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歷史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五十一回中,楚莊王興兵伐戎,逼近當時的周都雒邑,陳兵郊外,大搖大擺地對周定王派來的歡迎使者王孫滿說:「寡人聞大禹鑄有九鼎,三代相傳,以為世寶,今在雒陽。不知鼎形大小與其輕重何如?寡人願一聞之!」王孫滿則答道:「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回答得義正詞嚴,暫時打消了楚莊王稱稱九鼎重量的想法。那這「九鼎」究竟是何來歷,連問都問不得。
鼎本來是古代煮飯烹肉的器物,青銅鼎是從新石器時代的陶鼎發展而來的。古代鼎被奉為傳國寶器,稱為宗廟彝器,象徵著統治者的權威權力。奴隸主貴族因身份不同,在使用禮器上有嚴格的等級規制,在鼎的使用上尤為突出。若有違規,將被視為謀逆。同一組鼎中,每一個鼎的形制、花紋相同,但大小尺寸依次遞減,形成有規律的序列,叫列鼎。從已發現的古墓中可見,西周奴隸主貴族使用列鼎規制極為嚴格,數量均為「奇」數,沒有「偶」數。其列鼎數目規製為: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
故而,九鼎成為天子專用,是天下至尊的象徵,它所代表的是儼然不可侵犯的皇權。所以,諸侯和士人別說使用,就是問一問也是大逆不道。所以「問鼎」算是逾制的行為,說明問鼎之人有越級的不軌之心。故楚莊王不過問了一下九鼎的重量,在歷史上便留下了一個有篡逆之心的名號。
「九鼎」既然有天下至尊的象徵,有稱霸天下的含義。我們就需要再想一想,為何是「九」鼎,而不是其他的數字,這個「九」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和典故嗎?
探究「九鼎」的歷史,我們可以追溯到中國首個奴隸制社會—夏朝的誕生之初。《左傳》記載,大禹廢除禪讓制,行世襲制,並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即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尚書·禹貢》)。大禹命令九州州牧分別貢獻青銅,于荊山之下鑄造成九尊大鼎,分別刻畫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甚至魑魅魍魎于其上,每一尊鼎都代表一州。《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開(啟)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所謂「三國」,是指夏商周三代。最初,九鼎被集中於夏朝都城,象徵天下王權都掌握在夏朝君王手中,是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九鼎安放完成,自此天下定鼎。
據傳九鼎最初被陳列于宮門之外,供人瞻仰。如果人們想去往哪一州,可以來看一下相應的鼎,便知道當地有怎樣的山川,有哪些鬼怪猛獸,可以趨吉避凶。大禹的這一舉動獲得了上天的認可,因而夏朝獲得庇佑,得享天下近500年。
九鼎除了地圖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其政治價值,它所代表的是名正言順的政權,證明擁有者為九州之主,是天命所歸。
但政權的鞏固與否並非依靠九尊大鼎就能決定。九鼎在從夏到商、從商到周,隨著朝代的更迭而不斷被遷移。但總體上奴隸社會九鼎之主的變更還呈現出明晰的線索,直到東週末年、春秋戰國時代,群雄並起,無不想嘗嘗一統九州、定鼎天下的滋味。於是便出現楚莊王問鼎的情景。
其實楚莊王問鼎之後,其餘霸主也不是沒有這份野心,秦惠王就曾興師意欲奪取九鼎。當時周赧王帳下有謀臣顏率,鼓動齊國幫助驅秦,並答應把九鼎給齊國。齊國來要,顏率便問齊王走哪條路,結果都不合適,又說九尊大鼎,一個要用九萬人,九九八十一萬人方全能拉走。這樣一頓誇大之詞最後讓齊王也沒了話說。
關於九鼎的下落,歷來眾說紛紜。在司馬遷的《史記》當中有對九鼎的記述,但卻出現了前後不一的情況。先是在周、秦二「本紀」中提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西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入秦。但隨後又在《封禪書》中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時間上無法對應,自相矛盾。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也提到九鼎,他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兩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周顯王四十二年,即西元前327年,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泗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泗水中進行打撈,但最終無功而返。清末史學家王先謙曾在《漢書補註》中推斷,東周王室因入不敷出,熔鑄了九鼎以鑄造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嚮。但是,這種推斷貌似有理,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史料佐證,難以使人信服。
「九鼎」這一重器雖然最終在歷史上失去了蹤跡,但以九鼎代之統治大權的寓意卻在隨後的封建社會中留存了下來。