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為何豎寫?何時改為橫寫

中國漢字自殷商時期開始出現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都是以由上向下排列的方式書寫的。傳統中文是直排的,這是從甲骨文時代就留下來的幾千年傳統。

殷商時期,占卜記事是國家記事的主要方法。甲骨文都是由上到下、由右至左的順序刻畫文字的,因為那時候的文字是鐫刻在焚燒過的龜甲和牛骨的裂紋上的,為了方便起見,人們常常沿豎裂紋方向刻字。因為大部分人都習慣用右手,所以右邊自然成了起首行。因而有學者認為那時的文字就已經應用了豎向的界格了。後來甲骨文化為金文,由甲骨上改為石頭和金屬上,但書寫方式依然被沿襲下來。

商周之後,竹木簡成為漢字主要的載體,書寫與閱讀時兩手左右展收簡卷比上下展收更為方便,所以會將簡卷橫向鋪開,簡條自然呈現豎直方向,這就決定了其由上向下書寫的方式。書寫時無論站立或跽坐,都是以右手執筆,左手展卷,所以只宜由右向左換行,在新展開的簡條上續寫文字,這又再次穩固了漢字這種由右向左、自上而下豎寫的方式。

由於文字載體的特徵,所以漢字從上向下、由右至左書寫的方式固定了下來,等到漢代以後,紙雖然發明出來,但漢字書寫方式已有很久的歷史了,仍然是通行豎寫。隋唐雕版印刷出現,宋代活字印刷發明後,仍是豎排豎行。

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識分子學習西洋文化,提倡漢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變傳統書寫方式,改用從左到右的「橫行」排列方式。清末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劉世恩寫了一本叫《音韻記號》的書,提倡拼音文字改革,開啟了漢字橫寫的新篇章。

到了近現代,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北京大學教授錢玄同先生,主張文字橫寫改革。錢先生認為,人的兩隻眼睛是左右並排的,而不是上下重排,假如一個人站在屋子里,橫向看東西,是非常省力的,但是如果是上下縱向看的話,眼睛就需要俯視一下、仰視一下,這種動作做起來比較費力。由此及彼,就可以知道看書的時候,橫行要比豎行看起來更容易,不那麼費力。而且,人一般都是右手寫字,一定要從左往右寫,才能夠讓無論是漢字還是外語都能一筆一畫地寫清楚,鮮有從右至左的。而且,漢字從右開始豎寫,這種方法其實比較笨拙費力。如果學習外國的寫法,從左往右橫寫,那麼就沒有不方便的了。

從錢先生的觀點裡,我們可以窺見漢字橫寫改革的初衷。的確,從閱讀習慣來說從左往右橫行更適合人們的視力閱讀習慣,能夠更快地進行閱讀和記憶。除了這一點,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書寫工具的變化。古時主流書寫工具多用傳統的毛筆,而近代開始則使用鋼筆。鋼筆書寫是要用手襯著紙的,如果還是由右至左書寫的話,未幹的墨水肯定會弄髒手,所以為了改變這樣的書寫形式,書寫方式就需要進行改革。同時,再從文字國際化的角度上看,國際上大部分國家的文字都是從左到右書寫。再者,近代漢文裡經常要引用外文、書寫阿拉伯數字、使用新標點等情況,漢字豎寫就更加地感覺到不便,所以進行了橫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