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武器自開始用於戰爭,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1971年12月16日,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了 2826(XXV1)號決議,決定批准(禁止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發展、生產和儲存以及銷毁這類武器的公約》,即《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該公約於1972年4月10日在倫敦、莫斯科和華盛頓開放供各國簽署,並於1975年3月26日正式生效。
一個國家為了發展工農業生產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平時期需要研究各種微生物,然而到戰時這些微生物就可能發展為生物戰劑;民間常用的運載工具,戰時也可能改裝用來釋放生物戰劑;還有一些國家借口以防禦為目的而研製生物戰劑。正是由於生物武器具有平時戰時難分、民用軍用難分、進攻防禦難分的兩重性和多樣性,全面、澈底禁止生物武器還存在現實困難,人類社會仍然面臨生物武器的威脅。
近幾年基因工程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帶來越來越多的好處,過去被認為是絕症的許多疾病可望被制服。不久前有英、美、日、德、法、中等六國科學家參與的人類基因組工作的草圖測定業已完成,這項工作被人們譽為是破譯生命奧秘的里程碑。它首先給人類帶來的是驚喜,因為它為解釋生命現象和疾病發生機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可以直接指導基因產業和醫療衛生工作。然而,基因組研究如同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它也為研製新生物戰劑提供了技術支持,使人類再次面臨一種新型武器的威脅。例如,蛋白質工程和遺傳工程技術結合類似工程設計的方法,根據作戰需要,在一些致病細菌的活病毒中接入能對抗普通疫苗或藥物的基因,產生具有顯著抗藥性的致病微生物;或在一些本來不會致病的微生物體內接入致病基因,製造出新的生物戰劑。
事實上,一些國家已經開始了基因武器的研究。已知的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針對某個種族的基因密碼特徵去殺傷特定種族;另一種是利用基因工程製造某種新生物戰劑去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一些西方國家正在企圖利用遺傳工程的方法製造「種族武器」,通過對具有群體遺傳特點的人的細胞、組織器官和機體系統,施加目標明確的化學或生物影響,從而達到有選擇地損害某些民族和種族的目的。據報道,為報復伊拉克的飛彈襲擊,以色列軍方正在加緊研製一種專門對付阿拉伯人,但對猶太人沒有危險的基因武器-人種炸彈。
目前基於生物技術大量研究的新生物戰劑的主要方向是採用基因轉移和重組以及細胞融合、細胞培養和生物反應等生物技術手段。自1983年以來,國外對20餘種潛在性生物戰劑的病毒分子的基因進行了研究,建立了8~9種病毒的基因資訊庫,研究其基因結構、抗原性、毒力、複製因子等,為改造和提高傳統生物戰劑的性能,研製新的生物戰劑奠定了基礎。有報道,美國軍事醫學研究所已經研究出一些具有抗四環素作用的大腸桿菌遺傳基因與具有抗青黴素作用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基因的拼接,再把拼接的分子引入大腸菌中,培養出具有抗上述兩種抗菌素的新大腸桿菌。俄羅斯也早就著手研究劇毒的眼鏡蛇毒基因與流感病毒基因的拼接,試圖培育出具有眼鏡蛇毒素基因的新流感病毒。德國軍方也在研製可以對付抗生素的生物武器,研究範圍包括改造大腸桿菌、霍亂和黑死病等致命病毒的病原體基因。應該說,此種基因武器的研製,是生物戰的深化和發展,世界又將面臨一種專門殺傷有生力量的新類型生物武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