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廟號」「年號」分別代表什麼含義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人們對每個君主都有不同的特定稱呼。然而不同朝代對君主的稱謂並不是同一種。其中,經常使用的稱謂有三種,分別是君主的諡號、廟號和年號。君主的諡號這種稱謂是起源於西周,終止於清末。周朝時,因為周公旦和姜子牙對周室有大功,在其死後,人們根據其生前的言行功勞,給予特殊的尊稱,即是諡號。到秦朝,秦始皇自認「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為不讓後代評價,取消了諡號,自稱皇帝。漢代則重又恢復諡號的稱謂。

諡號的命名來自於諡法。諡號大致分三類:文、武、景等屬上諡的字;哀、悼、懷等屬於中諡的字;煬、歷、靈等屬於下諡的字。諡號作為君主歸天后的「蓋棺定論」,代表著君主生前的一切功績與罪過。到了唐朝,武則天開創了皇帝生前自己定諡的先例,由此導致了此後的歷代君主對諡號的命名用大量歌功頌德的褒義詞來形容。因為褒義詞的多層疊加而使得諡號顯得越來越冗長繁複。自此,雖然諡號依舊廣泛存在於歷代君主的稱謂中,但用十多個讚美的字詞來稱呼一位君主也就不再適合了。諡號也就僅僅是在特定的隆重場合使用而已。

廟號則是起源於漢代。廟號是君主駕崩之後,後代君主于太廟中為其立室奉祀之時追尊的名號。廟號的稱謂不僅是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來為歸天的君主立名,而且並非每位君主都能擁有特定的廟號。只有開國君主因巨大貢獻而為祖,繼嗣君主是賢明的且治國有方有謀的人才稱宗,也只有這樣的君主才有資格獲得廟號。當一位君主有了廟號,則在宗廟裡面必須代代保留廟號神位;沒有廟號的君主則供奉一定時間就將其神主附在別的廟。但自唐代開始,無論君主生前功過是非的多寡與否,每位君主在其死後都能擁有一個特定廟號,都能在其宗廟裡為後代所供奉。因為廟號特定且每代君主都具有,所以唐代乃至以後的宋元時期,人們皆以廟號來特定稱呼帝王。

年號亦起源於漢代,自漢武帝開始確立。漢代正式建立了第一個年號,但真正將其作為君主的稱謂則是在明清時期。年號的確立,既是作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也標誌著時代的更替變遷。每位新皇帝繼位都會重新另立一個年號,即所謂的「改元」,以此來標明改朝換代。每位君主還在其認為重大事件發生的年份重新更立年號,以此迎來祥瑞的太平盛世或驅除天災等厄運。因為年號的重要性,歷代封建君主在制定其年號的用詞方面極為考究,一般使用代表吉喜祥瑞的字眼。然而,到了明清時期,各君王一般就僅有單一的年號且具有與此前歷代不同的獨特性,用年號來稱呼皇帝的做法就有其優點。一方面既顯得極為簡約,清晰不易混淆,還能顯示出一種君主稱謂該有的得體莊重的感覺。因此,明清的帝王都是以年號來作為特定稱呼。

諡號、廟號和年號都可以用以稱謂君主,但本身所代表的意義卻不同。諡號是由別人對駕崩的君主等地位崇高者的評定,利用對其生平事蹟的評判性來概括死者為人。廟號也是君主駕崩後才有的稱謂,但與諡號不同的是,廟號還具有宗族理念。廟號供奉在作為祭祖的最高級場所的宗廟奉祀地,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宗族色彩。廟號不僅用字精少,也皆為褒義讚揚的美詞。年號是古代君主生前自定的稱謂,顯示其作為天子的名正言順,順天意,合民心,也是代表著該位君主紀年的名稱。當然,在這三個稱謂里,諡號還可以用以對非君主的人的稱呼,但廟號、年號則不可以。

在中國古代,各式的稱謂看似複雜乏味,但其實各具特色,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儘管封建帝制已不復存在,但通過繁複各樣的稱謂,我們就可以去感受到古代的稱呼裡面暗含的種種思想和社會制度,其無疑就是打開歷史大門的金鑰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