管和6管聯裝,以雙管聯裝居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美國「伏爾康」M163式20毫米6管自行高炮,俄羅斯3CУ—23—4式23毫米4管自行高炮,德國的「獵豹」35毫米雙管自行高炮,瑞士「厄利空」35毫米雙管高炮等。這些火炮的身管長一般都為口徑的70~90倍。

德國「獵豹」35毫米雙管自行高炮,炮管長度為口徑的90倍,榴彈最大初速為1175米/秒,脫殼穿甲彈最大初速可達1385米/秒。

瑞士「厄利空」GDF系列35毫米雙管高射炮仍在許多國家服役。GDF 005型35毫米雙管輪式小高炮,屬於20世紀80年代新型高炮。該炮射速為2×500發/分,有效射程4000米,雷達搜索距離0.3~18千米,跟蹤距離15千米。火控系統配有熱成像裝置,採用鼓夾供彈方式,運動體具有多方向轉向功能,輪胎有自動充氣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