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炮知識大百科

艦炮是裝備在艦艇上符合海上作戰要求的火炮的統稱。艦炮是水而艦艇對海作戰、對空防禦和對岸進行轟炸的主要武器之一,一般由炮身、炮架、基座、瞄準跟蹤裝置、彈藥輸送機構、彈藥裝填系統的等組成。在艦炮主要用於壓制和摧毁敵艦時,艦上主炮所裝的大口徑艦炮成為主炮,而其他小於主炮口徑的火炮稱為副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裝備的艦炮口徑介於20~475毫米之間,達十幾種,其中大口徑艦炮射程達20~45千米。當時衡量軍艦火力強弱的主要依據是艦炮,特別是大口徑主炮(對戰列艦、巡洋艦等重型軍艦口徑在200毫米以上)數量的多少。由於飛彈的問世與發展,大口徑艦炮的作用降低,目前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不再裝備200毫米以上口徑的艦炮。而中、小口徑艦炮成為現代軍艦的裝備重點,其特點是:①中口徑艦炮大多由以往的雙聯裝改為單管炮,以便于實現操作自動化,同時減小了炮塔和火炮體積,便于較小軍艦上裝備中口徑艦炮,加強火力。②中口徑艦炮大多高平兩用,既可對空,又可對海面射擊,並配備了對付不同目標的彈藥。③現代中口徑艦炮絕大多數都配備了先進的火控系統與完備的供輸彈系統,自動化程度很高,反應時間短。④中口徑艦炮發射制導炮彈,提高射擊精度,減小彈藥消耗。⑤除提高單管射速外,小口徑艦炮向轉管或轉膛方向發展,以提高對低空或掠海飛行目標攔截的火力密度,同時配有先進的火控系統,提高對飛機和飛彈的毁傷概率。現代軍艦是以飛彈、中小口徑炮組成的綜合火力來完成各種作戰任務的,但對近距離(7千米以內)海上目標或低空、超低空、掠海攻擊的目標主要依靠火炮;在中距離(7~12千米),火炮和飛彈共同作用,飛彈主要攻擊遠距離目標。因此,艦炮特別是中小口徑艦炮在未來仍將是軍艦主要武器系統之一。現代軍艦上也能裝載多管火箭炮,既可發射各種無控火箭彈,也可發射制導火箭彈。

艦炮裝備以作戰艦艇的使命不同面有所差異:

①航空母艦通常以編隊形式執行各種任務,有多艘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等艦隻為其保駕護航。一般航母艦炮裝載數量不多,以裝小口徑高速炮為多見,主要作為應急時的自衛。如美海軍最先進的「雷根」號核動力航母上裝有4座「密集陣」6管20毫米艦炮系統。

②巡洋艦是火力極強的大型軍艦。一方面,它在航母編隊中擔負有對艦、防空及反潛等多重使命;另一方面,它又有較強的獨立作戰能力和指揮職能。通常艦上裝有1~2座大中口徑艦炮,配置在艦首或艦尾,用於對岸火力支援或作為艦艦飛彈的後備武器執行對海作戰。另外,還裝有多座近程防禦系統,例如,俄羅斯「光榮」級飛彈巡洋艦上裝備有1座雙聯裝130毫米炮,6座6管30毫米艦炮。

③驅逐艦是海軍的主力戰艦,擔負著與巡洋艦類似的各種使命,其艦炮配置與巡洋艦大致相同。例如,英國42型飛彈驅逐艦,裝有一門114毫米艦炮,6座20毫米小口徑艦炮。

④護衛艦則以護航、反潛或巡邏為主。其主炮口徑在76~114毫米之間,副炮是20毫米左右的多管高速炮。例如,法國「拉斐特」輕型護衛艦主炮是1門100毫米艦炮,副炮是2座20毫米炮。

兩棲艦艇上的艦炮通常在20~76毫米之間,裝件數量1~4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