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名稱的由來

人們習慣稱中醫師為“郎中”。其實,郎中原是秦代所設立的官名,區分 文武,都是皇帝的侍從官員,歷朝均有沿用。稱中醫師為郎中是從宋代以後民間開始的。

當時,有位郎中官名叫陳亞,為人詼諧,又愛好文字遊戲。他曾以中藥名寫詩百首,時人譽為“藥詩”,如“風雨前湖夜,軒窗半夏涼”“但看車前牛嶺上,十家皮沒五家皮”等,都巧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技巧將中藥名糅入詩中,而不覺牽強附會。

有一年大旱,陳亞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個和尚求雨,赤膊自曬,殊為可笑,陳亞隨口念道:“不雨若令過半夏,應定曬作胡蘆巴。”半夏、胡蘆巴都是藥名。蔡襄見他諷刺過分,便道:“陳亞有心終歸惡。”陳亞應聲道“蔡君除口便成衰”,“便成衰”為中醫學“泄瀉”的別名。此事傳到民間後,陳亞名聲大振。人們認為他不但熟諳藥名,也通醫術,以後便有學醫者以讀陳亞“藥詩”為樂事,郎中也漸漸成為中醫師的代稱了。

來自 楊曉光,趙春媛. 中醫中藥軼事珍聞[M].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