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術出版行業盈利這麼高?哈佛有錢也受不了

學術出版商(當然叫“知識販子”可能更準確、形象)比穀歌、蘋果等高科技公司還賺錢。

遍佈全世界一兩千萬名大學學者、研究人員為他們打工。哈佛、耶魯等全世界的大學和學者們都不得不低頭,更不要說國內幾乎所有大學和研究機構了。但最終買單的卻是,每一個納稅人。

40%左右的利潤

在大部分普通人印象裡,出版是個“夕陽產業”,出版專業學術期刊、書籍更加小眾,肯定更是沒錢可賺。實際上,學術出版不僅賺錢,而且能夠賺到大錢。據估計,僅僅科技、醫學出版的市場規模一年就超過250億美元,比全球音樂市場要大1/3以上。據估計,全球學術出版市場規模可能超過500億美元。

但更神奇的是,這個生意模式十分奇怪,奇怪到大多數人看起來可能都不可思議。

德意志銀行在一份研究報告裡,概括為:三重買單模式。簡單來說,目前學術研究的大部分投入來自政府。學者拿著公共財政投入做研究,寫出論文。

論文要發表,必須通過出版商掌握的期刊。通常,作者不僅拿不到稿費,而且還需要向出版商支付一筆不菲的版面費。不少SCI期刊發一篇文章要5000美元,也就是3萬多人民幣。

據統計,僅英文期刊每年發表文章就約有300萬篇。中科協調查發現,2015年中國在SCI收錄完全OA期刊共發表論文近4.4萬篇,支付了7200多萬美元(超過4.8億人民幣)的論文費用。更神奇的是,即便論文是你發表的,如果你要從出版商的資料庫中下載自己的這篇論文,你還要交錢!下載一篇論文要多少錢?沒有太統一的標準,我隨機找了幾篇,顯示的下載費用,大體也就是三五十美元一篇,差不多就是兩三百塊錢。

出版商只需要雇傭少量編輯來初步判斷論文是否值得發表。然後,比如檢查資料有效性、實驗有效性等更繁重、專業的編輯工作,則由研究人員完成,而且完全是免費的,美其名曰:同行評議。

位於荷蘭的全球最大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2018年收入達到25億英鎊(近220億人民幣),利潤率高達37%,相比之下穀歌只有20%左右。

為了生意不擇手段

學術出版其實已經有三四百年歷史了。很長一段時間裡,學術出版也完全由非盈利學術團體來組織。但是在1970年代,不少出版商看到其中的商機,開始收購學術期刊。到目前,全球已經形成五大學術出版商集團:Elsevier、Taylor&Francis、Wiley-Blackwell、Springer、Sage。

據統計,在1973年這些出版商只控制了20%的期刊,到1996年上升到30%,而目前五大學術出版商已經控制了一半以上的學術出版,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醫學等領域這種集中趨勢十分明顯。更“損”的是,一旦發現有新的學術資料庫出現,出版商們就千方百計地去買下來。

比如,愛思唯爾2016年收購了全球最大的開放獲取知識庫“社會科學研究網路”(SSRN);2013年買下跨平臺文獻管理免費軟體和線上學術社交網路平臺Mendeley……

可以說學術界苦出版商已久矣,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國外,不少學者聯名不在付費的期刊上發文章,不為它們審稿。還有更加理想主義的做法,當時年僅22歲的哈薩克女孩亞曆珊卓·艾爾巴金(Alexandra Elbakyan),創辦了一個叫Sci-Hub網站,從出版商的資料庫裡盜取了5000多萬份學術資源,放在網上免費供全世界下載。每天提供的下載次數超過20萬。這無疑動了出版商的乳酪,它們自然會花大力氣去“追殺”。愛思唯爾、美國化學學會兩次把她告上法庭,前者提出1500萬美元賠償,後者也提出480萬美元索賠。法院命令封殺了網站,為了避免被引渡,艾爾巴金還不得不躲藏了起來。

美國最大的互聯網論壇Reddit合夥創始人Swartz曾經從知名資料庫 JSTOR下載約400萬篇文章。後來,被控試圖通過P2P分享內容,涉嫌通信詐騙等多項罪名被捕,在保釋期間自殺身亡,時年26歲。

連哈佛大學也叫苦

憑著壟斷地位,出版商們搖身一變成了“知識販子”。這些學術出版商要成功賺到錢,可不只是靠著收版面費,版面費和一篇一篇賣論文,占出版商的收入只有6%左右。真正的大頭是,向各個大學、研究機構賣期刊(資料庫),約占到收入的六七成。

因為,要做研究必須要瞭解學術前沿,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看期刊論文,所以,幾乎所有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都會訂閱大量期刊(資料庫)。但出版商的定價卻十分霸道。像加州大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大學聯盟,旗下有UC Berkeley、UCLA等知名高校。2018年,加州大學向愛思唯爾支付了1000多萬美元訂閱費。更不可忍受的是,出版商們不斷漲價。加州大學訂購愛思唯爾的費用6年裡上漲了145%。在談新的協議時,愛思唯爾希望把新協議費用增加約80%。這所美國最大的公立大學終於無力支撐,宣佈不再訂閱愛思唯爾所有資料庫。連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學——哈佛(捐贈基金超過360億美元),也曾經遇上了“防守不了的形勢”,期刊出版商不斷漲價,已經讓學術交流環境在經濟上“不可持續”。

中國更是出版商們眼中的香餑餑。出版巨頭開始以低價進入中國市場,培養中國科學家的閱讀、使用習慣,形成“外刊依賴”,等像“吸毒上癮”,欲罷不能時猛提價格。還拿愛思唯爾來說,中國用戶2007年下載一篇論文平均價格只有46美分,還不到當時全球均價的17%。隨後,它逐漸減少對中國用戶的高折扣,最後和全球定價持平。比如,北京大學圖書館購買愛思唯爾科技期刊電子資料庫的費用,2008年是54萬多美元,2009年漲到57萬,2010年又漲到61萬。連美國證券交易所Nasdaq都在感歎: 學術出版是個大生意.

一次,中國高校抱團採購談判時,愛思唯爾提出漲價15%,中國代表不同意,對方高層很不客氣地說,你們沒錢可以不買。中方一位女士當場被氣哭。

目前,我國300多家機構訂購愛思唯爾期刊全文資料庫,2017年大連理工大學採購費達280萬元(近3年內每年漲價12%),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是648萬元,中國科學院達千萬元級別。

十來年,中國大學圖書館平均電子資料庫購買費用增長了3倍多。像北大一年花出去了4900多萬。

怎麼就造成了 這麼大一個生意

其實類似的苗頭,在中國學術出版界也已經出現。中國知網(CNKI)文獻總量超過2億篇,覆蓋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是全球最大的中文資料庫,也是國內學術研究繞不過去的資料庫。

早在2011年,有西電網友爆料,知網“向國外資料庫商學習”,要求陝西高校購買費用漲價10%左右。談判未果,知網就停掉了西電的存取權限。知網對不同學校機構報價不同,但報價不公開。據瞭解,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2010—2016年的報價漲幅高達130%以上,一度“用不起”。連北大也因為“資料庫商漲價過高”,在2016年考慮不再續訂知網。和大學哀嚎一片不同的是,知網2017年毛利率超過60%!有專家估計,目前,我國每年發佈的外文論文約50萬篇,占全球的1/5左右,光發表費用就數以億計,同時,又為訂閱各種外文期刊和全文資料庫花費數十億元。

學者為了在學界混出名堂,贏得教職、聲譽、社會地位,大學為了滿足教職人員的要求,都不惜把大量科研經費用在了發表和購買文獻上。最終,這些納稅人的錢,卻源源不斷流入出版商的腰包。

出版學術期刊,製作學術資料庫,初衷其實是促進知識傳播和學術交流。更深一層來說,拿出越來越多的錢供養學者、研究人員,從事那些可能永遠或者近幾十、幾百年都不會用到的科研、試驗,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

學術出版行業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高度盈利的領域。儘管它的主要任務是傳播知識、推動科學進步,但學術出版商卻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本文將深入探討學術出版行業為何如此盈利,並通過具體案例進行說明。

1. 學術研究的不斷增長

學術研究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增長。隨著科技的進步,研究領域不斷擴展,學術產出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使得學術出版商可以發布更多的期刊、圖書和研究報告,從而提高銷售量。

2. 智慧產權和專利費用

學術出版行業持有大量的智慧產權,包括期刊、書籍、數據庫等。通過出售訪問這些智慧產權的許可,學術出版商能夠獲得可觀的收入。此外,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也會購買專利的使用權,為學術出版商帶來額外的收益。

3. 高價值的訂閱和會議費用

學術期刊的訂閱費用通常較高,而且不斷增長。研究機構和大學通常願意為他們的研究人員提供高質量的學術資源,因此願意支付高昂的訂閱費用。此外,學術會議也成為學術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議舉辦方通常會收取高額的參會費用,為學術出版商帶來豐厚的收入。

4. 國際市場的拓展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學術出版商開始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他們翻譯、出版和銷售翻譯版的學術作品,吸引了全球範圍內的讀者和購買者。國際市場的擴大使得學術出版商能夠賺取更多的外匯,提高了其整體的盈利水準。

5. 創新和數字化轉型

學術出版商不斷進行創新,採用數字化技術提供線上期刊、電子書和數據庫。這種數字化轉型提高了學術資源的可訪問性和便捷性,增加了用戶的使用頻率,也提高了出版商的銷售額。

學術出版行業之所以盈利高昂,主要源於其與學術研究密切相關,滿足了不斷增長的知識需求。同時,通過高價值的訂閱和會議費用,以及國際市場的拓展,學術出版商不斷拓寬盈利管道。與此同時,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為學術出版商提供了更多商機。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學術出版行業成為一個高度盈利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